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小平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接口及充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055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充气接口,包括第一进气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嘴外壁的热融组件,所述热融组件为TPU壳体或PVC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进气嘴的外壁上设置有热融组件,而热融组件为TPU壳体或PVC壳体,热融组件的材料与充气垫的气囊的材料共融性良好,在生产时可以通过热融的方式使得气囊与热融组件之间紧密贴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气接口与气囊之间因胶水老化而产生缝隙的问题,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An inflation interface and an inflation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接口及充气垫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接口及充气垫。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充气产品,广泛地应用于鞋垫、坐垫、床垫、枕头、靠背、护颈装置、学生书包背带或相机背带等,起到减压作用,提高产品的舒适性。为了使充气产品可反复充气使用,充气产品一般设置有充气接口。现有技术的一种充气垫,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气囊和充气接口。气囊一般采用TPU材料制作而成,TPU材料(TPU,Thermoplastic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成熟的环保材料。为了保证充气接口的弹性满足要求,充气接口一般采用硅胶或橡胶制作,由于气囊材料和充气接口材料之间的共融性不良好,充气接口需要通过胶水黏合与气囊黏合。但是,充气垫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充气接口与气囊之间会因为胶水老化而产生缝隙,导致充气垫漏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充气接口及充气垫,用于解决充气接口与气囊之间因胶水老化而产生缝隙的问题。本技术的内容如下:一种充气接口,包括第一进气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嘴外壁的热融组件,所述热融组件为TPU壳体或PVC壳体。优选的,所述热融组件包括卡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嘴的外形相匹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嘴内设置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盖。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分。优选的,充气接口还包括第二进气嘴,第二进气嘴内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二弹性盖,所述第二进气嘴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进气嘴并组成单向充气气道。优选的,所述热融组件还套接在所述第二进气嘴的外壁上,所述热融组件上且位于第一进气嘴和第二进气嘴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缺口。优选的,所述热融组件包括卡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嘴的外形和所述第二进气嘴的外形相匹配的凹槽。一种充气垫,包括气囊以及上述的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与所述气囊热融连接在一起。一种充气垫,包括上述的充气接口以及分别与所述充气接口热融连接的凸包层和底层,所述凸包层与所述底层贴合,且所述凸包层上设置有连通的储气室。优选的,还包括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接嘴、排气弹簧和排气阀,所述排气接嘴与所述储气室连通,所述排气弹簧和所述排气阀均套设在所述排气接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第一进气嘴的外壁上设置有热融组件,而热融组件为TPU壳体或PVC壳体,热融组件的材料与充气垫的气囊的材料共融性良好,在生产时可以通过热融的方式使得气囊与热融组件之间紧密贴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气接口与气囊之间因胶水老化而产生缝隙的问题,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气接口结构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气接口的半剖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气接口结构图2;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气接口的爆炸视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气垫的俯视图1;图6所示为图5中A-A的剖视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充气垫的俯视图2;图8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排气组件的爆炸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充气接口,包括第一进气嘴100以及设置在第一进气嘴100外壁的热融组件200,热融组件200为TPU壳体或PVC壳体(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热融组件200的材料与现有充气垫的气囊的材料共融性良好,在生产时可以通过热融的方式使得气囊与热融组件200之间紧密贴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气接口与气囊之间因胶水老化而产生缝隙的问题,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请参照图2,第一进气嘴100内设置有第一气道101,第一气道10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进气口102和第一出气口103,第一出气口103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盖104。定义第一出气口103的外侧的气压为P1,第一气道101内的气压为P2,当P2>P1时,第一弹性盖104在气压的作用下打开;反之,第一弹性盖104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形成单向气流通道。第一进气嘴10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分105,延长了气体沿第一进气嘴100外壁流动的路径,有利于提高气囊与充气接口的气体密封性。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气嘴100采用硅胶一体成型,第一进气嘴100具有弹性,热融组件200包括卡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便于将套设在第一进气嘴100的外壁上,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可以通过挤压第一进气嘴100,使第一进气嘴100发生微量形变,从而使得热融组件200与第一进气嘴100之间的缝隙更小,提高气密性,且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均设置有与第一进气嘴100的外形相匹配的凹槽204,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进气嘴100与热融组件200之间的气密性。请参照图3-4,充气接口还包括第二进气嘴300,第二进气嘴300内设置有第二气道301,第二气道301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进气口302和第二出气口303,第二出气口303上设置有第二弹性盖304,第二弹性盖304的功能与第一弹性盖104的功能相同。请参照图5-6,在使用时,第一进气嘴100和第二进气嘴300均安装气囊中,第一进气嘴100和第二进气嘴300的安装位置之间设置有预充气室400,预充气室400连接有泵气室500。第一出气口103外侧的气体压强为P1,预充气室400的气体压强为P2,第二气道301内的气体压强为P3,当按压泵气室500时,泵气室500中的气压被挤压到预充气室400,此时,P2>P3,第二弹性盖304闭合,P2>P1,第一弹性盖104打开,实现气囊充气;当松开泵气室500时,泵气室500内形成负压,此时P2<P1,第一弹性盖104闭合,P2<P3,第二弹性盖304打开,实现泵气室500充气;再按压泵气室500即可继续实现充气囊充气,因此第二进气嘴300可用于配合第一进气嘴100并组成单向充气气道。应当想到的是,预充气室400可以不连通有泵气室500,在需要充气时,第二进气口302外接打气泵,充气过程中,气体压强P3>P2>P1,第二弹性盖304和第一弹性盖104依次打开,实现单向进气。请参照图3,热融组件200套接在第一进气嘴100的外壁上,实现气囊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气嘴(10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嘴(100)外壁的热融组件(200),所述热融组件(200)为TPU壳体或PVC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气嘴(10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嘴(100)外壁的热融组件(200),所述热融组件(200)为TPU壳体或PVC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融组件(200)包括卡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所述第一部分(201)和所述第二部分(202)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嘴(100)的外形相匹配的凹槽(20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嘴(100)内设置有第一气道(101),所述第一气道(10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进气口(102)和第一出气口(103),所述第一出气口(103)上设置有第一弹性盖(1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嘴(10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分(1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进气嘴(300),第二进气嘴(300)内设置有第二气道(301),所述第二气道(301)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进气口(302)和第二出气口(303),所述第二出气口(303)上设置有第二弹性盖,所述第二进气嘴(300)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进气嘴(100)并组成单向充气气道。


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平宇超阳
申请(专利权)人:丁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