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类冷藏专用温湿控制机,是设于谷仓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压缩机; 一接设于压缩机输出端的冷凝系统,其包括一主冷凝器、一连接于主冷凝器输出端的膨胀阀、一包含有蒸发器、副冷凝器、除湿控制阀的冷藏调节装置、以及一止逆阀,所述压缩机是分别通过管路与主冷凝器以及冷藏调节装置的副冷凝器形成连通,所述的除湿控制阀是设于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副冷凝器之间,该主冷凝器的输出端则通过膨胀阀与冷藏调节装置的蒸发器输入端连接; 一冷风扇,是与冷凝系统输出端连接并且位于谷仓出风口; 一温度传感器,是接设一温度控制器以及一控制冷风扇转速的变频器; 一湿度感应器,其与一湿度控制器、一除湿控制阀、以及一控制冷风扇转速的高压除湿系统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谷仓中的温湿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冷媒循环正常运转的状况下,轻易的控制出风口送至谷仓中的空气温度,并增加谷仓中的空气流通量,而使稻谷保存效果更佳的谷类冷藏专用温湿控制机。事实上,在现有稻谷冷藏系统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外界环境的温度影响,当外界温度愈高时,压缩机的负荷就愈大,当外界环境温度高达37℃时,相关业者即会由操作人员将鼓风机的风门关闭三分之二,如此,才能够让出风口送入谷仓的空气达到设定的低温;又,当外界环境温度为25℃时,操作人员又必须将鼓风机的风门调整至关闭二分之一的程度;当外界环境温度为18℃时,操作人员才能够将鼓风机的风门调整至全开;此种控制方式在操作上相当麻烦,且效率极差,而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环境中温湿度的变化相当的大,此亦会造成操作人员的疲于奔命,况且人为的操作控制定然无法让整体冷藏系统发挥其最佳的效率,又,当操作人员有所疏失而未及时调整风门时,又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此更是现有系统有待改进之处。为了克服前述现有稻谷冷藏系统压缩机及风扇间歇性操作容易损坏的问题,有业者发展出「改进的谷类冷藏用温、湿度控制装置」,其主要是在冷媒循环中的冷媒贮存筒与散热部间的高压高温管上另接一支流管,支流管上设一控制阀,支流管另一端接设高压低温管,配合感测器送出空气温度讯号,以掣动控制阀适时开启或关闭,使高压高温的冷媒可适时的送入高压低温冷媒中,提高冷媒温度,通过冷却部的气流完成适当热交换,达到不停机而可保持一定低温及湿度的目的。此种设计虽然可以在不停机的前题下获得一定低温的空气,而可解决稻谷冷藏系统间歇性操作的不良影响,同时亦可提高谷仓中的空气循环效率,而获得较佳的稻谷保存效果。但其将高压高温的冷媒经由支流管送入高压低温管中,并与高压低温冷媒混合而提高进入冷却部中的冷媒温度,此种作法是在冷空气送入谷仓之前,即将压缩机所做的功加以消耗,徒然造成能源的浪费;又经较深入的分析可知,当其支流管上的控制阀被开启时,部分高压高温冷媒经由支流管流至散热部后侧的高压低温管中,使得进入散热部中的高压高温冷媒量减少,故而会提升散热部的降温效率,亦即经过散热部中的部分冷媒温度会被降至更低的温度,此又使得由支流管流至高压低温管中混合的冷媒升温效果再打折扣,更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另就结构方面加以分析可知,在冷媒循环管路中的接头应是愈少愈好,因为接头愈少即可让加工组装更为方便,同时亦可降低泄漏的机会,但在前述专利案中却增加了支流管的两个接头,此即增加了加工上困扰,又,其将高压高温冷媒注入高压低温管中,使管路产生不必要的高低温度变化,而易使其接头处因不断热胀冷缩变化,而产生破裂,此又是该设计一潜在的缺点,显然该专利案的结构设计亦未臻完善。