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制样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02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制样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双端随机须丛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原有多次手工梳理、毛刷摩擦刷直、热夹板滑动定型等全部操作交给一台自动制样机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改进取样装置和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取样速度;其次,用一台自动化制样机,以气流拉直、气流张紧须丛并且吸取浮游纤维,机械梳理和定型,替代了手工梳理时双手的很多互补作用。该法适用于分梳羊绒、牦牛绒、棉、兔毛、马海毛等散纤维制样后采用双须光电法测量长度。

Automatic sampling and sample making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bulk fiber length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制样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采用该自动取样设备的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制样器,以及采用该自动制样器的散纤维长度测量用双端随机须丛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工、商领域需要测试长度的散纤维主要有棉纤维、分梳山羊绒、牦牛绒、兔毛/兔绒、马海毛、洗净羊毛、散麻等,羊毛和麻纤维更多时候需要测试条子中的纤维长度。关于棉纤维长度测量,目前国际棉花贸易和大规模棉花收储中分级定价的常用检测设备是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出的HVI系统(Highvolumeinstrument),可全面检测棉纤维性能,具有长度、马克隆值(细度)、强度、色泽、杂质多个测量模块,新国标GB1103-2012棉花细绒棉[S]采用了HVI测试系统。HVI测试系统的最重要功能是长度检测,采用了1940年K.L.Hertel等人提出的照影机原理。将10g左右原棉放入圆筒形取样器,在压力作用下棉纤维略微凸出到取样器圆孔外;直线形夹钳沿圆筒外壁转动,夹取露出圆孔的纤维,再经毛刷梳理成为可测试样——单端随机须丛。单端须丛被送入光电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部设有取样盒盖(1)的取样盒体(2);取样盒盖(1)上设有沿取样盒体(2)的宽度方向排列的N列取样孔(3),每列取样孔(3)有M个沿取样盒体(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取样孔(3),N≥1,M≥1;取样盒体(2)内设有底板(4)及作用机构,底板(4)在作用机构的作用下可沿取样盒体(2)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散纤维放入取样盒体(2)后置于底板(4)上,通过底板(4)的上、下移动确保散纤维突出到每个取样孔(3)的表面;/n钩夹机构,包括N个沿取样盒体(2)的宽度方向排列的钩夹(5)及轨道机构(6);N个钩夹(5)与N列取样孔(3)一一对应,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设有取样盒盖(1)的取样盒体(2);取样盒盖(1)上设有沿取样盒体(2)的宽度方向排列的N列取样孔(3),每列取样孔(3)有M个沿取样盒体(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取样孔(3),N≥1,M≥1;取样盒体(2)内设有底板(4)及作用机构,底板(4)在作用机构的作用下可沿取样盒体(2)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散纤维放入取样盒体(2)后置于底板(4)上,通过底板(4)的上、下移动确保散纤维突出到每个取样孔(3)的表面;
