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133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包括:配重体、支撑底座、支撑立柱、连接柱和放置平台,支撑底座固定于配重体上,连接柱固定于放置平台底面中央,支撑立柱两端分别与连接柱、支撑底座可拆卸连接;配重体与支撑底座均为三角形结构,配重体的三个边内凹、三个角为圆弧倒角且设置可调节支脚,配重体的中央均布三个通孔,支撑底座的三个边内凹形成三个支撑托,三个支撑托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脚轮,三个支撑托分别固定于三个通孔的中部,脚轮设于配重体底部且位于通孔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结构,在兼顾高稳定性的基础上方便了移动,还可以避免误磕、误碰导致受伤。

A high stability support frame for C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某些产品对吊耳的安装尺寸精度有严格要求,需要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精确测量,测量时三坐标测量仪要放置于可移动的支撑架上。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的可移动支撑架,其结构包括搁置台6、支撑柱7、3个加强侧板8和支撑底板9,搁置台6设于支撑柱7顶端,支撑底板9设于支撑柱7底端,3个加强侧板8固定于支撑柱7底端与支撑底板9之间,手动搬动实现移动。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但是存在如下缺陷:1、为了确保支撑的稳定性,支撑架自身重量很重,不容易搬动;2、地面不平整,导致放置不平稳,影响测试的准确性;3、结构不合理,操作人员不小心则会误磕误碰导致受伤。因此,急需对该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方便移动、安全性好的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包括:配重体、支撑底座、支撑立柱、连接柱和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体(1)、支撑底座(2)、支撑立柱(3)、连接柱(4)和放置平台(5),支撑底座(2)固定于配重体(1)上,连接柱(4)固定于放置平台(5)底面中央,支撑立柱(3)的顶端与连接柱(4)可拆卸连接、底端与支撑底座(2)可拆卸连接;/n配重体(1)与支撑底座(2)均为三角形结构,配重体(1)的三个边内凹、三个角为圆弧倒角且设置可调节支脚(12),可调节支脚(12)包括螺帽(121)、上限位螺杆套(122)、下限位螺杆套(123)、螺杆(124)和支座(125),螺杆(124)和支座(12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圆弧倒角处设有螺孔,螺杆(1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的三坐标仪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体(1)、支撑底座(2)、支撑立柱(3)、连接柱(4)和放置平台(5),支撑底座(2)固定于配重体(1)上,连接柱(4)固定于放置平台(5)底面中央,支撑立柱(3)的顶端与连接柱(4)可拆卸连接、底端与支撑底座(2)可拆卸连接;
配重体(1)与支撑底座(2)均为三角形结构,配重体(1)的三个边内凹、三个角为圆弧倒角且设置可调节支脚(12),可调节支脚(12)包括螺帽(121)、上限位螺杆套(122)、下限位螺杆套(123)、螺杆(124)和支座(125),螺杆(124)和支座(12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圆弧倒角处设有螺孔,螺杆(124)的自由端穿过所述螺孔后与螺帽(121)活动连接,上限位螺杆套(122)和下限位螺杆套(123)分别与所述圆弧倒角处的上表面和下底面相抵;
配重体(1)的中央均布三个通孔,支撑底座(2)的三个边内凹形成三个支撑托(22),三个支撑托(22)的底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珊靳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天和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