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重力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89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1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重力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生态重力挡土墙包括:墙体,由多个预制件拼接形成,预制件包括纵截面呈矩形的第一预制块,每个预制件均包括第一表面,在至少部分预制件的第一表面开设用于容纳植物的绿化槽,全部预制件的第一表面连接成墙体的外表面;基础,设置在墙体的下方,与墙体固定连接以承载墙体,基础用于与地基固定。这种生态重力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利用在工厂预先生产的预制件拼接形成墙体,具有结构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并且在生产预制件的过程中,可以在预制件上预先开设绿化槽,从而在拼接形成的墙体上可以种植绿植,实现挡土墙的绿化效果。

Ecological gravity retaining wall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重力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生态重力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重力挡土墙依靠墙身自重承受土压力作用,通常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传统的重力挡土墙施工涉及到立模板、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拆模板等工序,施工周期长、占用人力多、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建成的重力挡土墙难以实现绿化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重力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浇式重力挡土墙难以实现绿化作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重力挡土墙,包括:墙体,由多个预制件拼接而成,所述预制件包括纵截面呈矩形的第一预制块,每个所述预制件均包括第一表面,在至少部分所述预制件的第一表面开设用于容纳植物的绿化槽,全部所述预制件的第一表面连接成所述墙体的外表面;基础,设置在所述墙体的下方,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以承载所述墙体,所述基础用于与地基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绿化槽为部分所述第一表面沿倾斜靠近所述墙体底面的方向向内凹陷形成。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态重力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n墙体,由多个预制件拼接形成,所述预制件包括纵截面呈矩形的第一预制块,每个所述预制件均包括第一表面,在至少部分所述预制件的第一表面开设用于容纳植物的绿化槽,全部所述预制件的第一表面连接成所述墙体的外表面;/n基础,设置在所述墙体的下方,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以承载所述墙体,所述基础用于与地基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重力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由多个预制件拼接形成,所述预制件包括纵截面呈矩形的第一预制块,每个所述预制件均包括第一表面,在至少部分所述预制件的第一表面开设用于容纳植物的绿化槽,全部所述预制件的第一表面连接成所述墙体的外表面;
基础,设置在所述墙体的下方,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以承载所述墙体,所述基础用于与地基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重力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为部分所述第一表面沿倾斜靠近所述墙体底面的方向向内凹陷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重力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具有靠近所述墙体底面的承载壁,所述承载壁和所述第一表面的夹角为30~7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重力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为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重力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块顶面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预制块底面具有用于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以限制相邻所述第一预制块相对位移的第二限位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重力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还包括第二预制块,所述第二预制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预制块长度的1/2,所述第二预制块的高度和所述第一预制块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林郭建湖王祥陈远洪李巍姚洪锡马克丰刘国庞吉鸿廖烽凯林志果张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