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电磁屏蔽组件,其中电磁屏蔽组件设置于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上。电磁屏蔽组件包含多个屏蔽模块。屏蔽模块之间形成间隙。各屏蔽模块相邻间隙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屏蔽模块能够容置部分电子元件。电子元件通过屏蔽模块的第一开口以及间隙。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及其电磁屏蔽组件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电磁屏蔽组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通常设置有许多电子元件,为了避免电子元件受到电磁波干扰,有时候会使用金属材质的电磁屏蔽元件将其遮蔽。各个电子元件有时必须使用不同的屏蔽元件单独遮蔽,以防止电子元件发出电磁波而互相干扰。由于屏蔽元件的侧壁所占用的空间、邻近侧壁的区域以及屏蔽元件之间的区域均无法做电路布局,因此,屏蔽元件的设置会减小电路板上实际可用的空间。面临电路板电路布局空间不足的问题时,现有的应对方式是将电路板加大。然而,此作法有其限制及缺点。举例来说,加大电路板会增加电子装置的重量,还可能需要对应地修改机壳的设计(例如是加大机壳以容纳较大的电路板)。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电磁屏蔽元件,为目前急需努力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提升电路板空间使用效率的电磁屏蔽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一种电磁屏蔽组件,设置于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上。电磁屏蔽组件包含多个屏蔽模块,屏蔽模块之间形成间隙。各屏蔽模块相邻间隙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屏蔽模块能够容置部分电子元件。电子元件通过屏蔽模块的第一开口以及间隙。于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各屏蔽模块包含支架以及盖体。支架固定至电路板,且具有一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上具有第一开口。盖体覆盖于支架以屏蔽电子元件。于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盖体包含顶壁以及第二侧壁。第二侧壁连接顶壁,并且延伸至支架的第一侧壁的外侧。第二侧壁具有与第一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二开口。于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具有卡槽,并且第二侧壁具有突起,突起与卡槽相卡合。于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间隙的宽度不超过1.6毫米。于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具有多个固定部,其用以固定至电路板。依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以及电磁屏蔽组件。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电磁屏蔽组件包含多个屏蔽模块,屏蔽模块之间形成间隙。各屏蔽模块相邻间隙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屏蔽模块能够容置部分电子元件。电子元件通过屏蔽模块的第一开口以及间隙。综上所述,本公开的电磁屏蔽组件在相邻摆放的两屏蔽模块上设置彼此面对的侧开口,如此一来,两侧开口之间的区域亦可为电路布局所使用,增加电路板上的可用空间。附图说明为使本公开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方式能更明显易懂,说明书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为示出依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屏蔽组件的上视图,其中电磁屏蔽组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图2为图1所示的电磁屏蔽组件的其中一屏蔽模块的立体分解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磁屏蔽组件的其中另一屏蔽模块的立体分解视图。图4为图2所示的屏蔽模块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屏蔽模块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磁屏蔽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为示出依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透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电磁屏蔽组件200:电路板200a、200b、200c:电子元件300a、300b:屏蔽模块310a、310b:支架311a、311b:第一侧壁312a、312b:第一开口313a、313b:卡槽314a、314b:固定部320a、320b:盖体321a、321b:顶壁322a、322b:第二侧壁323a、323b:第二开口324a、324b:突起400:电子装置410:机壳D:距离G:间隙W: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公开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附图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方式。附图中的各元件未按比例绘制,且仅为说明本公开而提供。以下描述许多实务上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具普通技术者应当理解可在没有一或多个实务上的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公开,因此,该些细节不应用以限定本公开。请参照图1,其为示出依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屏蔽组件100的上视图,其中电磁屏蔽组件100设置于电路板200上。如图1所示,电磁屏蔽组件100包含两屏蔽模块300a、300b,其分别覆盖电路板200上的电子元件200a、200b(于图1中以虚线表示),防止其受到电磁波干扰。屏蔽模块300a、300b彼此分离,两者之间形成一间隙G。电磁屏蔽组件100可以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抑或是具有金属表面涂层,使其具有电磁屏蔽功能。请参照图2以及图3,其分别为图1所示的电磁屏蔽组件100的屏蔽模块300a、300b的立体分解视图。屏蔽模块300a、300b分别包含支架310a、310b以及盖体320a、320b。支架310a、310b皆固定至电路板200,且分别具有第一侧壁311a、311b。盖体320a、320b分别覆盖支架310a、310b远离电路板200的一侧,如此一来,盖体320a及盖体320b、支架310a的第一侧壁311a及支架310b的第一侧壁311b以及电路板200之间形成屏蔽空间,摆放于屏蔽空间内的电子元件200a及电子元件200b不受外界电磁波影响。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侧壁311a相邻间隙G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312a,而第一侧壁311b相邻间隙G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312b。第一开口312a、312b隔着间隙G相对。第一开口312a、312b的设置,使得位于第一开口312a、312b之间的间隙G得为电路布局所利用,增加了电路板200上的可用空间。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电子元件200c部分容置于屏蔽模块300a、300b内,且通过第一开口312a、312b与间隙G。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侧壁311a设置有第一开口312a,盖体320a、第一侧壁311a以及电路板200之间的空间并非封闭的空间。同样地,盖体320b、第一侧壁311b以及电路板200之间的空间亦非封闭空间。因此,间隙G的宽度W(请见图6)必须在一预设有效屏蔽宽度以下,方能确保电磁屏蔽组件100的屏蔽效果,从而得提供电子元件200a、200b、200c有效的保护。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间隙G的宽度W实质上为1.4至1.6毫米之间。上述数值仅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实务上的需求调整间隙G的宽度W。举例来说,若电子元件200a、200b、200c对外界电磁波具有高敏感度,可减小间隙G的宽度W以提升电磁屏蔽组件100的屏蔽效果。间隙G的宽度W可通过改变屏蔽模块300a、300b的大小、形状、位置或以其他合适的手段来调整。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盖体320a包含顶壁321a以及连接顶壁321a的第二侧壁322a。顶壁321a覆盖支架310a。第二侧壁322a延伸至支架310a的第一侧壁311a的外侧,且第二侧壁322a具有与第一开口31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所述电磁屏蔽组件包含:/n多个屏蔽模块,各所述屏蔽模块之间形成一间隙,且各所述屏蔽模块相邻所述间隙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多个屏蔽模块能够容置部分所述至少一电子元件,所述至少一电子元件通过所述多个屏蔽模块的各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4 TW 1071404621.一种电磁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电子元件,所述电磁屏蔽组件包含:
多个屏蔽模块,各所述屏蔽模块之间形成一间隙,且各所述屏蔽模块相邻所述间隙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多个屏蔽模块能够容置部分所述至少一电子元件,所述至少一电子元件通过所述多个屏蔽模块的各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屏蔽模块包含:
一支架,固定至所述电路板,所述支架具有一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具有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一盖体,覆盖于所述支架以屏蔽所述至少一电子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含:
一顶壁;以及
一第二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并且延伸至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设置的一第二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屏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一卡槽,并且所述第二侧壁具有一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卡槽相卡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雪,黄志弘,蔡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