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40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包括射频信号源、电光强度调制器、光放大器、光带通滤波器、可调光延时线、光耦合器、偏振控制器和激光器;所述射频信号源与电光强度调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光强度调制器、光放大器、光带通滤波器、可调光延时线、光耦合器、偏振控制器之间依次光连接,形成一个环路结构;所述光耦合器还包括一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激光器光连接,所述输出端为光频梳的输出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及方法,实现低射频驱动功率、大带宽、重复频率可调谐和低噪声的光频梳。

An optical comb gen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based on bilateral cyclic frequency sh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拥有大量等间隔波长并且具有梳状频谱的激光光源又被称为光学频率梳(OFC)。光学频率梳作为连接微波与光波的枢纽,在超快光信号探测和测量以及光子信号处理等微波光子研究方向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OFC在精确频标、精密测距等其他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在对测量精度不断追求的背景下,作为连接微波频率标准与光学频率标准核心技术的光频梳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对于光频梳发生器的研究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但是进展缓慢,少有适合实际应用的方案。目前有以下几种产生平坦光频梳的方法:1)锁模方式:该方法采用锁模激光器,对调制产生的各个光波边模进行处理。但是基本以实验室理想环境下的可实现为主,从系统结构的角度来看,系统复杂并且器件价格昂贵,很难实现商业化的应用(B.Li,L.Shang,G.Lin.Simulationofaflatopticalfrequencycombusingasingle-drivemulti-R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信号源(1)、电光强度调制器(2)、光放大器(3)、光带通滤波器(4)、可调光延时线(5)、光耦合器(6)、偏振控制器(7)和激光器(8);/n所述射频信号源(1)与电光强度调制器(2)电连接;/n所述电光强度调制器(2)、光放大器(3)、光带通滤波器(4)、可调光延时线(5)、光耦合器(6)、偏振控制器(7)之间依次光连接,形成一个环路结构;/n所述光耦合器(6)还包括一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激光器(8)光连接,所述输出端为光频梳的输出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信号源(1)、电光强度调制器(2)、光放大器(3)、光带通滤波器(4)、可调光延时线(5)、光耦合器(6)、偏振控制器(7)和激光器(8);
所述射频信号源(1)与电光强度调制器(2)电连接;
所述电光强度调制器(2)、光放大器(3)、光带通滤波器(4)、可调光延时线(5)、光耦合器(6)、偏振控制器(7)之间依次光连接,形成一个环路结构;
所述光耦合器(6)还包括一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激光器(8)光连接,所述输出端为光频梳的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8)和可调光延时线(5)的输出端分别与光耦合器(6)的端口一(61)和端口二(62)光连接,光耦合器(6)的端口三(3)与偏振控制器(7)光连接,光耦合器(6)的端口四(4)为光频梳的输出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光强度调制器(2)的直流偏置设置在最小工作点处,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光强度调制器(2)采用马赫曾德尔电光强度调制器或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边循环移频的光频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飒米张少先刘永杜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枫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