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偏磨倒角接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84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偏磨倒角接箍,包括倒角接箍本体,所述倒角接箍本体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倒角接箍本体连接有接触筒体,所述接触筒体包括储油腔和套设于倒角接箍本体上的活动筒体,所述储油腔开设有加油口,所述加油口配置有胶塞,所述储油腔输出端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配合连接有推塞,所述推塞与活动筒体连接,所述储油腔与活动筒体之间设有若干A弹簧,所述活动筒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与球形槽之间放置有两块A压垫和一块B压垫,所述A压垫和B压垫之间分布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小球体,所述活动筒体与倒角接箍本体之间连接有若干B弹簧。

A new type of anti eccentric wear chamfered cou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偏磨倒角接箍
本技术属于接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偏磨倒角接箍。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油存储区域的限制,所需要的抽油杆长度非常长,一般总长度在数百米以上。而为了加工、运输、使用的方便,会将抽油杆做成特定长度,然后用接箍将其连接起来,以达到相应的使用高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抽油杆需要往复运动,因此抽油杆与接箍之间细微的装配偏差都可能造成抽油杆与接箍之间产生摩擦、膨胀,而这很容易造成接箍与抽油杆之间的摩擦、碰撞,但是提高装配精度非常难且会大幅度的提高制造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往采用的抽油杆防偏磨接箍,大都采用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存在自身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用表面硬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防偏磨接箍,由于防偏磨接箍外表面与油管内壁产生的是线接触滑动摩擦,时间长了,就会将油管内壁磨成一道深沟,甚至磨穿油管,造成油管的破损,所以如何减小接箍与油管内壁之间的摩擦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防偏磨倒角接箍。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偏磨倒角接箍,包括倒角接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接箍本体(1)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倒角接箍本体(1)连接有接触筒体(2),所述接触筒体(2)包括储油腔(3)和套设于倒角接箍本体(1)上的活动筒体(4),所述储油腔(3)开设有加油口(31),所述加油口(31)配置有胶塞(32),所述储油腔(3)输出端设有出油口(33),所述出油口(33)配合连接有推塞(34),所述推塞(34)与活动筒体(4)连接,所述储油腔(3)与活动筒体(4)之间设有若干A弹簧(35),所述活动筒体(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球形槽(41),所述球形槽(41)内放置有球体(42),所述球体(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偏磨倒角接箍,包括倒角接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接箍本体(1)两端均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倒角接箍本体(1)连接有接触筒体(2),所述接触筒体(2)包括储油腔(3)和套设于倒角接箍本体(1)上的活动筒体(4),所述储油腔(3)开设有加油口(31),所述加油口(31)配置有胶塞(32),所述储油腔(3)输出端设有出油口(33),所述出油口(33)配合连接有推塞(34),所述推塞(34)与活动筒体(4)连接,所述储油腔(3)与活动筒体(4)之间设有若干A弹簧(35),所述活动筒体(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球形槽(41),所述球形槽(41)内放置有球体(42),所述球体(42)与球形槽(41)之间放置有两块A压垫(43)和一块B压垫(4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顺成傅旭光王振福张江林王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利通兴石油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