钩夹机构,包括N个沿取样盒体(2)的宽度方向排列的钩夹(5)及轨道机构(6);N个钩夹(5)与N列取样孔(3)一一对应,可同步打开、闭合,也可单独打开、闭合;手动驱动N个钩夹(5)或由主动力驱动机构驱动N个钩夹(5)在轨道机构(6)上沿取样盒体(2)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行取样时,N个钩夹(5)的状态同步地由闭合变化至打开,再由打开变化至闭合;当第n个钩夹(5)打开后,n=1,……,N,对准第n列取样孔(3),钩取突出到第n列取样孔(3)表面的散纤维,当第n个钩夹(5)的状态由打开变化至闭合后,形成对钩取的散纤维的夹持,从而完成取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6)包括上轨(6-1)及下轨(6-2),上轨(6-1)的两端分别为状态变化段一及状态变化段二,上轨(6-1)的中部为状态保持段;
每个所述钩夹(5)包括剪叉结构主体,剪叉结构主体中部为铰接点,一端为钳柄一及钳柄二(5-1),另一端为用于钩取及夹持所述散纤维的钳夹;N个所述钩夹(5)的铰接点与中心轴(7)相连,N个钩夹(5)在轨道机构(6)上移动时,中心轴(7)沿下轨(6-2)移动;N个所述钩夹(5)的钳柄一与钳柄轴一(8)固定连接,N个所述钩夹(5)的钳柄二(5-1)与钳柄轴二(9)活动连接,当N个所述钩夹(5)的钳柄二(5-1)与钳柄轴二(9)连接时,N个钩夹(5)可同步打开、闭合,否则N个钩夹(5)可单独打开、闭合;N个钩夹(5)在轨道机构(6)上移动时,钳柄轴一(8)及钳柄轴二(9)沿上轨(6-1)移动;钳柄轴一(8)及钳柄轴二(9)沿上轨(6-1)的状态变化段一移动时,带动N个所述钩夹(5)的钳柄一同步远离钳柄二(5-1),使得N个钩夹(5)的状态同步地由闭合变化至打开;钳柄轴一(8)及钳柄轴二(9)沿上轨(6-1)的状态保持段移动时,N个所述钩夹(5)的钳柄一与钳柄二(5-1)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N个钩夹(5)同步保持打开状态;钳柄轴一(8)及钳柄轴二(9)沿上轨(6-1)的状态变化段二移动时,带动N个所述钩夹(5)的钳柄一同步靠近钳柄二5-1,使得N个钩夹(5)的状态同步地由打开变化至闭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轴一(8)沿所述上轨(6-1)的上表面移动;所述钳柄轴二(9)沿所述上轨(6-1)的下表面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轴二(9)设有N个突出小杆(10),N个所述钩夹(5)的所述钳柄二(5-1)分别通过各自的套筒(11)与N个突出小杆(10)活动连接。


5.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制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由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取样设备的N个所述钩夹(5)同步钩取N束纤维;
夹钳机构,包括上夹钳(12)、下夹钳(13)及位于上夹钳(12)与下夹钳(13)两侧的密梳片(14),N束纤维两端穿过密梳片(14)并被上夹钳(12)及下夹钳(13)夹持从而汇成双端随机须丛(21);密梳片(14)可沿密梳片轨道(16)向远离夹钳机构所在方向及向靠近夹钳机构所在方向移动,当密梳片(14)向远离夹钳机构所在方向移动时,清除被上夹钳(12)及下夹钳(13)夹持的双端随机须丛(21)的浮游纤维;
沿吸梳组件轨道(15)向远离夹钳机构所在方向及向靠近夹钳机构所在方向往复运动的吸梳组件,当吸梳组件向靠近夹钳机构所在方向运动时,对被夹钳机构夹持的双端随机须丛(21)产生抽吸风作用,从而使得双端随机须丛(21)处于伸直状态,当吸梳组件向远离夹钳机构所在方向运动时,完成对处于伸直状态的双端随机须丛(21)的梳理并吸走梳理下的浮游纤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制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梳组件包括用于产生所述抽吸风作用的吸风喇叭口(18)以及用于对所述双端随机须丛(21)进行梳理的梳子(19),梳子(19)通过梳子翻转机构(20)固定在吸风喇叭口(18)上,通过梳子翻转机构(20)使得梳子(19)的状态在收纳状态与梳理状态之间变化;当所述吸梳组件向靠近所述夹钳机构所在方向运动时,梳子(19)处于收纳状态,所述双端随机须丛(21)在所述抽吸风作用下被吸入吸风喇叭口(18)内;当所述吸梳组件向远离所述夹钳机构所在方向运动时,梳子(19)处于梳理状态,完成对在抽吸风作用下处于伸直状态的双端随机须丛(21)的梳理,并由吸风喇叭口(18)吸走梳理下的浮游纤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散纤维长度测量用自动制样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府梅沈华赵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