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气压胶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589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胶枪,包括:胶筒组件,包括胶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胶管其中一端的注胶头,所述胶管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气压生成组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挤压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胶管内的活塞,以及固定于所述活塞上并穿出所述外壳的推拉杆;所述胶筒组件通过所述胶管的开口端固定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形成正对;以及,驱动组件,与所述挤压机构连接,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挤压机构在外壳内的运动以增加所述挤压机构与活塞之间的气压,并通过气压推动所述活塞在所述胶管内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筒无需更换,可随时补充胶液,因此省去了更换胶筒的工作,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A kind of air pressure glue gu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胶枪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和制造
,特别是一种气压胶枪。
技术介绍
胶枪是一种打胶(或挤胶)的工具,需要施胶的地方就有可能会用到,广泛用于建筑装饰,电子电器,汽车及汽车部件,船舶及集装箱等行业。现有胶枪的储胶量有限,当胶筒内的胶液用光后需要拆卸舍弃并更换,因而造成大量空胶筒的搁置和浪费,可持续性不高,且更换胶筒较位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压胶枪,其能够解决现有胶枪储胶量有限,当胶筒内的胶液用光后需要拆卸舍弃并更换,因而造成大量空胶筒的搁置和浪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压胶枪,其包括:胶筒组件,包括胶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胶管其中一端的注胶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压胶枪,其特征在于:包括,/n胶筒组件(100),包括胶管(101)以及设置于所述胶管(101)其中一端的注胶头(102),所述胶管(101)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R);/n气压生成组件(200),包括外壳(201)、设置于所述外壳(201)内部的挤压机构(202)、滑动设置于所述胶管(101)内的活塞(203),以及固定于所述活塞(203)上并穿出所述外壳(201)的推拉杆(204);所述胶筒组件(100)通过所述胶管(101)的开口端固定于所述外壳(201)上,并与所述外壳(201)的内部空间形成正对;以及,/n驱动组件(300),与所述挤压机构(202)连接,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胶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筒组件(100),包括胶管(101)以及设置于所述胶管(101)其中一端的注胶头(102),所述胶管(101)的内部具有容置空间(R);
气压生成组件(200),包括外壳(201)、设置于所述外壳(201)内部的挤压机构(202)、滑动设置于所述胶管(101)内的活塞(203),以及固定于所述活塞(203)上并穿出所述外壳(201)的推拉杆(204);所述胶筒组件(100)通过所述胶管(101)的开口端固定于所述外壳(201)上,并与所述外壳(201)的内部空间形成正对;以及,
驱动组件(300),与所述挤压机构(202)连接,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挤压机构(202)在外壳(201)内的运动以增加所述挤压机构(202)与活塞(203)之间的气压,并通过气压推动所述活塞(203)在所述胶管(101)内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压力室(201a)、第二压力室(201b)和连接端(201c);
所述驱动组件(300)固定于所述第一压力室(201a)上;所述连接端(201c)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L-1),所述胶管(101)的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外螺纹(L-1)的内螺纹(L-2),所述胶管(101)的开口端通过螺纹的配合固定在所述连接端(201c)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压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室(201a)与第二压力室(201b)之间设置有隔板(201d),所述隔板(201d)上设置有第一单向孔(201d-1);所述第二压力室(201b)与连接端(201c)之间设置有限位环(201e),所述限位环(201e)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室(201b)的内径;
所述挤压机构(20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室(201a)内的压力板(202a)、球体(202b)、第一弹性件(202c)、第二弹性件(202d),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压力室(201b)内的挤压柱(202e)、第三弹性件(202f);
所述压力板(202a)的外径配合于所述第一压力室(201a)的内径,并能够在第一压力室(201a)内发生相对滑动,所述压力板(202a)上设置有内径小于所述球体(202b)外径的第二单向孔(202a-1),所述球体(202b)在所述第二弹性件(202d)的挤压下封堵在所述第二单向孔(202a-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202c)的一端挤压在所述压力板(202a)上,另一端挤压在第一压力室(201a)与第二压力室(201b)的衔接处;
所述第三弹性件(202f)的一端挤压在所述挤压柱(202e)上,另一端挤压在所述限位环(201e)上,所述挤压柱(202e)的一端设置有球面(202e-1),且所述挤压柱(202e)在所述第三弹性件(202f)的挤压下能够通过所述球面(202e-1)封堵在所述第一单向孔(201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香郭庆文陈志伟黄悦欣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