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壳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壳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力电阻焊
技术介绍
压力电阻焊是目前燃料棒端塞焊接使用最广泛,生产效率最高的一种焊接方法,然而电阻焊接需要两个电极,焊接的过程是对端塞和包壳管通过施加压力同时在电阻热的作用下让二者连接在一起,端塞作为一个电极,包壳管作为另外一个电极,包壳管是一个圆管,焊接结果是在端塞与包壳管的结合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焊缝区域,为了让焊接过程中让上万安培的焊接电流均匀分布在环形包壳管的管壁上,电极与包壳管的接触面形状并须是环状同时能均匀地对包壳管进行包覆,导电过程的均匀性与接触面的表面质量将是非常关键的技术条件。目前并无公开文献或技术资料记载关于包壳管电极结构及制备方法的详细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壳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壳管电极,包括电极座、包壳管、环形的软铜带、左电极块、右电极块、一对绝缘导向槽;所述的左电极块与软铜带相连,左电极块通过左侧绝缘支撑与左侧电极闭合气缸连接;所述的右电极块与软铜带相连,右电极块通过右侧绝缘支撑与右侧电极闭合气缸连接;一对绝缘导向槽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导向销,左电极块、右电极块的两端分别位于一对绝缘导向槽内,并在绝缘导向槽中滑动;左电极块、右电极块通过导向销与一对绝缘导向槽实现精密对中并形成完整闭合;左电极块、右电极块相对的一侧面为闭合面,闭合面分别设有半环;左电极块、右电极块的闭合面合拢后形成一个完整环;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壳管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座(3)、包壳管(9)、环形的软铜带(6)、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一对绝缘导向槽(5);/n所述的左电极块(7)与软铜带(6)相连,左电极块(7)通过左侧绝缘支撑(2)与左侧电极闭合气缸(1)连接;/n所述的右电极块(8)与软铜带(6)相连,右电极块(8)通过右侧绝缘支撑(12)与右侧电极闭合气缸(11)连接;/n一对绝缘导向槽(5)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导向销(10),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的两端分别位于一对绝缘导向槽(5)内,并在绝缘导向槽(5)中滑动;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通过导向销(10)与一对绝缘导向槽(5)实现精密对中并形成完整闭合;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相对的一侧面为闭合面,闭合面分别设有半环;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的闭合面合拢后形成一个完整环;所述的包壳管(9)位于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的半环之间;/n绝缘导向槽(5)与导电块(4)连接;导电块(4)一端与电极座(3)连接,另外一端与软铜带(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壳管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座(3)、包壳管(9)、环形的软铜带(6)、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一对绝缘导向槽(5);
所述的左电极块(7)与软铜带(6)相连,左电极块(7)通过左侧绝缘支撑(2)与左侧电极闭合气缸(1)连接;
所述的右电极块(8)与软铜带(6)相连,右电极块(8)通过右侧绝缘支撑(12)与右侧电极闭合气缸(11)连接;
一对绝缘导向槽(5)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导向销(10),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的两端分别位于一对绝缘导向槽(5)内,并在绝缘导向槽(5)中滑动;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通过导向销(10)与一对绝缘导向槽(5)实现精密对中并形成完整闭合;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相对的一侧面为闭合面,闭合面分别设有半环;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的闭合面合拢后形成一个完整环;所述的包壳管(9)位于左电极块(7)、右电极块(8)的半环之间;
绝缘导向槽(5)与导电块(4)连接;导电块(4)一端与电极座(3)连接,另外一端与软铜带(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壳管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铜带(6)由多片铜箔叠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到2所述的一种包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铜,何建军,种可可,魏汉兵,徐磊,尹杰,罗港,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