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7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属于植物培育浇灌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直立放置在土壤上的支撑柱;在支撑柱上绑有火龙果树的茎体;在支撑柱旁侧的土壤上设置有安装架;在安装架的上顶部上铰接安装导水板;导水板的中部开有通孔,且导水板通过所述通孔套在支撑柱上;在导水板的下底部还安装有电控伸缩杆;在火龙果树的根系位置处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通过导线相连;微处理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伸缩杆及电源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前的火龙果移栽结构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气候特征,容易出现火龙果根部烂根或旱死的问题。

A planting structure of huolongguoshu in Karst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
本技术涉及植物培育浇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
技术介绍
火龙果因其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特殊的食用口感而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经济水果,目前对于火龙果树的人工培育主要是依靠将苗圃中长势较好的火龙果树的枝条插迁到移栽坑中,同时在移栽坑上安装支撑柱作为火龙果树长条形枝条的辅助支撑,并在随后的生长中将枝条沿支撑柱的轴向每隔适当的距离便将其绑在支撑柱上以放置火龙果树的倒塌,在喀斯特地区,由于土壤质地差,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等客观因素,近年来火龙果也凭借其耐旱,耐贫瘠,高附加值的优点在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得以推广,但上述火龙果栽种方法应用到喀斯特地区时面临着如火龙果根部结构较为浅窄,在喀斯特地区进入雨热同期时的雨期容易由于火龙果根部土地的持水量增大饱和而导致出现烂根等情况,同时在旱期时也会出现由于降水量较小无法集中渗透到根部的情况,这是目前在喀斯特地区推广火龙果树栽种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以解决当前的火龙果移栽结构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气候特征,容易出现火龙果根部烂根或旱死等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它包括直立放置在土壤上的支撑柱;在支撑柱上绑有火龙果树的茎体;在支撑柱旁侧的土壤上设置有安装架;在安装架的上顶部上铰接安装导水板;导水板的中部开有通孔,且导水板通过所述通孔套在支撑柱上;在导水板的下底部还安装有电控伸缩杆;在火龙果树的根系位置处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通过导线相连;微处理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伸缩杆及电源相连。优选的,在支撑柱上还设置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电源为一蓄电池,且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与电源通过导线相连。优选的,电控伸缩杆包括直立插在土壤中的固定端和与导水板的环侧相铰接的伸缩端;在固定端内设置有控制伸缩端的电机。优选的,绕导水板的外侧还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上网孔的孔径大小不大于导水板上通孔与支撑柱之间的直径之差。优选的,防护网为上顶面呈圆台面的环桶状结构,且防护网上顶面的高度不低于导水板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的高度。优选的,导水板的外侧与火龙果树根系的水平距离不低于65cm。优选的,导水板为使用软质材料制成的可变形的环形板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在现有扦插火龙果的栽种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支撑柱旁侧设置同样直立于土壤的安装架;借助于安装架进一步设置对雨水起到导向效果的可活动的导水板来实现雨水朝向根系或朝向外侧的导流,进一步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来对根系处的土壤湿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借助于微处理器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传输来的信号来控制电控伸缩杆的伸缩从而进一步控制导水板的倾斜方向,实现其自动控制功能,有效解决了当前的火龙果移栽结构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气候特征,容易出现火龙果根部烂根或旱死等问题;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便于实施推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2、火龙果树,3、安装架,4、导水板,5、电控伸缩杆,6、土壤湿度传感器,7、微处理器,8、防护网,11、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1、茎体,22、根系,41、通孔,51、固定端,52、伸缩端,5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它包括直立放置在土壤上的支撑柱1;在支撑柱1上绑有火龙果树2的茎体21;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柱1旁侧的土壤上设置有安装架3;在安装架3的上顶部上铰接安装导水板4;导水板4的中部开有通孔41,且导水板通过所述通孔41套在支撑柱1上;在导水板4的下底部还安装有电控伸缩杆5;在火龙果树2的根系22位置处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6;土壤湿度传感器6与微处理器7通过导线相连;微处理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伸缩杆7及电源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7及电源都设置在电控伸缩杆内。