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水头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444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包括:水箱、供水主管、多根供水支管以及多个点滴式灌水器;所述点滴式灌水器包括微孔接头、吸水管和毛管;所述吸水管的两端均敞口设置,所述微孔接头连接在所述吸水管的底部的敞口处,所述毛管连接在所述吸水管顶部的敞口处;所述供水主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供水主管的出水口连通有多根所述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毛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负水头灌溉系统,能克服以前的负水头灌溉技术中单个供水盘漏气或个别位点漏气导致的系统运行失败,单个点滴式灌水器的漏气不会影响其他灌水器的正常供水功能。

Negative head irrig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水头灌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
,特别是涉及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精细农业己经快速发展,很多学者己经从“灌溉是浇地”的传统观念转变为“灌溉是浇作物”的新理念,对作物灌溉进行精量控制。多数国内外研究者认为实现精量灌溉就要适时适量地对作物进行灌溉,需要解决“何时灌”和“灌多少”两个关键问题。精量灌溉决策就是通过一种或几种决策指标对作物灌水量进行智能化地指导,进而实现精确灌溉量。现有技术中的负水头灌溉系统,水源与爬升式负水头供水装置相连,通过爬升式负水头供水装置将水压调整为负压后,再经由负水头灌溉集气室向多排串联的灌水器供水。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设计的致命缺陷是,一旦某一灌水器发生漏气,或者系统的某一部位漏气,该负水头灌溉系统就无法保持负压,导致集气室中的水分被迅速消耗,整个系统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负水头灌溉系统中某一部位漏气将导致整个系统停止工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包括:水箱、供水主管、多根供水支管以及多个点滴式灌水器;所述点滴式灌水器包括微孔接头、吸水管和毛管;所述吸水管的两端均敞口设置,所述微孔接头连接在所述吸水管的底部的敞口处,所述毛管连接在所述吸水管顶部的敞口处;所述供水主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供水主管的出水口连通有多根所述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毛管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负水头灌溉系统还包括设置有第一浮球阀的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分别与所述水箱和所述供水主管相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负水头灌溉系统还包括多个设置有第二浮球阀的第二水槽,任一所述第二水槽分别与所述供水支管和所述供水主管相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呈敞口结构的所述供水支管的末端向上设置,以使所述供水支管与大气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点滴式灌水器还包括管塞;所述管塞设置在所述吸水管的顶部的敞口处,所述毛管穿过所述管塞与所述吸水管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点滴式灌水器还包括滴头;所述滴头固定在所述管塞上,所述毛管通过所述滴头与所述吸水管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滴头为细针,所述细针穿过所述管塞,所述细针的顶端与所述毛管连接,所述细针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吸水管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供水支管的出水口通过分流器与两个所述毛管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孔接头设置在土壤中,所述吸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微孔接头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呈半透明状的所述吸水管为PVC管、玻璃管、PC管或ABS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将供水压设定为负值,实现灌溉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持续精确控制,从而使土壤的水气条件恒定在促进作物经济产量和品质的水平,同时通过限制土壤湿润体积而抑制土表蒸发和地下渗漏,节约灌溉水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灌溉设备使用过程中对农民的技术要求;将灌溉水以高于地表的水位,通过供水主管和供水支管输送到植物附近,在同一行植物的两株之间插入点滴式灌水器,通过设定点滴式灌水器的高度和吸水管内水位来确定负水头的大小,从而实现土壤湿润体积和湿润水平的控制;能克服以前的负水头灌溉技术中单个供水盘漏气或个别位点漏气导致的系统运行失败,单个点滴式灌水器的漏气不会影响其他灌水器的正常供水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点滴式灌水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箱;2、第一水槽;3、供水主管;4、供水支管;5、点滴式灌水器;51、微孔接头;52、吸水管;53、毛管;54、管塞;55、滴头;6、第二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水头灌溉系统,包括:水箱1、供水主管3、多根供水支管4以及多个点滴式灌水器5;点滴式灌水器5包括微孔接头51、吸水管52和毛管53;吸水管52的两端均敞口设置,微孔接头51连接在吸水管52的底部的敞口处,毛管53连接在吸水管52顶部的敞口处;供水主管3的进水口与水箱1相连通,供水主管3的出水口连通有多根供水支管4,供水支管4的出水口与毛管5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进水阀门控制进水通道的水流量大小,进水通道与水箱1连通,水箱1中设置有水位控制阀,水位控制阀控制水箱1中的水位。沿供水支管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出水口。供水支管4位于相邻两列植物之间。点滴式灌水器5位于相邻两行植物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供水支管4紧贴或略低于地面设置。其中,呈半透明状的吸水管52可采用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管、玻璃管、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管)管或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plasti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管。为便于点滴,吸水管一般选用呈圆柱状的硬质导管。该点滴式灌水器通过在吸水管的两端设置微孔接头和毛管,使得该点滴式灌水器能够通过毛管吸水,将吸水管内的积水通过微孔接头持续地向土壤供水,使灌溉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减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此外,通过调节吸水管的高度可调节不同的供水压力,形成不同水平的土壤含水量,满足不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不同土壤水气条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箱1进入供水主管3后,再流入供水支管4,在水箱1水位稳定,供水支管4中均充满水后,将点滴式灌水器的微孔接头51垂直插入同行的两株植物之间,将吸水管52和微孔接头51充满水后,随着土壤从微孔接头51吸水,吸水管52中的水位下降。当水位下降到预设高度,预设高度可根据植物品种和生长周期调整。利用毛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供水主管、多根供水支管以及多个点滴式灌水器;/n所述点滴式灌水器包括微孔接头、吸水管和毛管;所述吸水管的两端均敞口设置,所述微孔接头连接在所述吸水管的底部的敞口处,所述毛管连接在所述吸水管顶部的敞口处;/n所述供水主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供水主管的出水口连通有多根所述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毛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水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供水主管、多根供水支管以及多个点滴式灌水器;
所述点滴式灌水器包括微孔接头、吸水管和毛管;所述吸水管的两端均敞口设置,所述微孔接头连接在所述吸水管的底部的敞口处,所述毛管连接在所述吸水管顶部的敞口处;
所述供水主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供水主管的出水口连通有多根所述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毛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水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水头灌溉系统还包括设置有第一浮球阀的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分别与所述水箱和所述供水主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水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水头灌溉系统还包括多个设置有第二浮球阀的第二水槽,任一所述第二水槽分别与所述供水支管和所述供水主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水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呈敞口结构的所述供水支管的末端向上设置,以使所述供水支管与大气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绪掌单飞飞张馨施伟张钟莉莉郑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