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位于连接器壳体两侧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动装置、滑动固定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滑动装置的动力锁定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的壳内组件,所述壳内组件内用以设置若干前后延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凸起的卡柱,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在左右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导槽与滑动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相互枢接的枢接凹部与枢接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动力锁定杆设有相互位移式枢接的凸轴与滑动槽部,所述滑动装置面向壳体组件方向设有用以收容扣持板端连接器卡柱的扣槽,所述扣槽自前端向后侧方弧状延伸。如此,使滑动式扣接更顺畅从而减少磨损。
A kind of rotary buckl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传输信号的旋转扣合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转扣合式连接器一般包括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动力锁定杆,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接器上,用于连接和断开该连接件与互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这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通常应用于需要大的力来配合和脱离对接连接器。例如,连接和断开对接连接器期间遇到的端子和外壳摩擦力可能使操作难以用手执行。这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也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例如汽车应用,在该应用,连接件组件遭受振动和冲击力。实际上,这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振动和碰撞非常严重的交通工具马达或马达框架上。为了确保两个配合连接件之间的适当安装以及为了允许端子和端子插脚适当接合,制造的这种连接件组件在连接件外壳之间带有额定“游隙”。该游隙确保,在由于制造公差引起的尺寸变化下,连接件仍然可以安装在一起。但是,当遭受振动和冲击力时,该额定游隙引起连接件的相对运动。由于连接件之间的额定游隙的缘故,连接件外壳、端子及其它部件磨损相当快,并损坏连接件组件提供的部件和电连接件。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旋转扣合式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式扣接更顺畅从而减少磨损的旋转扣合式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所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用以与板端连接器相对接,所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位于连接器壳体两侧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动装置、滑动固定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滑动装置的动力锁定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的壳内组件,所述壳内组件内用以设置若干前后延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凸起的卡柱,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在左右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导槽与滑动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相互枢接的枢接凹部与枢接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动力锁定杆设有相互位移式枢接的凸轴与滑动槽部,所述滑动装置面向壳体组件方向设有用以收容扣持板端连接器卡柱的扣槽,所述扣槽自前端向后侧方弧状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壳体还设有用以侧向顶持所述滑动装置的弹臂,所述弹臂上设有位于所述扣槽内部前端的弹臂凸点,所述弹臂凸点前方与侧方分别设有倾斜的前端引导面和侧端引导面,所述滑动装置于扣槽的另一面设有左右方向凹陷延伸的锁定槽,所述弹臂凸点未受卡柱顶持时用以锁定滑动装置左右滑动,所述弹臂凸点受卡柱顶持后用以延伸至锁定槽内从而解锁滑动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槽包括与背面扣槽相上下贯穿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位于所述扣槽的前端,且位于所述锁定槽的侧端,所述锁定槽临近所述贯穿槽一侧较高,远离所述贯穿槽的一侧较低,且最低处设有断层状台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装置为板状,所述凸轴与锁定槽位于所述滑动装置同一面上;所述扣槽及滑动导槽位于所述滑动装置另一背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卡柱,相应侧面的所述滑动装置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扣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锁定杆包括连接上下两个杆部的梁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部上设有凹陷的用以连通所述滑动槽部的引导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槽包括前后延伸状的第一槽部以及自第一槽部向后侧方弧状延伸的第二槽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内组件包括若干阵列排布且前后延伸的端子收容槽,所述板端连接器设有若干前后延伸用以插接至所述端子收容槽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前后延伸的针状接触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凸部为左右排布的两个圆形凸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凸起的卡柱,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在左右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导槽与滑动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相互枢接的枢接凹部与枢接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动力锁定杆设有相互位移式枢接的凸轴与滑动槽部,所述滑动装置面向壳体组件方向设有用以收容扣持板端连接器卡柱的扣槽,所述扣槽自前端向后侧方弧状延伸。如此,通过对所述动力锁定杆的旋转可使所述滑动装置相对于连接器壳体左右滑动。当板端连接器与壳内组件对接时,所述板端连接器上的卡柱可以与所述扣槽前端相对接,当旋转所述动力锁定杆时,所述滑动装置侧向滑动,所述弧状的扣槽可在侧向移动过程中使所述卡柱进一步向连接器壳体后端位移,如此,可利用卡柱与扣槽之间的切点配合法降低卡柱与扣槽之间的摩擦面,使滑动装置的滑动更顺畅从而减少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相配合时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板端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图3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3中再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图6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图8中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动力锁定杆与滑动装置配合时的立体组合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与动力锁定杆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与滑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与滑动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14是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滑动装置的立体图;图15是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扣合式连接器滑动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附图标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100连接器壳体1框体10第一壁面11滑动腔111弹臂112弹臂凸点113前端引导面114侧端引导面115滑动凸部116第二壁面12第三壁面13枢接凹部131壳内组件2第一组件21第二组件22端子收容槽23动力锁定杆3杆部31枢接凸部311滑动槽部312引导槽313梁部32滑动装置4第一面41凸轴411锁定槽412断层状台阶部413第二面42扣槽421第一槽部422第二槽部423贯穿槽424滑动导槽425矩形框状收容槽5板端连接器7卡柱71端子72针状接触部73对接框体74板状防呆部74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用以与板端连接器相对接,所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位于连接器壳体两侧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动装置、滑动固定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滑动装置的动力锁定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的壳内组件,所述壳内组件内用以设置若干前后延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凸起的卡柱,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在左右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导槽与滑动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相互枢接的枢接凹部与枢接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动力锁定杆设有相互位移式枢接的凸轴与滑动槽部,所述滑动装置面向壳体组件方向设有用以收容扣持板端连接器卡柱的扣槽,所述扣槽自前端向后侧方弧状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用以与板端连接器相对接,所述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位于连接器壳体两侧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动装置、滑动固定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滑动装置的动力锁定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的壳内组件,所述壳内组件内用以设置若干前后延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下两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凸起的卡柱,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在左右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导槽与滑动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连接器壳体设有相互枢接的枢接凹部与枢接凸部,所述滑动装置与动力锁定杆设有相互位移式枢接的凸轴与滑动槽部,所述滑动装置面向壳体组件方向设有用以收容扣持板端连接器卡柱的扣槽,所述扣槽自前端向后侧方弧状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还设有用以侧向顶持所述滑动装置的弹臂,所述弹臂上设有位于所述扣槽内部前端的弹臂凸点,所述弹臂凸点前方与侧方分别设有倾斜的前端引导面和侧端引导面,所述滑动装置于扣槽的另一面设有左右方向凹陷延伸的锁定槽,所述弹臂凸点未受卡柱顶持时用以锁定滑动装置左右滑动,所述弹臂凸点受卡柱顶持后用以延伸至锁定槽内从而解锁滑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包括与背面扣槽相上下贯穿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位于所述扣槽的前端,且位于所述锁定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