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任务分类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和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任务分类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及应用系统。机器学习(ML,MachineLearning)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指纹防伪认证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在相关技术提供的方案中,通常是通过独立的分类任务,如“指纹/非指纹”的分类任务来训练模型,并根据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指纹分类,根据指纹分类的结果判断该指纹是否伪造。但是,该种方式会导致模型的泛化能力弱,容易出现过拟合的情况,指纹防伪识别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任务分类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升指纹防伪识别的精度,加强指纹认证阶段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任务分类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包括:响应于对指纹采集设备的指纹感测区域的触发操作,采集所述触发操作所形成的指纹;获取所述指纹采集设备的当前设备状态,并根据设备状态与指纹认证阶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任务分类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响应于对指纹采集设备的指纹感测区域的触发操作,采集所述触发操作所形成的指纹;/n获取所述指纹采集设备的当前设备状态,并/n根据设备状态与指纹认证阶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多个指纹认证阶段中确定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对应的当前指纹认证阶段;/n调用多任务分类模型对所述采集的指纹进行分类处理,得到与多个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其中,每个所述分类任务对应一个指纹认证阶段;/n当目标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为允许认证类别时,确定所述采集的指纹通过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的防伪认证,并/n执行指纹入库操作、指纹匹配操作及模板更新操作中与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对应的操作;/n其中,所述目标分类任务是与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对应的分类任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任务分类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对指纹采集设备的指纹感测区域的触发操作,采集所述触发操作所形成的指纹;
获取所述指纹采集设备的当前设备状态,并
根据设备状态与指纹认证阶段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多个指纹认证阶段中确定与所述当前设备状态对应的当前指纹认证阶段;
调用多任务分类模型对所述采集的指纹进行分类处理,得到与多个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其中,每个所述分类任务对应一个指纹认证阶段;
当目标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为允许认证类别时,确定所述采集的指纹通过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的防伪认证,并
执行指纹入库操作、指纹匹配操作及模板更新操作中与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对应的操作;
其中,所述目标分类任务是与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对应的分类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指纹入库操作、指纹匹配操作及模板更新操作中与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为指纹入库阶段时,将所述采集的指纹存储至模板中;
所述指纹防伪识别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为混合指纹类别时,忽略所述采集的指纹,并输出清除提示;
当所述目标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为禁止入库类别时,忽略所述采集的指纹;
其中,所述允许认证类别包括活体指纹类别;所述禁止入库类别包括仿冒指纹类别和非指纹类别;所述混合指纹类别用于表示属于所述活体指纹类别的指纹和固定条纹的混合;所述清除提示用于提示清除所述固定条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指纹入库操作、指纹匹配操作及模板更新操作中与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为指纹匹配阶段时,将所述采集的指纹与模板中的指纹进行匹配,得到表征所述采集的指纹与所述模板中的指纹是否一致的匹配结果;
所述指纹防伪识别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为仿冒指纹类别时,忽略所述采集的指纹,并将指纹匹配难度提升至设定级别;
当所述目标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为非指纹类别时,忽略所述采集的指纹;
其中,所述允许认证类别包括活体指纹类别和混合指纹类别;所述混合指纹类别用于表示属于所述活体指纹类别的指纹和固定条纹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指纹匹配难度提升至设定级别,包括:
执行以下任意一种处理,以将指纹匹配难度提升至设定级别:
将指纹匹配的模式切换为密码匹配的模式;
将指纹匹配原有的重试次数阈值降低为设定级别的重试次数阈值;
将指纹匹配原有的相似度阈值提升为设定级别的相似度阈值,以
在所述采集的指纹与所述模板中的指纹之间的相似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级别的相似度阈值时,确定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指纹入库操作、指纹匹配操作及模板更新操作中与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对应的操作,包括:
当所述当前指纹认证阶段为模板更新阶段时,基于所述采集的指纹更新模板中的指纹;
所述指纹防伪识别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为禁止更新类别时,忽略所述采集的指纹;
其中,所述允许认证类别包括活体指纹类别;所述禁止更新类别包括混合指纹类别、仿冒指纹类别及非指纹类别;所述混合指纹类别用于表示属于所述活体指纹类别的指纹和固定条纹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多任务分类模型对所述采集的指纹进行分类处理,得到与多个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包括:
调用所述多任务分类模型中的特征提取模型,对所述采集的指纹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指纹特征;
调用所述多任务分类模型中的指纹入库模型、指纹匹配模型及模板更新模型,分别根据所述指纹特征执行分类任务,得到与所述分类任务对应的预测类别;
其中,所述指纹入库模型、所述指纹匹配模型及所述模板更新模型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分类任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多任务分类模型中的特征提取模型,对所述采集的指纹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指纹特征,包括:
执行以下任意一种处理,以得到所述采集的指纹的指纹特征:
当所述特征提取模型包括共享网络层时,调用所述共享网络层对所述采集的指纹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所述指纹入库模型、所述指纹匹配模型和所述模板更新模型共享的指纹特征;
当所述特征提取模型包括与所述指纹入库模型、所述指纹匹配模型和所述模板更新模型一一对应的子网络层时,调用所述子网络层对所述采集的指纹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所述子网络层对应的模型独享的指纹特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防伪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于旸,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