一种水稻全生长过程全自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598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全生长过程全自动灌溉装置,包括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无稳态振荡器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开关S1、电源变压器T、整流桥堆UR和滤波电容器C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湿度传感器、取样管V1、复合放大管V2、电源滤波管V3和电阻器R1~R4;所述的无稳态振荡器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IC和外围阻容元件;所述的控制执行电路包括晶体管V4、发光二极管VL、晶闸管VT和手动控制开关S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水稻全生长过程全自动灌溉装置,通过检测水稻田的湿度实现了自动灌溉,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且通用性好。

An automatic irrigation device for the whole growth process of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全生长过程全自动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全生长过程全自动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是农业大国,过去的灌溉方式都很单一,基本上都是靠人工灌溉,到了近代农业设施才发展的起来的。但是效果并不太明显,能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农作物灌溉方式只有那么几种。例如灌溉,滴灌,洪水灌溉,滴灌等,但水利用率不高,如滴管,水利用率仅为40%。水利用率低是所有灌溉方法最大的难题,虽然也有应用一些技术的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是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比如地下滴灌过程中用水范围多大,用水量多少,用水时长多少等等,这些问题人为是很难控制的。节水灌溉自古以来都是我国农田灌溉的基本概念,但是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地方农田的灌溉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灌溉模式上,传统的灌溉模式自动化程度较低,基本上都是人工作业,不仅效率低,而且还不能很好的控制灌水量,浪费水资源,对人力物力造成了极大地浪费。开发农田自动灌溉系统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节约用水,控制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是该系统的核心。为了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劳动成本和节约水资源,发展自动灌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全生长过程全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无稳态振荡器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n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开关S1、电源变压器T、整流桥堆UR和滤波电容器C1,所述电源变压器T的一端连接有电源开关S1,所述电源变压器T的另一端连接有整流桥堆UR,所述整流桥堆UR的输出端连接有滤波电容器C1;/n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湿度传感器、取样管V1、复合放大管V2、电源滤波管V3和电阻器R1~R4,所述取样管V1的基极分别连接有电阻器R1、电阻器R2的一端,所述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器C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有湿度传感器的一端,所述取样管V1的集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全生长过程全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无稳态振荡器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
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开关S1、电源变压器T、整流桥堆UR和滤波电容器C1,所述电源变压器T的一端连接有电源开关S1,所述电源变压器T的另一端连接有整流桥堆UR,所述整流桥堆UR的输出端连接有滤波电容器C1;
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湿度传感器、取样管V1、复合放大管V2、电源滤波管V3和电阻器R1~R4,所述取样管V1的基极分别连接有电阻器R1、电阻器R2的一端,所述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器C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有湿度传感器的一端,所述取样管V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有电阻器R3的一端以及复合放大管V2的基极,所述电阻器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湿度传感器的另一端、复合放大管V2的集电极以及电源滤波管V3的集电极,所述复合放大管V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有电阻器R4的一端以及电源滤波管V3的基极;
所述的无稳态振荡器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IC和外围阻容元件,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的脚2和脚6分别连接有电阻器R7、电容器C2的一端,所述电容器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器R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器R7的另一端接电阻器R6的一端,所述电阻器R6的另一端分别接时基集成电路IC的脚7和电阻器R5的一端,所述电阻器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源滤波管V3的发射极、时基集成电路IC的脚4和脚8,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的脚5连接有电容器C3;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振托张知源房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