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65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是为了防止空调的室内机的风扇送风时,输出的冷气撞击产生的噪音。在该室内风扇的输出部分开始至百叶窗及叶片为止,形成输出通道的导引窗扇上,而附着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换成利用多孔性物质薄膜形成,流动阻力小的通道表面的所定形态的吸音材料,可以阻断冷气冲撞形成的噪音等,而具有提高吸音性能的卓越的效果。另外,以该薄膜形成的吸音材料的外表面,利用塑料胶带进行剥皮处理,因为该塑料胶带可以阻断吸音材料吸收水,所以具有防水作用,还具有传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防止吸水及形成隔热等维持基本性能的卓越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为了防止空调的室内机的风扇送风时,输出的冷气撞击发出的噪音,而将该送风通道的导引窗扇上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换成多孔性物质薄膜,形成流动阻力小的通道,并以附着所定形态形成的吸音材料,以阻断因冷气冲撞产生的噪音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the acoustic absorption structure of air-conditionerinner door unit)。
技术介绍
一般,空调是由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门;室内热交换器等构成的冷冻循环装置,设置在内部,对室内热交换器中形成的冷气和室外热交换器中形成的温气,根据室内情况适当进行排出而保持室内适合气氛的机器。上述空调,广义上分为一体型和分离型;上述的一体型空调,全部构造形成一个单位整体;分离型空调,由安装在室内的室内机和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构成。现将上述的分离型空调中,对安装在墙壁上的挂壁式空调,进行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般空调的室内机构造概略剖面图。该挂壁式空调包括设置在墙壁上的主窗扇1;设置在该主窗扇前面的前面板3;在该主窗扇1和前面板3中形成的吸入格栅5,5’;与该吸入格栅5,5’对应位置设置的室内热交换器9;位于该室内热交换器9的后方,帮助通过热交换形成的冷气,输出到室内,形成气流循环的室内风扇11;通过该室内风扇11运行,为了能够使流动的冷气输出到室内,设置在该室内热交换器9下方的输出格栅13;设置在该输出格栅13的出口处,根据空调启动/停止,对该输出格栅13的出口进行开放或封闭,并对输出到室内的冷气输出方向进行上下调节的叶片15;设置在该输出格栅13的输出通道14上,并左右可以移动,对冷气输出方向的进行左右调节的百叶窗16。其还包括对上述室内空气一起流入的微细粉尘或污染物质,进行过滤的过滤器4。如此,构成的传统壁挂式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如下说明启动壁挂式空调,经室内风扇(圆心扇)11的运行,通过吸入格栅5,5’吸入室内空气。吸入的室内空气与在室内热交换器9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通过制冷剂的蒸发作用,降低温度。接着,温度降低了的室内空气,即冷气通过室内风扇11的运行,流动到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9下方的输出格栅13上,流动到上述输出格栅13上的冷气被上述百叶窗16和叶片15调节输出方向并输出到室内。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2是现有传统的空调室内机的吸音构造的示意图。如上述传统空调的室内机,因室内风扇11的吸入作用,吸入到室内机内部的室内空气与室内热交换机9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室内温度降低变为冷气,上述冷气通过室内风扇11的送风作用,流动到上述输出格栅13方向时,因输出压造成的风速声,即输出压从上述室内风扇11的输出部开始至百叶窗16及叶片15为止连接形成的输出通道14的导引窗扇20中,因室内风扇11的送风作用而输出的冷气撞击产生噪音,为了对其进行防止,在上述导引窗扇20表面附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但是,这种情况,经上述室内热交换机9的热交换作用,在制冷管外周面和散热片上形成水的同时,掉到上述室内热交换机9的下方输出通道14上,对在形成上述输出通道14的导引窗扇20表面形成结水的现象,因上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内部具有不进水的自行防水作用。水经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表面流下,通过在室内机的所定位子形成的排水口(未图示)排出到室内机外部。虽然可以防止输出通道14中结水的现象,但形成上述输出通道14的导引窗扇20与通过因室内风扇11的送风作用输出的冷气碰撞发生的噪音,进行吸收、阻断的性能来说,上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的格子构造,不象多孔性物质形成有微细通孔,而是几乎是被堵住,即格子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的膜厚度比噪音的波形长,所以冷气冲撞产生噪音时,上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吸收不了噪音,几乎全部进行反射(噪音的约95%),对噪音的吸音功能几乎没有。所以不能进行吸收、阻断上述冷气冲撞产生的噪音。另外,如上述,通过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不能阻断冷气冲撞产生的噪音,会产生降低使用产品(室内机)的用户信赖性的大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仍存在有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为了防止冷气碰撞产生的噪音,形成输出通道中换成多孔性物质薄膜形成流动阻力小的通道表面,附着以所定形态形成的吸音材料,可以进行阻断因冷气冲撞产生的噪音并提高吸音性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用上述薄膜形成的吸音材料外表面,用塑料胶带进行剥皮处理后,藉由上述塑料胶带形成阻止吸音材料吸水,所以具有防水作用,并且维持传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防止结水(防水)及进行隔热的基本性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适用于对从室内风扇的输出部分开始至百叶窗及叶片为止用导引窗扇连接形成的输出通道的空调的室内机中,形成该输出通道的导引窗扇表面,形成流动阻力小的通道,附着以所定形态形成的,多孔性物质的吸音材料,对通过上述室内机送风作用,输出的冷气碰撞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阻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为了防止形成上述输出通道的导引窗扇表面掉落水,被吸音材料吸收,在其中所述的多孔性物质的吸音材料外表面用塑料胶带进行剥皮处理。前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其中所述的多孔性物质的吸音材料使用毡制品类、聚亚安酯类、玻璃纤维类、聚酰胺类中任何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适用于从室内风扇的输出部分开始至百叶窗及叶片为止用导引窗扇连接形成输出通道的空调的室内机中,该空调的室内机的吸音构造是,为了对通过该室内风扇的送风作用输出的,冷气碰撞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阻断,在形成该输出通道的导引窗扇表面,形成所定深度的插入槽,在该插入槽内插上多孔性物质的板状吸音材料,为了防止该导引窗扇表面掉落的水被吸音材料吸收,在该导引窗扇的插入槽附着塑料胶带,在该塑料胶带与板状吸音材料进行接触的构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其中所述的多孔性物质的吸音材料使用毡制品类、聚亚安酯类、玻璃纤维类、聚酰胺类中任何一种。前述的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其中所述的塑料胶带用0.1mm厚度的薄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的室内机吸音构造,适用于对从室内风扇的输出部分开始至百叶窗及叶片为止,用导引窗扇连接形成输出通道的空调的室内机中,其特征在于:形成该输出通道的导引窗扇表面,附着以所定形态形成的多孔性物质的吸音材料,对通过上述室内机送风作用输出的冷气碰撞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阻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雨郑寅和裵成元陈深元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