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锁机构和具有其的携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78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锁机构和具有其的携带装置,开锁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有腔室,壳体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钥匙入口;至少一个容纳槽,至少一个容纳槽设在腔室内以将腔室分隔成至少两个部分;锁芯,锁芯设在至少一个容纳槽上以限制容纳槽在腔室内活动;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设在至少一个容纳槽上,至少一个开锁组件与钥匙入口相对应且与锁芯相连以由开锁组件解除锁芯对容纳槽在腔室内活动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开锁机构,在停电或紧急状态急需开启容纳槽取出物品时,可同时开启上下两个容纳槽并使容纳槽弹出,让使用者由紧急应变的方法。该开锁机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反应灵敏。

Unlocking mechanism and carrying device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锁机构和具有其的携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开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锁机构和具有该开锁机构的携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锁住抽屉机构的抽屉并没有固定,在停电或紧急状态急需开启容纳槽取出物品时,不能同时自动开启上下两个抽屉并使抽屉弹出,无法应对紧急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开锁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开锁机构的携带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开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钥匙入口;至少一个容纳槽,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设在所述腔室内以将所述腔室分隔成至少两个部分;锁芯,所述锁芯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上以限制所述容纳槽在所述腔室内活动;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上,至少一个所述开锁组件与所述钥匙入口相对应且与所述锁芯相连以由所述开锁组件解除所述锁芯对所述容纳槽在所述腔室内活动的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槽形成为两个,每个所述容纳槽上分别设有相互关联的所述开锁组件,所述锁芯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开锁组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锁组件包括第一开锁组件和第二开锁组件,所述第一开锁组件设在位于壳体的下端的容纳槽上,所述钥匙入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锁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开锁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在所述锁芯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截面形成为长条形,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在其长度方向上可活动;第一开锁件,所述第一开锁件设在所述第一齿条的另一端;第一锁体,所述第一锁体与所述第一开锁件相连且与所述第一齿条相配合以解除所述锁芯对所述容纳槽在所述腔室内活动的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开锁组件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齿条相连以由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截面形成为长条形,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相连,所述第三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齿条在其长度方向上可活动;第二开锁件,所述第二开锁件设在所述第二齿条的另一端;第二锁体,所述第二锁体与所述第二开锁件相连且与所述第二齿条相配合以解除所述锁芯对所述容纳槽在所述腔室内活动的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芯的截面形成为柱状,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锁芯上且驱动所述锁芯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互相对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分别形成为电磁锁。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携带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开锁机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锁机构,在停电或紧急状态急需开启容纳槽取出物品时,可同时开启上下两个容纳槽并使容纳槽弹出,让使用者由紧急应变的方法。该开锁机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反应灵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开锁机构100;壳体10;腔室11;容纳槽20;锁芯30;第一开锁组件40;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一齿条43;第一开锁件44;第一锁体45;第二开锁组件50;第三齿轮51;第四齿轮52;第二齿条53;第二开锁件54;第二锁体55;齿轮轴6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锁机构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锁机构100包括壳体10、至少一个容纳槽20、锁芯30和至少一个开锁组件。具体而言,壳体10内限定有腔室11,壳体10上设有与腔室11连通的钥匙入口。至少一个容纳槽20设在腔室11内以将腔室11分隔成至少两个部分。锁芯30设在至少一个容纳槽20上以限制容纳槽20在腔室11内活动。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设在至少一个容纳槽20上,至少一个开锁组件与钥匙入口相对应且与锁芯30相连以由开锁组件解除锁芯30对容纳槽20在腔室11内活动的限制。换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锁机构100主要由壳体10、至少一个容纳槽20、锁芯30和至少一个开锁组件组成。其中,壳体10内可以加工有腔室11,壳体10上可以加工有与腔室11连通的钥匙入口。至少一个容纳槽20可以安装在腔室11内,至少一个容纳槽20可以将腔室11分隔成至少两个部分,容纳槽20可以加工成抽屉,容纳槽20内可以放置各种物品。锁芯30可以安装在至少一个容纳槽20上,锁芯30可以限制容纳槽20在腔室11内活动。至少一个开锁组件可以安装在至少一个容纳槽20上,至少一个开锁组件可以与钥匙入口相对应,并且至少一个开锁组件可以与锁芯30相连,并且可以通过开锁组件解除锁芯30对容纳槽20在腔室11内活动的限制,便于开启容纳槽20。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锁机构100,在停电或紧急状态急需开启容纳槽20取出物品时,可同时开启上下两个容纳槽20并使容纳槽20弹出,让使用者由紧急应变的方法。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容纳槽20形成为两个,每个容纳槽20上分别设有相互关联的开锁组件,锁芯30设在其中一个开锁组件上。也就是说,容纳槽20可以加工成两个,两个容纳槽20可以上下相对设置,每个容纳槽20上可以分别安装有相互关联的开锁组件,锁芯30可以安装在其中一个开锁组件上,通过开锁组件解除锁芯30对容纳槽20在腔室11内活动的限制,便于开启容纳槽20。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开锁组件包括第一开锁组件40和第二开锁组件50,第一开锁组件40设在位于壳体10的下端的容纳槽20上,钥匙入口的位置与第一开锁组件40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钥匙入口;/n至少一个容纳槽,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设在所述腔室内以将所述腔室分隔成至少两个部分;/n锁芯,所述锁芯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上以限制所述容纳槽在所述腔室内活动;/n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上,至少一个所述开锁组件与所述钥匙入口相对应且与所述锁芯相连以由所述开锁组件解除所述锁芯对所述容纳槽在所述腔室内活动的限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钥匙入口;
至少一个容纳槽,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设在所述腔室内以将所述腔室分隔成至少两个部分;
锁芯,所述锁芯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上以限制所述容纳槽在所述腔室内活动;
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至少一个开锁组件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容纳槽上,至少一个所述开锁组件与所述钥匙入口相对应且与所述锁芯相连以由所述开锁组件解除所述锁芯对所述容纳槽在所述腔室内活动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形成为两个,每个所述容纳槽上分别设有相互关联的所述开锁组件,所述锁芯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开锁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组件包括第一开锁组件和第二开锁组件,所述第一开锁组件设在位于壳体的下端的容纳槽上,所述钥匙入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锁组件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锁组件包括: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在所述锁芯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截面形成为长条形,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在其长度方向上可活动;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冰冰张庭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明昌钢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