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5375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主机、两个烟雾报警器、风力循环装置、灭火装置、制冷装置、气水过滤网,所述风力循环装置包括设于机壳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于机壳后侧壁上的第三通道、设于第三通道内的单向供风组件、设于机壳内的第一隔板、设于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二隔板、设于第一隔板上的多个风机、设于第二隔板上的多个第一单向阀、分别绕在多个风机上的皮带轮、用于皮带轮运行的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配电站内降温效果好,能够保持壳体内干燥,且在发生火灾时能够灭火。

A monitoring system of distribution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站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展开,针对的配电站内的电器设备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容易使配电站电线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对配电站内降温效果好,能够保持壳体内干燥,且在发生火灾时能够灭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包括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主机、两个烟雾报警器、风力循环装置、灭火装置、制冷装置、气水过滤网,所述风力循环装置包括设于机壳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于机壳后侧壁上的第三通道、设于第三通道内的单向供风组件、设于机壳内的第一隔板、设于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二隔板、设于第一隔板上的多个风机、设于第二隔板上的多个第一单向阀、分别绕在多个风机上的皮带轮、用于皮带轮运行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通道上端和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上端和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上端与机壳内腔连通;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皮带轮运行,带动多个风机同时转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机壳形成腔室内的空气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下端进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再分别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上端进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机壳形成腔室内,对机壳内的空气进行局部的循环流通,通过单向供风组件对第三通道内的空气单向抽气,制冷装置与第三通道连通,从而向制冷装置内抽气,制冷装置与机壳通过第二隔板上的多个第一单向阀连通,即向机壳内抽气,所述第三通道上端与机壳连通,从而第三通道内的空气重机壳上端返回,即机壳内的空气与第三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流通,两个烟雾报警器检测出配电站发生火灾后,先对主机断电,再通过灭火装置启动把机壳内的空气抽出,机壳内形成缺氧达到灭火的目的,通过机壳与第三通道内的空气流通过程中通过气水过滤网阻挡水的流通,把阻挡下来的水返回制冷装置内。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皮带轮运行,所述皮带轮绕在多个风机上,从而使多个风机同时转动,所述第一通道上端和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及第二通道上端和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从而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机壳形成腔室内的空气分别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下端进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再分别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上端重新进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机壳形成腔室内,使机壳内的空气进行局部的循环流通,提高通风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配电站内的温度,再通过单向供风组件对第三通道内的空气单向抽气,所述制冷装置与第三通道连通,从而向制冷装置内抽气,所述制冷装置与机壳通过第二隔板上的多个第一单向阀连通,制冷装置向机壳内抽气过程中使第一单向阀打开,即使机壳内的空气进入制冷装置内,通过制冷装置的水冷能够快速的降低进入空气的温度,所述第三通道上端与机壳连通,从而第三通道内冷却好的空气重机壳上端返回,即机壳内的空气与第三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流通,对机壳内的空气进行循环降温,提高配电站的降温效果;两个烟雾报警器检测出配电站发生火灾后,先对主机断电,再通过灭火装置启动把机壳内的空气抽出,机壳内形成负压达到灭火的目的,即机壳内的氧气快速减少,通过机壳与第三通道内的空气流通过程中通过气水过滤网阻挡水的流通,把阻挡下来的水返回制冷装置内,能够保持壳体内干燥,通过上述设置配电站内部进行空气循环能够有效的避免外部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保证配电站内的干净,通过第一单向阀设置只能使机壳内的空气进入制冷装置内。所述供风组件包括空心方管、固定设于空心方管上端的第一板、固定设于空心方管下端的第二板、可移动设于空心方管内且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第三板、设于第一板上的多个第二单向阀、设于第二板上的多个第三单向阀、设于第三板上的多个第四单向阀、贯穿第一板且用于驱动第三板上下移动的两个电子伸缩杆;通过两个电子伸缩杆同时驱动第三板位于空心方管内上下移动,第三板向下移动过程中,使第一板与第三板之间的距离变大,通过第三板上设有多个第四单向阀,使空气通过第四单向阀进入第一板和第三板之间,第三板向上移动过程中,使第三板与第二板之间的距离变大,使第二板下方的空气进入第三板和第二板之间,使第一板和第三板之间的距离变小,使第一板和第二板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三通道上端,即进入机壳内,通过第二单向阀设置使第一板下方的空气只能进入第一板上方,通过第四单向阀设置使第三板下方的空气只能进入第三板上方,通过第三单向阀设置使第二板下方的空气只能进入第二板上方,最终使第三通道内的空气由下向上流通。