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63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模架,所述模架的顶面上分别安装有模具放置板以及位于模具放置板外侧的支撑架,模架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筒身以及与筒身外壁相接的横梁,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滑轨,支撑架上还套有与滑轨活动连接的套框,套框的侧壁连接有冷却管。本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在通电的情况下,根据电生磁的现象,筒身、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将会产生磁性,从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流下的冷却液中的碎屑被磁性吸引,从而将液体和固体快速的分离,同时设有多层的滤板提高了过滤的效果,加热消磁后,用清水将内部的碎屑冲出,保证过滤的效果。

A kind of cooling liquid recovery device for moul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加工时对零件和刀具进行冷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可回收后的冷却液中存在大量铁屑,污泥,油脂类杂质,严重时造成系统堵塞,需经常清理,员工劳动强度大,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可直接丢弃又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就促使我们使用简单的设备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具有利用磁性分离和消磁避免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模架,所述模架的顶面上分别安装有模具放置板以及位于模具放置板外侧的支撑架,模架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筒身以及与筒身外壁相接的横梁,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滑轨,支撑架上还套有与滑轨活动连接的套框,套框的侧壁连接有冷却管;所述模具放置板沿侧边上均开设有与筒身相连通的引流孔,所述筒身的内周面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筒身的底部端口连接有锥形管,所述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上均匀分布有圆孔,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套在筒身外部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与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水平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锥形管的底端连接有存放箱。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一端管口朝向模具放置板内,冷却管的另一端管口与冷却液储存箱相接。优选的,所述筒身、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上的圆孔孔径一致均为1~2cm。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均为铁质结构制成的构件并且外表面镀有氧化物。优选的,所述筒身的外壁上还黏贴有加热片,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加热片均与外部的电控箱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冷却管将冷却液储存箱吸收来的冷却液喷到模具放置板内,将其内的模具内的工件进行快速的冷却;圆孔让冷却液可以往下流,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在通电的情况下,根据电生磁的现象,筒身、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将会产生磁性,从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流下的冷却液中的碎屑被磁性吸引,从而将液体和固体快速的分离,冷却液流入存放箱内,同时设有多层的滤板提高了过滤的效果。2.本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在多次使用后,避免碎屑将圆孔堵塞,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断电,然后通过加热片加热筒身外壁在冷却,对筒身和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进行消磁,用清水将内部的碎屑冲出,保证过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放置板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筒身和线圈结构图。图中:1、模架;11、模具放置板;111、引流孔;12、支撑架;121、滑轨;122、套框;1221、冷却管;2、筒身;21、第一滤板;22、第二滤板;23、第三滤板;3、横梁;4、圆孔;5、第一线圈;6、第二线圈;7、第三线圈;8、存放箱;9、锥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模架1,模架1的顶面上分别安装有模具放置板11以及位于模具放置板11外侧的支撑架12,支撑架12架在模具放置板11的两侧并位于其上方,模架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筒身2以及与筒身2外壁相接的横梁3,横梁3的另一端通过加强筋与筒身2外的内壁相固定,支撑架12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滑轨121,支撑架12上还套有与滑轨121活动连接的套框122,使其套框122可以在滑轨121上来回滑动,套框122的侧壁连接有冷却管1221,冷却管1221的一端管口朝向模具放置板11内,冷却管1221的另一端管口与冷却液储存箱相接,冷却管1221将冷却液储存箱吸收来的冷却液喷到模具放置板11内,将其内的模具内的工件进行快速的冷却;请参阅图2,模具放置板11沿侧边上均开设有与筒身2相连通的引流孔111,冷却液从引流孔111流走,同时带走碎屑,筒身2的内周面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筒身2的底部端口连接有锥形管9,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均为铁质结构制成的构件并且外表面镀有氧化物,氧化物避免产时间使用导致表面腐蚀,同时铁质使其具有较好的导磁性;请参阅图3,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上均匀分布有圆孔4,筒身2、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上的圆孔4孔径一致均为1~2cm,圆孔4让冷却液可以往下流,横梁3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套在筒身2外部的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与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水平位置一一对应,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在通电的情况下,根据电生磁的现象,筒身2、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将会产生磁性,锥形管9的底端连接有存放箱8,从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流下的冷却液中的碎屑被磁性吸引,从而将液体和固体快速的分离,冷却液流入存放箱8内,同时设有多层的滤板提高了过滤的效果,筒身2的外壁上还黏贴有加热片,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第三线圈7和加热片均与外部的电控箱电性连接,过滤结束后,在多次使用后,避免碎屑将圆孔4堵塞,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断电,然后通过加热片加热筒身2外壁在冷却,对筒身2和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进行消磁,用清水将内部的碎屑冲出,保证过滤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冷却管1221将冷却液储存箱吸收来的冷却液喷到模具放置板11内,将其内的模具内的工件进行快速的冷却;圆孔4让冷却液可以往下流,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在通电的情况下,根据电生磁的现象,筒身2、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将会产生磁性,从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流下的冷却液中的碎屑被磁性吸引,从而将液体和固体快速的分离,冷却液流入存放箱8内,同时设有多层的滤板提高了过滤的效果,在多次使用后,避免碎屑将圆孔4堵塞,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断电,然后通过加热片加热筒身2外壁在冷却,对筒身2和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进行消磁,用清水将内部的碎屑冲出,保证过滤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模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1)的顶面上分别安装有模具放置板(11)以及位于模具放置板(11)外侧的支撑架(12),模架(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筒身(2)以及与筒身(2)外壁相接的横梁(3),所述支撑架(12)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滑轨(121),支撑架(12)上还套有与滑轨(121)活动连接的套框(122),套框(122)的侧壁连接有冷却管(1221);所述模具放置板(11)沿侧边上均开设有与筒身(2)相连通的引流孔(111),所述筒身(2)的内周面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筒身(2)的底部端口连接有锥形管(9),所述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上均匀分布有圆孔(4),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套在筒身(2)外部的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与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水平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锥形管(9)的底端连接有存放箱(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工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模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1)的顶面上分别安装有模具放置板(11)以及位于模具放置板(11)外侧的支撑架(12),模架(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筒身(2)以及与筒身(2)外壁相接的横梁(3),所述支撑架(12)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滑轨(121),支撑架(12)上还套有与滑轨(121)活动连接的套框(122),套框(122)的侧壁连接有冷却管(1221);所述模具放置板(11)沿侧边上均开设有与筒身(2)相连通的引流孔(111),所述筒身(2)的内周面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筒身(2)的底部端口连接有锥形管(9),所述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和第三滤板(23)上均匀分布有圆孔(4),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套在筒身(2)外部的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和第三线圈(7)与第一滤板(21)、第二滤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加珍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锡沂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