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084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包括主接头与辅接头,主接头与辅接头相向的一端上分别焊接有主接管与辅接管,且主接管自由端套设于辅接管中,主接管自由端上固定相嵌有橡胶垫,辅接管内固定套设有限位套,辅接管上螺纹连接有外套环,且外套环靠近主接头的一侧上焊接有卡接套环,主接头靠近外套环的一侧上开设有卡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开口尺寸较小的主接管套设与开口尺寸较大的辅接管中,并利用主接管上的橡胶套增加与辅接管连接的严密性;通过在辅接管上螺纹连接外套环,利用与外套环一体成型的卡接套环与卡接槽卡合连接,以进一步提升主接管与辅接管的连接稳定性。

A fast connec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快速接头是一种能实现快速拆卸的管件头,它具有接头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互换等优点。根据管件的材质选择不同连接方式的快速接头,其中,当管件为柔软的水管时,水管套设在快速接头的接头处,再通过卡箍将水管与快速接头固定。现有的管道连接技术,普遍通过卡箍夹紧水管和法兰连接,从而实现固定,但是因卡箍与快速接头分离,从而造成在连接水管时还需另外携带卡箍,不便于携带使用,且需要铁丝对其拧紧,操作量较大,且在较大外力挤压下,容易使管道变形损毁,使用周期短;法兰连接的管道缺乏严密性,容易造成介质泄漏,且在连接安装时,需要使用螺栓固定,在空间的有限的范围内,不便于操作,使法兰的连接稳定性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连接结构繁杂松散影响连接稳定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包括主接头与辅接头,所述主接头与辅接头相向的一端上分别焊接有主接管与辅接管,且主接管自由端套设于辅接管中,所述主接管自由端上固定相嵌有橡胶垫,所述辅接管内固定套设有限位套,所述辅接管上螺纹连接有外套环,且外套环靠近主接头的一侧上焊接有卡接套环,所述主接头靠近外套环的一侧上开设有卡接槽。优选地,所述主接头、辅接头、主接管与辅接管均为中空结构的圆柱结构,且四者相连通。优选地,所述主接管开口外径等于辅接管开口内径,所述主接管自由端滑动套设于辅接管自由端内,且橡胶垫与限位套相抵。优选地,所述主接管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套环中开设有内螺纹,且主接管与外套环之间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卡接槽与卡接套环均采用环状结构,所述卡接槽与卡接套环开口内径均大于辅接管开口外径,且卡接套环与卡接槽卡合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接头远离主接管一侧上焊接连通有输入管,且辅接头远离辅接管的一侧上焊接连通有输出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分别在主接头上连接主接管、辅接头上连接辅接管,使开口较小的主接管套设于开口较大的辅接管中,利用主接管自由端上相嵌连接的橡胶套与辅接管内的限位套相抵,以增加二者套设连接之间的严密性与稳定性,避免主接管与辅接管之间因出现缝隙而导致介质泄漏。2、本技术通过在辅接管上开设外螺纹,利用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外套环在辅接管上的移动,进一步带动卡接套环的移动,以便于实现与卡接槽的卡合连接,通过外套环与主接头的卡合连接,可为主接管与辅接管提供包裹防护,同时可进一步提升辅接管与主接管的连接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开口尺寸较小的主接管套设与开口尺寸较大的辅接管中,并利用主接管上的橡胶套增加与辅接管连接的严密性;通过在辅接管上螺纹连接外套环,利用与外套环一体成型的卡接套环与卡接槽卡合连接,以进一步提升主接管与辅接管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的主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的辅接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的外套环及卡接套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接头、2辅接头、3主接管、4辅接管、5橡胶垫、6限位套、7外螺纹、8外套环、9内螺纹、10卡接套环、11卡接槽、12输入管、13输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包括主接头1与辅接头2,主接头1与辅接头2、主接管3与辅接管4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主接头1与主接管3位一体成型结构,辅接头2与辅接管4为一体成型结构,主接头1与辅接头2相向的一端上分别焊接有主接管3与辅接管4,且主接管3自由端套设于辅接管4中,主接管3自由端上固定相嵌有橡胶垫5,橡胶垫5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耐磨与缓冲的作用,同时可增加二者相抵的严密性,避免出现缝隙,辅接管4内固定套设有限位套6,辅接管4上螺纹连接有外套环8,且外套环8靠近主接头1的一侧上焊接有卡接套环10,外套环8可带动卡接套环10在辅接管4上水平移动,主接头1靠近外套环8的一侧上开设有卡接槽11。主接头1、辅接头2、主接管3与辅接管4均为中空结构的圆柱结构,且四者相连通,主接管3开口外径等于辅接管4开口内径,便于二者套设连接,主接管3自由端滑动套设于辅接管4自由端内,且橡胶垫5与限位套6相抵。主接管3上开设有外螺纹7,外套环8中开设有内螺纹9,且主接管3与外套环8之间螺纹连接,卡接槽11与卡接套环10均采用环状结构,以便于卡接套环10与卡接槽11吻合连接,卡接槽11与卡接套环10开口内径均大于辅接管4开口外径,且卡接套环10与卡接槽11卡合连接。主接头1远离主接管3一侧上焊接连通有输入管12,且辅接头2远离辅接管4的一侧上焊接连通有输出管13。需要注意的是:输入管12与输出管13可提供双向传输,从而便于使用。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第一步:将主接管3与辅接管4相对应,并通过旋转移动,使主接管3自由端逐渐进入辅接管4自由端中;在此过程中,主接管3带动橡胶套5逐渐深入,直至使橡胶套5与限位套6相抵,表明主接管3与完全进入辅接管4中;第二步:在辅接管4上旋转外套环8,使外套环8中的内螺纹9与辅接管4上的外螺纹7啮合运动,使得外套环8带动卡接套环10在辅接管4上向主接头1一侧移动;在此过程中,卡接套环10最终是套设于卡接槽11中,此时实现辅接管4与主接管3的固定连接。通过向输入管12输入介质,介质依次经过主接头1、主接管3、辅接管4与辅接头2向输出管13流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包括主接头(1)与辅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头(1)与辅接头(2)相向的一端上分别焊接有主接管(3)与辅接管(4),且主接管(3)自由端套设于辅接管(4)中,所述主接管(3)自由端上固定相嵌有橡胶垫(5),所述辅接管(4)内固定套设有限位套(6),所述辅接管(4)上螺纹连接有外套环(8),且外套环(8)靠近主接头(1)的一侧上焊接有卡接套环(10),所述主接头(1)靠近外套环(8)的一侧上开设有卡接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包括主接头(1)与辅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头(1)与辅接头(2)相向的一端上分别焊接有主接管(3)与辅接管(4),且主接管(3)自由端套设于辅接管(4)中,所述主接管(3)自由端上固定相嵌有橡胶垫(5),所述辅接管(4)内固定套设有限位套(6),所述辅接管(4)上螺纹连接有外套环(8),且外套环(8)靠近主接头(1)的一侧上焊接有卡接套环(10),所述主接头(1)靠近外套环(8)的一侧上开设有卡接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头(1)、辅接头(2)、主接管(3)与辅接管(4)均为中空结构的圆柱结构,且四者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管(3)开口外径等于辅接管(4)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正然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