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首先在太阳能电池片背面形成氧化铝层;然后在管式PECVD设备中通入含氧混合气体,并采用所述含氧混合气体形成的等离子体对所述氧化铝层进行处理,以提升所述氧化铝层的负电荷密度;最后,在氧化铝层上形成至少一层氮化硅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含氧混合气体对氧化铝钝化层进行处理,可有效提升氧化铝钝化层的负电荷密度,进而有效减少表面的电子浓度,从而对太阳能电池形成极好的场效应钝化,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对PERC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提升可达到0.05%以上。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钝化结构各膜层紧密、均匀,有效保证了PERC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良率和可靠性。
A back passivation structure of tubular perc solar cel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PERC(PassivatedEmitterRearContact)太阳电池是在背面镀钝化复合膜,再局部开槽接触的电池。与其他电池高效技术有很好的兼容性,所以PERC电池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应用和发展前景广阔,PREC电池核心是在硅片的背面用氧化铝和氮化硅覆盖,由于沉积氧化铝钝化层较薄,需要在此膜上沉积氮化硅以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增强背面的反射率,以起到钝化表面、提高长波响应的作用,以此提高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原子层沉积(ALD)和板式PERC形成氧化铝钝化层;其中,ALD形成的氧化铝膜具有均匀性良好,可精确控制钝化层的质量和厚度,但是其生产速度很慢,大规模工业化较为困难。板式PECVD由不同的腔室组成,每个腔室镀一层膜,一旦设备固定,复合膜的层数就已经固定,因此板式的PECVD的缺点是不能灵活的调节膜层的组合,更好的优化背钝化膜的钝化效果,从而限制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得到的背钝化结构钝化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高,可靠性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将经过退火的太阳能电池片加载至管式PECVD设备中;(2)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背面形成氧化铝层;(3)在管式PECVD设备中通入含氧混合气体,并采用所述含氧混合气体形成的等离子体对所述氧化铝层进行处理,以提升所述氧化铝层的负电荷密度;(4)在经过处理的氧化铝层上形成至少一层氮化硅层,即得到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成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所述含氧混合气体至少包括O2、O3、N2O、NO2、H2O中的一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所述含氧混合气体为NH3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所述含氧气体为O2、O3、N2O、NO2、H2O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260-290℃下形成氧化铝层;步骤(3)中,在300-400℃下对所述氧化铝层进行处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包括:(3.1)在管式PECVD设备中通入N2O和NH3混合气体,控制反应温度为300-400℃,混合气体在射频脉冲的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氧化铝层进行处理;(3.2)在管式PECVD设备中通入N2O,控制反应温度为300-400℃,N2O在射频脉冲的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氧化铝层进行处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1)中,N2O的流量为2-4slm,NH3的流量为2-4slm,处理时间为100-500s,射频功率为3000-6000W,占空比为8:(20-30),腔室压强为800-1200mTorr;步骤(3.2)中,N2O的流量为4-8slm,反应温度为300-400℃,反应时间为60-300s,射频功率为3000-6000W,占空比为8:(20-30),腔室压强为1000-2000mTorr。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4)包括:(4.1)采用N2O、NH3和SiH4的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体,在经过处理的氧化铝层上形成氮氧化硅层;(4.2)采用NH3和SiH4的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体,在所述氮氧化硅层上形成第一氮化硅层;(4.3)采用NH3和SiH4的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体,在所述第一氮化硅层上形成第二氮化硅层;所述第一氮化硅层和第二氮化硅层的折射率不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4.1)中,N2O的流量为3-5slm,NH3的流量为0-1slm,SiH4的流量为100-200sccm,反应温度为400-450℃,反应时间为200-400s,射频功率为8000-10000W,占空比为5:(100-200),腔室压强为800-1200mTorr;其中步骤(4.2)中,NH3的流量为3-5slm,SiH4的流量为800-1000sccm,反应温度为400-450℃,反应时间为150-250s,射频功率为12000-15000W,占空比为5:(50-70),腔室压强为1300-1800mTorr;其中步骤(4.3)中,NH3的流量为5-10slm,SiH4的流量为800-1000sccm,反应温度为400-450℃,反应时间为350-550s,射频功率为12000-15000W,占空比为5:50-5:70,腔室压强为1300-1800mTorr。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中,采用TMA和N2O的混合气体形成氧化铝层,其中,TMA的流量为250-500sccm,N2O的流量为3-5slm,反应温度为260-290℃,反应时间为60-150s,射频功率为3000-6000W,占空比为2:(60-150),腔室压强为1000-2000mTorr。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其采用上述的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含氧混合气体对氧化铝钝化层进行处理,其可有效提升氧化铝钝化层的负电荷密度,进而有效减少表面的电子浓度,从而对太阳能电池形成极好的场效应钝化,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本专利技术的钝化结构,对PERC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提升可达到0.05%以上。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钝化结构各膜层紧密、均匀,有效保证了PERC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良率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经过退火的太阳能电池片加载至管式PECVD设备中;具体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硅片,依次对硅片进行制绒、扩散、刻蚀、形成减反膜和钝化膜、丝网印刷电极浆料,得到太阳能电池坯体;提供硅片,依次进行制绒、扩散、激光掺杂、刻蚀去除PN结,退火。本专利技术采用管式PECVD设备,其采用直接的等离子镀膜的方法,可以灵活的调节复合膜的结构和组成,膜层的钝化效果好,能大幅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S2:在太阳能电池片背面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将经过退火的太阳能电池片加载至管式PECVD设备中;/n(2)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背面形成氧化铝层;/n(3)在管式PECVD设备中通入含氧混合气体,并采用所述含氧混合气体形成的等离子体对所述氧化铝层进行处理,以提升所述氧化铝层的负电荷密度;/n(4)在经过处理的氧化铝层上形成至少一层氮化硅层,即得到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经过退火的太阳能电池片加载至管式PECVD设备中;
(2)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背面形成氧化铝层;
(3)在管式PECVD设备中通入含氧混合气体,并采用所述含氧混合气体形成的等离子体对所述氧化铝层进行处理,以提升所述氧化铝层的负电荷密度;
(4)在经过处理的氧化铝层上形成至少一层氮化硅层,即得到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含氧混合气体至少包括O2、O3、N2O、NO2、H2O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含氧混合气体为NH3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所述含氧气体为O2、O3、N2O、NO2、H2O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260-290℃下形成氧化铝层;
步骤(3)中,在300-400℃下对所述氧化铝层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
(3.1)在管式PECVD设备中通入N2O和NH3混合气体,控制反应温度为300-400℃,混合气体在射频脉冲的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氧化铝层进行处理;
(3.2)在管式PECVD设备中通入N2O,控制反应温度为300-400℃,N2O在射频脉冲的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氧化铝层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PERC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N2O的流量为2-4slm,NH3的流量为2-4slm,处理时间为100-500s,射频功率为3000-6000W,占空比为8:(20-30),腔室压强为800-1200mTorr;
步骤(3.2)中,N2O的流量为4-8slm,反应温度为300-400℃,反应时间为60-300s,射频功率为3000-6000W,占空比为8:(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苏平,曾超,尧海华,方结彬,林纲正,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