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912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包括钻头本体,钻头本体内开设有位于中轴线上的脉冲流道,以及以中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反向流道;脉冲流道包括从钻头本体尾部向钻头本体头部依次连通的连通腔、进给腔、谐振腔以及分流腔,谐振腔与所述分流腔之间的连接处为缩口结构;反向流道包括从钻头本体头部向钻头本体尾部依次连通的回流腔、内磨腔以及扩散腔,内磨腔的轴线与所述回流腔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扩散腔的轴线与所述回流腔的轴线平行;钻头本体头部开设有与分流腔连通的下喷流道,以及与回流腔连通的吸入流道;钻头本体头部还设有连通分流腔与回流腔的高速流道;提高了岩屑运移效率,避免在钻进过程中产生岩屑床现象的情况。

A PDC bit with pulse speed-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头
,具体涉及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
技术介绍
扬子区块斜坡带砂泥岩地质页岩开采过程中,因携岩不利、清岩不及时以及钻屑运移过程中在低边堆积而产生了岩屑床现象,从而制约着机械钻速和钻井效率,严重时还易导致憋泵和卡钻的钻井事故,而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从工艺上进行改进,例如采用频繁短程起下钻、提高钻速和增大排量的方法,但对于在钻进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岩屑床现象始终影响整个钻进过程。而避免岩屑床现象产生,最主要的办法是将钻下的岩屑快速排出,并且保持钻头切削位置的干净状态,需要对钻头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对岩屑的快速运移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解决了应用现有钻头结构在岩屑运移过程中易出现岩屑床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包括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内开设有位于中轴线上的脉冲流道,以及以中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反向流道;所述脉冲流道包括从钻头本体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本体内开设有位于中轴线上的脉冲流道,以及以中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反向流道;/n所述脉冲流道包括从钻头本体尾部向钻头本体头部依次连通的连通腔、进给腔、谐振腔以及分流腔,所述谐振腔与所述分流腔之间的连接处为缩口结构;/n所述反向流道包括从钻头本体头部向钻头本体尾部依次连通的回流腔、内磨腔以及扩散腔,所述内磨腔的轴线与所述回流腔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扩散腔的轴线与所述回流腔的轴线平行;/n所述钻头本体头部开设有与所述分流腔连通的下喷流道,以及与所述回流腔连通的吸入流道;/n所述钻头本体头部还设有连通所述分流腔与所述回流腔的高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本体内开设有位于中轴线上的脉冲流道,以及以中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反向流道;
所述脉冲流道包括从钻头本体尾部向钻头本体头部依次连通的连通腔、进给腔、谐振腔以及分流腔,所述谐振腔与所述分流腔之间的连接处为缩口结构;
所述反向流道包括从钻头本体头部向钻头本体尾部依次连通的回流腔、内磨腔以及扩散腔,所述内磨腔的轴线与所述回流腔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扩散腔的轴线与所述回流腔的轴线平行;
所述钻头本体头部开设有与所述分流腔连通的下喷流道,以及与所述回流腔连通的吸入流道;
所述钻头本体头部还设有连通所述分流腔与所述回流腔的高速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腔的孔径大于所述连通腔的孔径及所述谐振腔的孔径,所述谐振腔的孔径小于所述分流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提速PDC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磨腔的孔径大于所述回流腔的孔径及所述扩散腔的孔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唯一刘文俊付正兵刘文彬杜杨谭金山傅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神达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