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智能遥控液压驱动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4891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智能遥控液压驱动系统,它包括智能遥控小车,该智能遥控小车包括呈矩形状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底部滑轮,其上部设置有若干上部滑轮、若干液压升降装置和若干水平间距液压调节装置,其前后两侧横向设置有若干侧部液压伸缩滑轮;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和遥控装置,所述底部滑轮和上部滑轮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和水平间距液压调节装置与液压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分别与遥控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驱动系统进行钢制一体化内支撑的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驱动系统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应用该系统的安拆方法,更为简洁、实用。

Intelligent remote control hydraulic drive system of steel integrated inner support for pipe gallery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智能遥控液压驱动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涉及管廊内支撑的安装,具体涉及一种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智能遥控液压驱动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管廊专用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施工法是一种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等优点兼有的明挖现浇施工法,在施工中采用管廊专用组合定型钢模板及支撑体系,具有工厂定型化、可批量生产、周转次数多的的优点,优化防水施工及管廊主体施工工艺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凸显了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用工少、速度快、成型质量好、工程观感佳等优点,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如申请号为201910819556.6的一种管廊专用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液压驱动滑行系统和申请号为201910815626.0的一种管廊专用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施工方法的应用,使得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的安装相比之前施工工艺有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施工人员多、内支撑安装和拆卸不便等问题,同时在安拆内支撑时也存在各类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管廊专用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施工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智能遥控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智能遥控小车(1),该智能遥控小车包括呈矩形状的车体(11);所述车体(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底部滑轮(12),其上部设置有若干上部滑轮(13)、若干液压升降装置(16)和若干水平间距液压调节装置(17),其前后两侧横向设置有若干侧部液压伸缩滑轮(14);所述车体(11)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和遥控装置,所述底部滑轮(12)和上部滑轮(13)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6)和水平间距液压调节装置(17)与液压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分别与遥控装置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智能遥控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智能遥控小车(1),该智能遥控小车包括呈矩形状的车体(11);所述车体(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底部滑轮(12),其上部设置有若干上部滑轮(13)、若干液压升降装置(16)和若干水平间距液压调节装置(17),其前后两侧横向设置有若干侧部液压伸缩滑轮(14);所述车体(11)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和遥控装置,所述底部滑轮(12)和上部滑轮(13)与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6)和水平间距液压调节装置(17)与液压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分别与遥控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智能遥控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1)的前后两侧竖向还设置有侧部升降滑轮(15)。


3.一种管廊钢制一体化内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一体化内支撑(4)包括内支撑左模块(41)、内支撑右模块(42)和内支撑中枢部件(43),该内支撑左模块(41)和内支撑右模块(42)放置在内支撑中枢部件(43)的两端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在该内支撑中枢部件(43)上左右移动,该钢制一体化内支撑(4)安装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施工准备,预制加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遥控小车(1);
2)、在浇筑完管廊底板(2)和水平施工缝下部墙体(3)后,将智能遥控小车(1)放在管廊底板(2)上,通过遥控装置遥控液压装置使得智能遥控小车(1)侧面的侧部液压伸缩滑轮(14)伸出并与水平施工缝下部墙体(3)紧密贴合;
3)、吊运内支撑中枢部件(43)将钢制一体化内支撑(4)放置在智能遥控小车(1)上;
4)、通过遥控装置遥控智能遥控小车(1)的驱动装置,使得该智能遥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繁锋贺英峰常长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