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设于第二隔板上的第一储水箱、设于第一储水箱下方呈涡旋状的第二储水箱、一端设于第一储水箱上另一端设于第二储水箱首端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等距设于第二储水箱内的多个冷凝器、设于第一储水箱上的第一进水口、位于第一进水口处且固定设于第三通道内的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储水箱末端与第三通道下端连通;第二储水箱内装满水,通过冷凝器对第二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冷却,机壳内的热空气先进入第一储水箱内,再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进入第二储水箱内,最后进入第三通道内,通过第二储水箱呈旋涡状设置能够有效的加长热空气通过的时间,对热空气冷却效果好,再通过等距设于第二储水箱内的多个冷凝器能够使第二储水箱内的水温度均匀,通过热空气与第二储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能够避免第二储水箱内的水结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壳体、设于开关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转动设于开关壳体内的空心转轴、用于驱动空心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和第五通孔及第六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一进水口重合设置;供风组件对第二板下方的空气抽气过程中,即第三板向上移动,同时第二电机驱动空心转轴转动,使第一通孔与第四通孔重合,使第二通孔与第五通孔重合,使第三通孔关闭,使水和空气能够位于开关组件上方,第三板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二电机驱动空心转轴转动,使第四通孔与第三通孔重合,使第六通孔与第一通孔重合,使第二通孔关闭,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一进水口重合,从而使位于开关组件上方的水通过第一进水口进入第一储水箱内,重复上述工作使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及第三通道内的水形成循环,更好的对空气进行冷却,能够避免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内的水结冰,从而影响空气的流通,提高配电站的降温效果;通过空气进入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内冷却,能够对机壳内空气起到了净化作用,保持配电站内的干净。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移动板、固定设于第三通道内壁上且贯穿移动板上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转动设于机壳上且设于移动板上的螺杆、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三电机、设于第三通道侧壁上用于第三通道与机壳外部连通的第七通孔、设于第七通孔内的第五单向阀,所述螺杆设于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之间;发生火灾后第一电机和主机关闭,上述其它继续运行,同时第三电机启动,使螺杆转动,从而使移动板沿着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方向移动,对第三通道上端进行关闭,使机壳与第三通道不能形成循环,供风组件运行使第二板下方的空气持续的进入第一板上方,从而使第一板上方压强变大,从而使第五单向阀能够打开,把第三通道内的空气排出配电站外部,最终把机壳内的空气不断的抽入第三通道内并排出配电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内的主机(2)、两个烟雾报警器(3)、风力循环装置(4)、灭火装置(5)、制冷装置(6)、气水过滤网(7),所述风力循环装置(4)包括设于机壳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设于机壳后侧壁上的第三通道(43)、设于第三通道内的单向供风组件(44)、设于机壳内的第一隔板(45)、设于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二隔板(46)、设于第一隔板上的多个风机(47)、设于第二隔板上的多个第一单向阀(48)、分别绕在多个风机上的皮带轮(49)、用于皮带轮运行的第一电机(410),所述第一通道上端和下端与机壳(1)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上端和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上端与机壳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内的主机(2)、两个烟雾报警器(3)、风力循环装置(4)、灭火装置(5)、制冷装置(6)、气水过滤网(7),所述风力循环装置(4)包括设于机壳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的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设于机壳后侧壁上的第三通道(43)、设于第三通道内的单向供风组件(44)、设于机壳内的第一隔板(45)、设于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二隔板(46)、设于第一隔板上的多个风机(47)、设于第二隔板上的多个第一单向阀(48)、分别绕在多个风机上的皮带轮(49)、用于皮带轮运行的第一电机(410),所述第一通道上端和下端与机壳(1)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上端和下端与机壳内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上端与机壳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站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组件(44)包括空心方管(441)、固定设于空心方管上端的第一板(442)、固定设于空心方管下端的第二板(443)、可移动设于空心方管内且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第三板(444)、设于第一板上的多个第二单向阀(445)、设于第二板上的多个第三单向阀(446)、设于第三板上的多个第四单向阀(447)、贯穿第一板且用于驱动第三板上下移动的两个电子伸缩杆(4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站的监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明富东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唯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