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5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涉及浇筑混凝土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在对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无法保证模板垂直的问题,其包括模板,模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底端于地面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上端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卡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于放置板上的位置穿设有丝杆,丝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丝杆的另一端转动穿设有固定板二,支撑板靠近丝杆的一端铰接有推杆,推杆的另一端与移动板的上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节模板处垂直度的效果。

A structure to prevent concrete leakage of wall and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
本技术涉及浇筑混凝土辅助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浇混凝土墙体的模板支护中,通常采用在模板上钻孔,并将对拉螺栓从孔中穿出,再将此对拉螺栓在二侧模板上进行固定。这一方式最大缺陷是难以避免在现浇混凝土时出现漏浆形象,如果在模板上钻孔较小且与对拉螺栓匹配较紧漏浆则少,只影响现浇混凝土墙体外立面的观感,如果在模板上钻孔过大漏浆则多,极易造成现浇混凝土墙体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通病,影响现浇混凝土墙体的质量,特别是大面积地下室墙体或高层建筑墙体或电缆沟等项目施工中,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混凝土墙体质量问题。混凝土剪力墙浇筑根部漏浆、烂根现象一直很突出,而传统根部封堵水泥砂浆的方法,其强度达不到混凝土浇筑要求,混凝土一振捣就分离、开裂,浇筑完成后模板难以拆除,导致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而且水泥砂浆与铝模板粘合性能较差。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2689555U,公告日为2013年1月23日,公开的名称为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模板的防漏浆装置,该现浇混凝土墙体模板的防漏浆装置主要由左堵塞、右堵塞和对拉螺栓组成,该左堵塞和右堵塞的结构相同,此左堵塞呈圆锥台体,在左堵塞上开设中心通孔,在左堵塞的左部圆周均布且间隔地分别开设轴向的呈喇叭状的大气孔和小气孔,该对拉螺栓又主要由双头长螺栓、隔板、挡板和紧固螺母组成,在此双头长螺栓的左右端段上均拧装紧固螺母,在双头长螺栓的中部对称地焊接左右矩形挡板,在双头长螺栓的左右光杆端段上对称焊装左右圆环形隔板,且此隔板的外径与左、右堵塞小端面的外径相同,左、右堵塞起到防漏浆的效果,提高了现浇混凝土墙体的质量。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过紧固螺母和双头长螺栓进行模板的紧固无法保证模板竖直方向的垂直度,会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板在模板位置处的垂直度不准,影响后期的使用,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模板浇筑时垂直度的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于地面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于放置板上的位置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穿设有固定板二,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丝杆的一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上端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杆转动带动移动板移动使得推杆对支撑板施加一个挤压力,使得支撑板能够对模板进行挤压支撑,使得模板向竖直方向偏移,进行模板的垂直度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水平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平仪可以准确的对模板进行垂直度校准,使得调节垂直度更加精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靠近固定板二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盘可以方便使用者转动转动盘带动丝杆转动,起到了便捷工作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远离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柄,所述转动柄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盘圆周边缘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柄可以使得使用者能够轻松转动转动盘,便捷了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柄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滑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珠可以便捷工作,减少使用者使用转动柄时产生手滑的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远离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对称位置处于放置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三和固定板四,所述固定板三和所述固定板四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杆可以使得移动板在凹槽内平稳移动,降低了移动板在移动时产生偏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远离所述模板的侧壁螺纹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抵接于所述移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抵接移动板可以避免移动板在浇灌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的压力向远离支撑板的方向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靠近凹槽底端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滚珠,所述凹槽槽底开设有供滚珠抵接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滚珠与滑槽槽底抵接,在移动移动板时可以减少移动板与凹槽之间摩擦,可以避免移动板因为摩擦过大而无法移动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通过丝杆带动移动板移动从而使推杆朝向支撑板的一侧抵紧起到调节模板处垂直度的效果;2.本技术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具有防止混凝土泄露的作用;3.本技术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具有便捷工作,可拆卸的重复使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向剖面图。图5是图4中C处放大图图中,1、模板;2、支撑板;3、推杆;4、水平仪;5、固定板一;6、固定板二;7、移动板;8、固定板三;9、导杆;10、丝杆;11、固定板四;12、螺杆;13、凹槽;14、转动盘;15、转动柄;16、防滑珠;17、放置板;18、滚珠;19、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包括模板1,与模板1上垂直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于支撑板2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放置板17,放置板17上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内卡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于放置板17(参照图3)上的位置穿设有丝杆10,丝杆10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5,丝杆10的另一端转动穿设有固定板二6,支撑板2靠近在丝杆10的一端铰接有推杆3,推杆3的另一端与移动板7的上端面铰接。丝杆10的形状优选为圆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固定板一5的形状优选为方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固定板二6的形状优选为方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凹槽13的形状优选为半工字型,移动板7的形状优选为工字型,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凹槽13远离丝杆10的另一端于固定板一5和固定板二6的对称位置于放置台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三8和固定板四11固定板三8和固定板四11之前固定连接有导杆9,导杆9穿设过移动板7。导杆9的形状优选为圆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固定板三8的形状优选为方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固定板四11的形状优选为方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支撑板2上固定连接有水平仪4,水平仪4的型号优选为ACE-360X。凹槽13远离支撑板2的侧壁穿设有螺杆12抵接于移动板7,螺杆12的形状优选为六角螺杆12,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丝杆10远离固定板二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4,转动盘14远离丝杆10的一端于转动盘14的圆周边缘处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底端于地面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7),所述放置板(17)上端面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卡接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于放置板(17)上的位置穿设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靠近所述支撑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5),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转动穿设有固定板二(6),所述支撑板(2)靠近所述丝杆(10)的一端铰接有推杆(3),所述推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7)的上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底端于地面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7),所述放置板(17)上端面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卡接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于放置板(17)上的位置穿设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靠近所述支撑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一(5),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转动穿设有固定板二(6),所述支撑板(2)靠近所述丝杆(10)的一端铰接有推杆(3),所述推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7)的上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固定连接有水平仪(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0)靠近固定板二(6)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墙、柱混凝土漏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4)远离所述丝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惠深博越智慧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