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89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上述复合基础结构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所述场地上,所述基础本体的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裸露段延伸,所述基础本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浅埋段延伸;支撑桩,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所述基础本体,所述支撑桩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基岩浅埋段内,所述支撑桩的另一端与所述基础本体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桩插入的一端至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岩土交界面。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支撑桩来对位于基岩浅埋段内的基础本体进行支撑,使复合基础结构的承载力能够分布均匀,大大降低了不均匀沉降造成构筑物的变形破坏,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Composite founda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表层岩土体软硬分布不均,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的地区修筑构筑物时,由于该地区部分基岩裸露,而局部区域基岩浅埋,天然承载力大小分布不均。此种地质条件下,通常采用在基岩裸露区用机械敲凿整平,覆土层挖除换填,并在平整场地后修筑地基基础。而这样需要大面积的开挖,既增加了造价又延长了工期。并且覆土地段挖除换填后,换填后的地基土承载力与基岩承载力常常差异较大,易造成构筑物不均匀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基础结构承载力差异大以及施工周期长、造价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基础结构,设置在岩土体软硬分布不均的场地上,包括:基础本体,设置在所述场地上,所述基础本体的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裸露段延伸,所述基础本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浅埋段延伸;支撑桩,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所述基础本体,所述支撑桩的一端插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基础结构,设置在岩土体软硬分布不均的场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础本体,设置在所述场地上,所述基础本体的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裸露段延伸,所述基础本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浅埋段延伸;/n支撑桩,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所述基础本体,所述支撑桩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基岩浅埋段内,所述支撑桩的另一端与所述基础本体连接;/n其中,所述支撑桩插入的一端至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岩土交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基础结构,设置在岩土体软硬分布不均的场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本体,设置在所述场地上,所述基础本体的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裸露段延伸,所述基础本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场地的基岩浅埋段延伸;
支撑桩,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所述基础本体,所述支撑桩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基岩浅埋段内,所述支撑桩的另一端与所述基础本体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桩插入的一端至少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岩土交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包括:
桩管,插设在所述基岩浅埋段内,所述桩管内部形成有空腔;
桩体,设置在所述空腔;
其中,所述桩管和所述桩体均与所述基础本体相连。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管插设在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一端形成有尖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浆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本体包括:
横梁,间隔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横梁的一端朝向所述基岩裸露段延伸,另一端朝向所述基岩浅埋段延伸;
纵梁,设置在所述场地上,用于将多个所述横梁相连;
其中,每个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基岩浅埋段内的一端上均连接有多个所述支撑桩。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基础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全元钟仕兴顾慧曾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