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149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过滤釜体、压力槽、通油槽、过滤筒、过滤芯、第一储油槽、压力表、进油管和抽油泵,其抽油泵工作后,将开采出来的润滑油从进油管抽取到第一储油槽内流入压力槽存放,压力槽内部增压时,可从压力表观察压力变向,便于控制过滤速率,流进过滤釜体内的过滤筒后,可以将润滑油中大部分机械杂质去除,经过滤芯可以将润滑油中的小颗粒、小密度机械杂质吸附过滤,整体采用一个高压密封过滤方式,提高过滤速率,并能将其润滑油中杂质过滤去除,提升润滑油纯净品质,使得不会破坏润滑油的化学结构性质,避免润滑油容易老化和劣化。

A filter cooling device for lubricating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加工
,具体为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润滑油从油田开采出来后,会混合有很多水分和杂质,现有很多过滤设备会采用高温方式进行滤除,导致高温相对于正常工作温度会加快润滑油的老化和劣化,浪费润滑油能源,还有在开采过程也会使的润滑油自身温度升高,将其润滑油过滤完后,不快速对润滑油做冷却处理也会使得润滑油报废,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于解决很多过滤设备会采用高温方式进行滤除,导致高温相对于正常工作温度会加快润滑油的老化和劣化,浪费润滑油能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该装置中设置有过滤釜体、压力槽、通油槽、过滤筒、过滤芯、第一储油槽、压力表、进油管和抽油泵,其抽油泵工作后,将开采出来的润滑油从进油管抽取到第一储油槽内流入压力槽存放,压力槽内部增压时,可从压力表观察压力变向,便于控制过滤速率,流进过滤釜体内的过滤筒后,可以将润滑油中大部分机械杂质去除,经过滤芯可以将润滑油中的小颗粒、小密度机械杂质吸附过滤,整体采用一个高压密封过滤方式,提高过滤速率,并能将其润滑油中杂质过滤去除,提升润滑油纯净品质,使得不会破坏润滑油的化学结构性质,避免润滑油容易老化和劣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包括过滤釜体、压力槽、冷却箱和储水箱,所述过滤釜体上方贯穿设置有压力槽,所述过滤釜体下方嵌入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右侧嵌入设置有储水箱;所述过滤釜体包括通油槽、过滤筒、过滤芯和通油管,所述通油槽嵌入设置在过滤釜体内部上方,所述过滤筒均贯穿设置在通油槽下方两侧,所述过滤芯嵌入设置在过滤釜体内部下方,所述通油管贯穿设置在过滤釜体底部中间;所述压力槽包括第一储油槽、压力表、进油管和抽油泵,所述第一储油槽贯穿设置在压力槽上方中部,所述压力表贯穿设置在第一储油槽上方左侧,所述进油管贯穿设置在第一储油槽上方右侧,所述抽油泵活动套接在进油管上;所述冷却箱包括第二储油槽、冷却水槽和出油管,所述第二储油槽嵌入设置在冷却箱内部中间,所述冷却水槽嵌入设置在冷却箱内部层上,所述出油管均贯穿设置在冷却箱和第二储油槽下方中部;所述储水箱包括进水管、抽水泵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设置在储水箱顶部左侧,所述抽水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储水箱内部下方的左侧,所述出水管贯穿设置在储水箱左侧中部。进一步的:所述通油槽与压力槽为贯穿设置,且通油槽、压力槽和过滤筒之间均为导通状设置的。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由静电吸附高分子滤芯材料所构成。进一步的:所述通油管均与冷却箱和第二储油槽贯穿设置,且通油管内部设有过滤芯。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槽为多段弧形状结构设置,且位于第二储油槽外侧。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内端管口活动套接在抽水泵出水口处,且外端管口均贯穿于冷却箱和冷却水槽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呈倾斜“L”状设置,且左侧管口贯穿于冷却箱和冷却水槽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过滤釜体、压力槽、通油槽、过滤筒、过滤芯、第一储油槽、压力表、进油管和抽油泵,其抽油泵工作后,将开采出来的润滑油从进油管抽取到第一储油槽内流入压力槽存放,压力槽内部增压时,可从压力表观察压力变向,便于控制过滤速率,流进过滤釜体内的过滤筒后,可以将润滑油中大部分机械杂质去除,经过滤芯可以将润滑油中的小颗粒、小密度机械杂质吸附过滤,整体采用一个高压密封过滤方式,提高过滤速率,并能将其润滑油中杂质过滤去除,提升润滑油纯净品质,使得不会破坏润滑油的化学结构性质,避免润滑油容易老化和劣化。