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止抖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009 阅读:5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器,特别是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止抖动结构,解决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在用户家庭地面不够平整或室内机底座平面度不佳运转时机身抖动并产生噪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包括有:前机壳、后机壳组成的柜形机壳,设置于柜形机壳内部的空调器机件,设置于柜形机壳下面的底座,其特征是:其底座底面四角上还设计有四个支柱,四个支柱下端固接有四个减振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可消除对人体有害的室内机抖动噪音,提高产品信誉及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是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 止抖动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器是一种将室内温度调节并保持在用户所需状况的电器装置, 其包括有制冷循环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通过其制冷系统内循环的制冷 剂与室内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室内迅速制冷或制热并达到温度平 衡,为人们提供新鲜、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 一些现代的空调器除了通 常的制冷/制热功能外,还兼有将吸入的室内空气过滤净化后变为清洁 空气再排放到室内的空气净化功能以及将吸入的潮湿空气变为干燥空 气后再排放到室内的除湿功能。空调器的制冷循环系统由压縮机、换热器、换向阀、节流阀等组成, 空气循环系统由进、出风口、空气导向、空气过滤装置、风扇及风扇电 机等组成。空调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的运行由电器控制系 统控制,控制制冷、制热或除湿运行,以及进行室温设定和风速控制等。根据压縮机、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件地安装位置,空调器大致可分 为整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整体式空调器将所有的部件都装在一 个箱体内,安装在室内与室外的交接处,如安装在房间窗户上的窗式空 调器。分体式空调器由分离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根据室内机的设置方 式可分为立柜式、壁挂式和嵌顶式等。在室外机和室内机中分别设置压 縮机和起蒸发器和冷凝器作甩的换热器。制冷剂通过室内机和室外机之 间连接的导管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流通,并进行热交换循环,以实现空 调器的制冷、制热或除湿运行。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状态的改变通过控制 换向阀的动作调整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来实现。例如空调器进行制冷状态运行时,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中吸收室内 空气中的热量,由液态变成气态,再经压缩机压縮后,在室外换热器中 由气态变为液态向室外放出热量。空调器进行制热状态运行,制冷剂在 室外换热器中吸收室外空气中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再经压縮机压縮 后,在室内换热器中由气态变成液态,向室内放出热量。室内空气在风扇强制作用下,从进风口吸入室内机,通过室内换热 器降温或升温后再由排风口排回室内,空气的循环流动实现室内的温度调整和平衡。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以分体柜式空调器为例说明于下如图所 示,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主体结构有前机壳3和后机壳7组合而成的柜形机壳,机壳设置在底座13上。前机壳3的前面有前面板1,两侧下部 有侧面进风口 16,两侧上部有侧面出风口6,及侧面格栅2,顶部有内 设导风叶片5的上出风口4,底部有净化器安装孔17。后机壳7内设置 换热器8和离心风扇11。换热器8置于积水盘9内,积水盘9的下面安 装离心风扇11。离心风扇包括离心风扇叶和风扇电机(未画出),离心 风扇两侧设置等离子体净化器12。底座13的前部有朝前方开口的底部 进风口 14和底部进风格栅15,底部进风口 14内对着前开口的底座内 壁呈倾斜状,使进入底部进风口 14的空气风向上移。底部进风口 14通 过上开口与机壳内部相通,底部进风口 14的上开口设置有净化器18 。 净化器是由过滤网与多层吸附材料组合而成的平板状净化器,过滤从底 部进风口 14进入室内机的空气。上述空调器运行时,在离心风扇的强制作用下,室内空气从底部进 风口 14和侧面进风口 16进入空调器室内机,分别由等离子体净化器12 和净化器18进行过滤和净化,再经离心风扇11和空气导向10到达换 热器并与换热器内循环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然后从上出风口 4和 侧面出风口6排回室内,以达到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目的。但是,上述现有柜式空调器,机壳较高、前后尺寸较薄、底座面积 不大,因此在用户家庭地面不够平整或室内机底座平面度不佳情况下运 转时,柜身常发生抖动并产生异常的噪音,增加了用户的不满和投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并公开一种防止柜式 空调器抖动并产生异常噪音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止抖动结构,其技 术方案包括有前机壳、后机壳组成的柜形机壳,设置于柜形机壳内部 的空调器机件,设置于柜形机壳下面的底座,其特征是其底座底面四 角上还设计有四个支柱,四个支柱下端固接有四个减振垫。上述四个支柱为一体注塑形成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四角 的空心支柱,上述空心支柱里面设计十字形加强肋,柱口内紧配合塞入 并以胶粘牢圆饼形的橡胶减振垫。上述四个支柱为一体注塑形成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四角 的空心支柱,上述空心支柱里面设计十字形加强肋,支柱上紧配合套接 并粘牢桶形橡胶减振垫。上述四个支柱为一体注塑形成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四角的实心支柱,支柱端部以螺钉、垫圈螺接中间具有凹槽橡胶减振垫。优点及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柜式空调器室内 机底座底面四角一体形成四个支柱,支柱下端固接有四个减振垫,使在 用户家庭地面平整度不够时,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利用其具有弹性的减振 垫可以找到平衡,因此消除了柜式空调器运转时的抖动,以及抖动时产 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投入成本不多但消除了对人体有害的抖动噪音并大大 提高了产品的信誉及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分解图2为现有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中支柱与减振垫连接固定侧剖视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中支柱与减振垫连接固定侧剖视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中支柱与减振垫连接固定侧剖视图。图中主要符号说明1、前面板2、侧面格栅3、前机壳4、上出风口5、导风叶片6、侧面出风口7、后机壳8、换热器9、积水盘10、空气导向11、离心风扇12、等离子体净化器13、底座14、底部进风口15、底部进风格栅16、侧面进风口17、净化器安装孔18、净化器19、支柱20、十字形加强肋21、桶形橡胶减振垫22、中间具有凹槽橡胶减振垫23、橡胶减振垫、减振垫24、螺钉25、垫圈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再举以下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于下如图l、 3、 4、 5、 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止抖动结构包括有前机壳3、后机壳7组成的柜形机壳,设置于柜形机壳内部的空调器机件,设置于柜形机壳下面的底座13,其 特征是其底座底面四角上还设计有四个支柱19,四个支柱下端固接有 四个减振垫23。上述四个支柱19为一体注塑形成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四 角的空心支柱,上述空心支柱里面设计十字形加强肋20,柱口内紧配合 塞入并以胶粘牢橡胶减振垫23。上述四个支柱为一体注塑形成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四角 的空心支柱,空心支柱里面设计十字形加强肋20,支柱上紧配合套接并 粘牢桶形橡胶减振垫21。上述四个支柱为一体注塑形成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四角 的实心支柱,支柱端部以螺钉24、垫圈25螺接中间具有凹槽橡胶减振 垫22。权利要求1、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止抖动结构,包括有前机壳、后机壳组成的柜形机壳;设置于柜形机壳内部的空调器机件;设置于柜形机壳下面的底座,其特征是其底座底面四角上还设计有四个支柱,四个支柱下端固接有四个减振垫。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止抖动结构,其 特征是上述四个支柱为一体注塑形成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底座底面的 空心支柱,上述空心支柱里面设计十字形加强肋,柱口内紧配合塞入并 以胶粘牢橡胶减振垫。3、 根据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止抖动结构,包括有:前机壳、后机壳组成的柜形机壳;设置于柜形机壳内部的空调器机件;设置于柜形机壳下面的底座,其特征是:其底座底面四角上还设计有四个支柱,四个支柱下端固接有四个减振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华张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