在支撑柱1上还设置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板11,电源为一蓄电池,且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板11与电源通过导线相连。通过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板11及蓄电池结构,是为了节省人工更换内置电源所耗费的人力。电控伸缩杆5包括直立插在土壤中的固定端51和与导水板4的环侧相铰接的伸缩端52;在固定端51内设置有控制伸缩端52的电机53。绕导水板4的外侧还设置有防护网8,防护网8上网孔的孔径大小不大于导水板4上通孔41与支撑柱1之间的直径之差。设置防护网8的目前在于防止大块异物堵住导水板4的通孔41与支撑柱1之间的缝隙,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防护网8为上顶面呈圆台面的环桶状结构,且防护网8上顶面的高度不低于导水板4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的高度。导水板4的外侧与火龙果树根系22的水平距离不低于65cm。参考现在在喀斯特地区栽种火龙果树常规的果树间距,以及常用的支撑柱1的尺寸大小,从而对导水板4的直径进行了限制来防止雨水沿导水板4外环流出后仍然离根系过进而导致出现根系处土壤湿度过高的问题。导水板4为使用软质材料制成的可变形的环形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导水板4为由橡胶制成的密封环形板,且在其内部填充有支撑用棉垫。在使用本技术装置进行降雨处理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S1、按照上述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对目标火龙果树2进行装置的安装;S2、接通电源与微处理器7之间的电路,并对微处理器7进行土壤湿度警戒参数预设;S3、由土壤湿度传感器6实时检测根部22的土壤湿度,并通过导线将转换成电信号的湿度信息输入至微处理器7中,若湿度高于S2中设置的土壤湿度警戒参数的上限,则转入S4;若湿度低于S2中设置的土壤湿度警戒参数的上限,则转入S5;S4、微处理器7通过导线向电控伸缩杆5的电机53发送降低导水板4的控制信号,使电机53运动并带动伸缩端52向下活动,使雨水沿导水板4外侧流出;同时转入S3;S5、微处理器7通过导线向电控伸缩杆5的电机53发送升高导水板4的控制信号,使电机53运动并带动伸缩端52向下活动,使雨水沿导水板4与支撑柱1之间的缝隙中流至火龙果树2的根部22;并转入S3。步骤S2中的土壤湿度警戒线参数设置为60-90%。经过试验验证,当土壤湿度在60-90%区间内时最有利于火龙果树的生长,而若是小于60%或大于90%时则可以根据步骤S5或步骤S4进行雨季时候直接灌入根系位置的调节,从而使火龙果树得以正常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它包括直立放置在土壤上的支撑柱(1);在支撑柱(1)上绑有火龙果树(2)的茎体(21);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柱(1)旁侧的土壤上设置有安装架(3);在安装架(3)的上顶部上铰接安装导水板(4);导水板(4)的中部开有通孔(41),且导水板通过所述通孔(41)套在支撑柱(1)上;在导水板(4)的下底部还安装有电控伸缩杆(5);在火龙果树(2)的根系(22)位置处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6);土壤湿度传感器(6)与微处理器(7)通过导线相连;微处理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伸缩杆(5)及电源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它包括直立放置在土壤上的支撑柱(1);在支撑柱(1)上绑有火龙果树(2)的茎体(21);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柱(1)旁侧的土壤上设置有安装架(3);在安装架(3)的上顶部上铰接安装导水板(4);导水板(4)的中部开有通孔(41),且导水板通过所述通孔(41)套在支撑柱(1)上;在导水板(4)的下底部还安装有电控伸缩杆(5);在火龙果树(2)的根系(22)位置处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6);土壤湿度传感器(6)与微处理器(7)通过导线相连;微处理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伸缩杆(5)及电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火龙果树的栽种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控伸缩杆(5)包括直立插在土壤中的固定端(51)和与导水板(4)的环侧相铰接的伸缩端(52);在固定端(51)内设置有控制伸缩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威盈斌熊康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