(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进水管和抽水泵,其抽水泵开启工作后,能将储水箱内存放的水源从进水管抽入到冷却水槽内,做冷却水使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冷却水槽,其冷却水槽为多段弧形状能方便水的传递和流通,便于对第二储油槽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4)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出水管,其冷却水槽内的水流通时,会经过出水管403再次排回到储水箱内,使得出水管呈倾斜“L”状设置能便于水源流出,进而形成水循环流通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釜体与冷却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储水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中:过滤釜体1、通油槽101、过滤筒102、过滤芯103、通油管104、压力槽2、第一储油槽201、压力表202、进油管203、抽油泵204、冷却箱3、第二储油槽301、冷却水槽302、出油管303、储水箱4、进水管401、抽水泵402、出水管4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包括过滤釜体1、压力槽2、冷却箱3和储水箱4,过滤釜体1上方贯穿设置有压力槽2,过滤釜体1下方嵌入设置有冷却箱3,冷却箱3右侧嵌入设置有储水箱4;过滤釜体1包括通油槽101、过滤筒102、过滤芯103和通油管104,通油槽101嵌入设置在过滤釜体1内部上方,过滤筒102均贯穿设置在通油槽101下方两侧,过滤芯103嵌入设置在过滤釜体1内部下方,通油管104贯穿设置在过滤釜体1底部中间;压力槽2包括第一储油槽201、压力表202、进油管203和抽油泵204,第一储油槽201贯穿设置在压力槽2上方中部,压力表202贯穿设置在第一储油槽201上方左侧,进油管203贯穿设置在第一储油槽201上方右侧,抽油泵204活动套接在进油管203上;冷却箱3包括第二储油槽301、冷却水槽302和出油管303,第二储油槽301嵌入设置在冷却箱3内部中间,冷却水槽302嵌入设置在冷却箱3内部层上,出油管303均贯穿设置在冷却箱3和第二储油槽301下方中部;储水箱4包括进水管401、抽水泵402和出水管403,进水管401贯穿设置在储水箱4顶部左侧,抽水泵4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储水箱4内部下方的左侧,出水管403贯穿设置在储水箱4左侧中部。本实施例优选的,通油槽101与压力槽2为贯穿设置,且通油槽101、压力槽2和过滤筒102之间均为导通状设置的,其抽油泵204工作后,将开采出来的润滑油从进油管203抽取到第一储油槽201内流入压力槽2存放,压力槽1内部增压时,可从压力表202观察压力变向,便于控制过滤速率,流进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包括过滤釜体(1)、压力槽(2)、冷却箱(3)和储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釜体(1)上方贯穿设置有压力槽(2),所述过滤釜体(1)下方嵌入设置有冷却箱(3),所述冷却箱(3)右侧嵌入设置有储水箱(4);/n所述过滤釜体(1)包括通油槽(101)、过滤筒(102)、过滤芯(103)和通油管(104),所述通油槽(101)嵌入设置在过滤釜体(1)内部上方,所述过滤筒(102)均贯穿设置在通油槽(101)下方两侧,所述过滤芯(103)嵌入设置在过滤釜体(1)内部下方,所述通油管(104)贯穿设置在过滤釜体(1)底部中间;/n所述压力槽(2)包括第一储油槽(201)、压力表(202)、进油管(203)和抽油泵(204),所述第一储油槽(201)贯穿设置在压力槽(2)上方中部,所述压力表(202)贯穿设置在第一储油槽(201)上方左侧,所述进油管(203)贯穿设置在第一储油槽(201)上方右侧,所述抽油泵(204)活动套接在进油管(203)上;/n所述冷却箱(3)包括第二储油槽(301)、冷却水槽(302)和出油管(303),所述第二储油槽(301)嵌入设置在冷却箱(3)内部中间,所述冷却水槽(302)嵌入设置在冷却箱(3)内部层上,所述出油管(303)均贯穿设置在冷却箱(3)和第二储油槽(301)下方中部;/n所述储水箱(4)包括进水管(401)、抽水泵(402)和出水管(403),所述进水管(401)贯穿设置在储水箱(4)顶部左侧,所述抽水泵(4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储水箱(4)内部下方的左侧,所述出水管(403)贯穿设置在储水箱(4)左侧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过滤冷却装置,包括过滤釜体(1)、压力槽(2)、冷却箱(3)和储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釜体(1)上方贯穿设置有压力槽(2),所述过滤釜体(1)下方嵌入设置有冷却箱(3),所述冷却箱(3)右侧嵌入设置有储水箱(4);
所述过滤釜体(1)包括通油槽(101)、过滤筒(102)、过滤芯(103)和通油管(104),所述通油槽(101)嵌入设置在过滤釜体(1)内部上方,所述过滤筒(102)均贯穿设置在通油槽(101)下方两侧,所述过滤芯(103)嵌入设置在过滤釜体(1)内部下方,所述通油管(104)贯穿设置在过滤釜体(1)底部中间;
所述压力槽(2)包括第一储油槽(201)、压力表(202)、进油管(203)和抽油泵(204),所述第一储油槽(201)贯穿设置在压力槽(2)上方中部,所述压力表(202)贯穿设置在第一储油槽(201)上方左侧,所述进油管(203)贯穿设置在第一储油槽(201)上方右侧,所述抽油泵(204)活动套接在进油管(203)上;
所述冷却箱(3)包括第二储油槽(301)、冷却水槽(302)和出油管(303),所述第二储油槽(301)嵌入设置在冷却箱(3)内部中间,所述冷却水槽(302)嵌入设置在冷却箱(3)内部层上,所述出油管(303)均贯穿设置在冷却箱(3)和第二储油槽(301)下方中部;
所述储水箱(4)包括进水管(401)、抽水泵(402)和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恢宏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力加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