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11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包括: 支撑框架,具有间隔设置的纵梁(31);以及 安装板(34),设置在所述纵梁(31)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1)横截面沿着迎风方向的投影具有小于平板翻边形截面的宽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技术背景结合图1描述空调器室外机的一般换热原理为电机5驱动轴 流风叶4转动,轴流风叶4送风,风通过冷凝器l换热。风量是影 响室外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风量的大小又取决于风叶4大小、 电机5功率、冷凝器1迎风面积等。常规结构(从正面看)顺序是, 风叶4安装于电机轴上,电机5安装于电机支架2上,冷凝器l在 电才几支架2后。即风叶4向冷凝器1传递风的过程中,其间有电枳j 1、电才几支架2两个主要的阻碍。也就是i兌,冷凝器1迎风面积不 完全等于冷凝器1本身面积,而是等于冷凝器1本身面积减掉电机 3、电一几支架2两个主要的阻碍面积;阻碍面积越小,冷凝器1迎 风面积越大,风量越大,从而性能越好。因此设计时,尽可能减小 阻碍面积。电机支架需承载较大的重力,因此传统的一般采用钣金 材料,考虑其强度, 一般采取较宽的边板,致使电机支架面积、即 阻碍面积4交大,与冷凝器迎风面积尽可能大、阻碍面积尽可能小的 i殳计原则相违背。图2至图4示出了传统电才几支架2及其局部示意图。图2示出 的电机支架2包括第一支撑部22、纵梁21、安装板24、第二支撑 部23,由于第一支撑部22与外罩、顶盖、冷凝器基本贴合,因此电机支架2的上端面积大小与迎风阻碍面积大小关系不大;如图所 示安装板24与所述纵梁为一体冲压件,位于电机支架中端,电机 支架中端已基本与电才几后部面积基本相同,因》匕电才几支架2的中端 面积减小改善的意义也不大;第二支撑部23与底盘、冷凝器基本 贴合,因此电机支架2的下端面积大小与迎风阻碍面积大小关系也 不大。电机支架的纵梁21 (图中位于电机支架两侧)为连接、承载 重力部分,在保i正强度,^f呆i正正常工作的同时,可尽量减小其面积。 如图4所示,传统电才几支架2的纵梁21的冲黄截面为平板翻边形, 其迎风面积專交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致力于克"良现有4支术的上述缺陷而作出的。本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具有较小 的挡风面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中的电 才几支架,包括支撑框架,具有间隔i殳置的纵梁;以及安装板,设置在纵梁上,纵梁的横截面沿着迎风方向的才更影具有小于平板翻边 形截面的宽度。优选地,纵梁为实心件,其才黄截面为椭圓形,椭圓形的长轴方 向沿着迎风布置。优选地,纟从梁为实心件,其4黄截面为圓形。优选地,纵梁4黄截面为平板翻边槽形结构,包括翼板和连接翼 4反的底板,翼板与底板的结合部具有内凹形成的加强筋。优选地,安装板为4荅载于纵梁上并固定的独立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提供的电机支架在保证强 度,保证正常工作的同时,采用了挡风面积较小的纵梁,因此能大 幅度减小迎风阻碍面积、从而加大冷凝器迎风面积、以提高风量, 从而使性能发挥到最佳。而且本技术实现方式简易,成本较传 统基本可保持不变,但性能较之前能大幅度提高,即达到性价比高 的效果。应该理解,以上的 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 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组成本i兌明书的一部分,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这些附图图解了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i兌明书一起用来"i兌明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为示出了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空调室外才几中的电冲几支架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传统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传统空调室外才几中的电才几支架的纵梁沿C-C的》t 大剖一见图;图5为本技术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的 一个实施例的立 体图;图6为图5所示空调室外才几中的电才几支架实施例的主一见图;图7为图5所示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的分解图;图8为图7中A部的i文大图;图9为图6中沿纟从梁D-D截面的》文大剖—见图;图10为本技术空调室外冲几中的电才几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 的立体图;图11为图10中电才几支架的主^见图;图12为图10中电机支架的纵梁的轴测图;图13为本技术空调室外4几中的电才几支架的又一个实施例 的立体图;图14为图13中电才几支架的主一见图;图15为图13中电4几支架的》从梁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 用新型可以由^又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附图中 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图5至图9示出了本技术空调室外才几中的电才几支架一个实 施例立体图及其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5至图7,该实施例的 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3包括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安 装板34,其中,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3,以 及连4妄所述两个支撑部并且间隔:没置的两个纵梁31;安装板34上开i殳有与电才几5 (图1示出)外形尺寸匹配的穿孔。图5至图7中 示出的第一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3、纵梁31、安装板34分别为 独立件,安装板34搭载于两个纵梁31之间并固定,支撑框架的两 个端部处的第一、第二支撑部32、 33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框 架的连4妄孔。参考图8至图9,示出的纵梁31的局部结构,可知支 撑框架的纵梁31的横截面沿着迎风方向的投影具有小于平板翻边 形截面的宽度。该实施例中的纵梁31可以i殳置为如图9所示的平 板翻边槽形结构,包括翼板和连接翼板的底板,翼板与底板的结合 部具有内凹形成的加强筋312、 314,在相同强度条件并保证使用的 情况下,该纟从梁31的挡风面积小于平面翻边形纟从梁的挡风面积。图10-图12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 空调室外才几中的电才几支架6的,从梁61为实心件,其4黄截面为椭圆 形结构,在相同强度条件并保证使用的情况下,其纵梁61的挡风 面积小于平面翻边形纵梁的挡风面积其中,布置该纵梁时,应使得 椭圓的长轴沿着与迎风方向布置。图13-图15示出了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 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7的纵梁71为实心件,其横截面为圓形 結构,在相同强度条件并保证使用的情况下,其纵梁71的挡风面 积小于平面翻边形纵梁的挡风面积。虽然附图所示的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才几中的电才凡支架为组 合结构,但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也可以是一 体制成的整体件。尽管本技术已经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f于了 i兌明,但显 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i兌,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 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技术作出各种更改和变化。本技术 的各种更改、变化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内容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包括支撑框架,具有间隔设置的纵梁(31);以及安装板(34),设置在所述纵梁(3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1)横截面沿着迎风方向的投影具有小于平板翻边形截面的宽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 于,所述纵梁(31 )为实心件,其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椭圆 形的长轴方向沿着迎风方向布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 于,所述纵梁(31 )为实心件,其横截面为圓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外机中的电机支架,包括: 支撑框架,具有间隔设置的纵梁(31);以及 安装板(34),设置在所述纵梁(31)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1)横截面沿着迎风方向的投影具有小于平板翻边形截面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钟明生孟宪运丘晓宏刘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