为了克服现有的谷类冷藏用温、湿度控制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稻谷冷藏专用温湿控制机,其主要是将压缩机及冷媒循环设计成持续正常运转,而由出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来控制冷风扇的运转速度,借以导入适量外界空气来调整出风口的温度,如此即可在冷媒循环正常运转的状况下,轻易的控制出风口送至谷仓中的空气温度,同时可以增加谷仓中的空气流通量,而使稻谷保存效果更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谷类冷藏专用温湿控制机,是设于谷仓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压缩机;一接设于压缩机输出端的冷凝系统,其包括一主冷凝器、一连接于主冷凝器输出端的膨胀阀、一包含有蒸发器、副冷凝器、除湿控制阀的冷藏调节装置、以及一止逆阀,所述压缩机是分别通过管路与主冷凝器以及冷藏调节装置的副冷凝器形成连通,所述的除湿控制阀是设于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副冷凝器之间,该主冷凝器的输出端则通过膨胀阀与冷藏调节装置的蒸发器输入端连接;一冷风扇,是与冷凝系统输出端连接并且位于谷仓出风口;一温度传感器,是接设一温度控制器以及一控制冷风扇转速的变频器;一湿度感应器,其与一湿度控制器、一除湿控制阀、以及一控制冷风扇转速的高压除湿系统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主要是将压缩机及冷媒循环设计成持续正常运转,而由出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来控制冷风扇的运转速度,借以导入适量外界空气来调整出风口的温度,如此即可在冷媒循环正常运转的状况下,轻易的控制出风口送至谷仓中的空气温度,同时可以增加谷仓中的空气流通量,而使稻谷保存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创作的平面配置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的I/O接口的输入线路图。图2B是本技术的I/O接口的输出线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冷凝系统平面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冷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组合示意图设一温度传感器30,其经过一温度控制器31后以一变频器32来控制冷风扇22的转速,当温度传感器30检测送入谷仓50中的空气温度过低时,即会经由温度控制器31及变频器32来增加冷风扇22的转速,而以外界空气的温度来提升送入谷仓50中空气的温度;又,当温度传感器30检测送入谷仓50中的空气温度过高时,则会减缓冷风扇22的转速,而可让送入谷仓中的空气温度降低。如此,即可以控制送入谷仓50中的空气温度保持恒温,让压缩机20发挥最佳的效率,在正常运转中所做的功完全转注于谷仓50中,而可在维持谷仓50恒温的状况下,将送入谷仓50中的空气量提升至最高量,而发挥本技术最佳的实用价值。又,设一湿度感应器40,其经由一湿度控制器41连动一除湿控制阀42及高压除湿系统43,当湿度过高时,即由除湿控制阀来调节高压冷媒流量,以进入除湿系统,若湿度低,由除湿控制阀使高压冷媒流量变小或关闭,使得送出的风呈恒温恒湿出风。又,所述连接于压缩机20前方的冷凝系统10则如图3、图4所示,其包括一主冷凝器11、一膨胀阀12、一包含有蒸发器131、副冷凝器132、除湿控制阀133的冷藏调节装置13,以及一止逆阀14,而所述的湿度感应器40、温度感应器30则分别设于蒸发器131、副冷凝器132出风口,其中,压缩机20是分别用管路与主冷凝器11以及冷藏调节装置13的副冷凝器132形成连通。所述的除湿控制阀133则设于压缩机20的输出端与副冷凝器132之间,以控制调节流入副冷凝器132的冷媒流量,而该主冷凝器11的输出端则通过膨胀阀12连接于冷藏调节装置13的蒸发器131输入端上,以控制蒸发器131的启闭,另于副冷凝器132的输出端以止逆阀14连接于膨胀阀12之前,以防止副冷凝器132输出的冷媒逆流,最后则将蒸发器11输出端用管路连接于压缩机20的输入端上,以此构成本技术的冷凝系统10。工作时,压缩机20将高温高压的冷媒送至主冷凝器11中,使冷媒在主冷凝器11中冷凝成液态的低温高压冷媒,并由主冷凝器11的输出端输出,经膨胀阀12使冷媒流入于蒸发器131内,使得由外界吹入冷藏调节装置13的空气通过蒸发器131后变为冷空气,并初步将空气中的水份凝结成水滴排出,而初步干燥的冷空气则吹向副冷凝器132;另外,压缩机20的高温高压冷媒,亦可经由除湿控制阀133流入于副冷凝器132内,经由副冷凝器132将冷媒冷却使其放热,以将原本已初步干燥的冷空气略为加温(但仍然是低温空气),使潜在于空气内部的细微水份,再经由此副冷凝器132的升温后,便完全蒸发,成为完全干燥的低温空气再经由出风口500送入毂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艺耀,
申请(专利权)人:许艺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