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38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暖器,对应所述电暖器的壁挂结构包括连接柱和凸出于所述连接柱的限位部;该电暖器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支撑脚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壁挂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允许所述壁挂结构进入的进入部以及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且小于所述限位部的作用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暖器的连接槽与支撑脚合并设计,可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同时也可减少机身上的孔位,保证机身美观。

An electric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暖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暖器有的机型只能台式放置,使用时放在距离人较近的地方给人取暖,非常便捷;有的电暖器机型只能壁挂到墙上,用于室内取暖。随着生活条件的进步,电暖器只能台式放置或者只能壁挂在墙上取暖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壁挂和台式两用的电暖器。现有技术中的台壁两用电暖器通常采用连接槽和支撑脚分离设计的装配手段。但是采用如此的装配手段,使得电暖器零部件太多,内部结构分散且复杂,不利于装配和生产,降低了电暖器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零部件太多,导致整机成本较高,且机身美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暖器零部件太多,不利于装配和生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暖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对应所述电暖器的壁挂结构包括连接柱和凸出于所述连接柱的限位部;该电暖器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支撑脚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壁挂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允许所述壁挂结构进入的进入部以及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且小于所述限位部的作用部。可选地,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孔贯通。可选地,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进入部至少部分重合设置。可选地,所述连接槽为宽度逐渐变小的槽体结构。可选地,所述连接槽包括连接所述作用部和进入部的滑槽。可选地,所述作用部和所述进入部呈L型设置。可选地,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多个不同悬挂方向的所述连接槽。可选地,同一所述支撑脚上的所述连接槽共用同一所述进入部。可选地,所述下壳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成矩形排布的所述支撑脚,相邻所述支撑脚具有同向延伸的所述连接槽。可选地,包括位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的出风组件,包括靠近所述出风组件的两个前支撑脚和远离所述出风组件的两个后支撑脚;所述后支撑脚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对应所述电暖器的壁挂结构包括连接柱和凸出于所述连接柱的限位部;该电暖器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支撑脚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壁挂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允许壁挂螺钉进入的进入部以及宽度大于所述壁挂螺钉的柱体且小于所述壁挂螺钉头部的作用部。本技术通过将电暖器的连接槽与支撑脚合并设计,可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同时也可减少机身上的孔位,保证机身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电暖器外壳的装配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电暖器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电暖器壁挂时第一方向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电暖器壁挂时第二方向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标记如下:1-下壳;2-上壳;3-螺纹柱;4-螺纹孔;5-支撑脚;6-进入部;7-滑槽;8-作用部;9-连接槽;10-出风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包括下壳1、上壳2和出风组件10。上壳2和下壳1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下壳1的底部设置有成四个矩形排布的支撑脚5,支撑脚5内部设有螺纹孔4,上壳2的四角设有与螺纹孔4对齐配合的螺纹柱3。上壳1和下壳2通过穿设于螺纹孔4和螺纹柱3内的螺纹连接件实现两者的连接。显而易见地,上壳2和下壳1可通过其他连接件实现固定。支撑脚5上对应连接件开设有连接孔。出风组件10被上壳2和下壳1扣合设置在两者之间。四个支撑脚5包括靠近出风组件10的两个前支撑脚和远离出风组件10的两个后支撑脚。后支撑脚底端设有用于壁挂的连接槽9,且两个后支撑脚上的连接槽9朝向同一方向延伸。本技术通过将连接槽9设置于支撑脚5中,使得连接槽9与支撑脚5合并设置,有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同时也可减少机身上的孔位,保证机身美观。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槽9为宽度逐渐变小的槽体结构,包括通过滑槽7贯通连接的进入部6和作用部8。进入部6宽度应允许壁挂螺钉头部进入。作用部8的宽度大于壁挂螺钉的柱体且小于壁挂螺钉的头部。作用部8和进入部6之间通过滑槽7相连,呈L型设置。进入部6与螺纹孔4贯通且重合。如此设计,在台式使用时,将电暖器通过支撑脚5放在相应平面即可;在壁挂使用时,在电暖器壁挂于墙壁的安装过程中,需先将与连接槽9配合工作的壁挂螺钉通过其柱体固定于墙壁上,再将壁挂螺钉的头部套入进入部6内,并使壁挂螺钉的柱体顺着连接槽9延伸方向滑入作用部8中,实现壁挂。通过上述描述可知,连接槽9自进入部6向作用部8的延伸方向与壁挂所克服的重力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在前支撑脚上设置延伸方向与后支撑脚延伸方向相反的连接槽9,从而实现两种方向的壁挂,使得电暖器设置形式更加多样,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技术方案中,不局限于壁挂螺钉一种壁挂结构,其他形式的壁挂结构,包括连接柱和凸出于连接柱的限位部即可。对应地,连接槽9包括允许壁挂结构进入的进入部6以及宽度大于连接柱且小于限位部的作用部8。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一个支撑脚5上设置多个不同延伸方向的连接槽9,从而可实现多种方向的壁挂,使得电暖器设置形式更加多样,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进一步优选的,同一支撑脚5上的连接槽9共用同一个进入部6。作为另一种实施例,进入部6与螺纹孔4不重合,为两个独立的结构,或者螺纹孔4与进入部6只有部分重合。作为另一种实施例,电暖器可设置多个支撑脚5,为了起到较好的壁挂效果,应该至少两个支撑脚5具有延伸方向一致的连接槽9。作为一种实施例,可省略滑槽7,作用部8和进入部6直接连接。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暖器,对应所述电暖器的壁挂结构包括连接柱和凸出于所述连接柱的限位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上壳(2)和下壳(1),所述下壳(1)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5),所述支撑脚(5)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4);所述支撑脚(5)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壁挂的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包括允许所述壁挂结构进入的进入部(6)以及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且小于所述限位部的作用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暖器,对应所述电暖器的壁挂结构包括连接柱和凸出于所述连接柱的限位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上壳(2)和下壳(1),所述下壳(1)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5),所述支撑脚(5)开设有用于允许所述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4);所述支撑脚(5)的底面还设置有用于壁挂的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包括允许所述壁挂结构进入的进入部(6)以及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柱且小于所述限位部的作用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9)与所述连接孔(4)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与所述进入部(6)至少部分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9)为宽度逐渐变小的槽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9)包括连接所述作用部(8)和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强郭炳辉陈秋杉雷亚阔耿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