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5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包括外壳、外壳门箱、内壳,所述外壳门箱与所述外壳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外壳左侧设置有天线接口,所述外壳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遮罩,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上方设置有接线室,所述外壳内部焊接有底板,通过采用外壳与内壳互相隔离、内壳与接线室互相隔离、集成电路舱室与强电模块舱室互相隔离的“三重隔离”特殊结构设计,实现将外场环境与内场环境有效区隔,减少外界电磁辐射,将弱电系统与强电系统有效隔离,进步一减少强电对弱电产生电磁干扰。

An internal isolation structure of supervision box to prevent strong and weak anti-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
本技术属于设备抗干扰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视频监控设备普遍采用一个铁皮箱,将各种监控设备的供电供网器件放入其中,强电弱电设备混放,电线网线数据线杂乱无章,各种变压器都挤在一个插排上,长期运行过程中经常因接口老化、插头松脱、散热差等问题引发故障,并且内部箱体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也常常会受到外界电磁幅射、电磁脉冲、地电位异常、雷电冲击、静电感应、电弧、强负荷电流冲击、电源谐波、高频电噪声等有害因素的干扰影响,如电力设备的电位异常与谐波干扰,电动工具的电火花都会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系统发射出的电磁波信号,相对于其他系统和设备也是一种干扰,因此,需净化电磁环境,防止杂散电磁波干扰,提高系统和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包括外壳、外壳门箱、内壳;所述外壳门箱与所述外壳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外壳左侧设置有天线接口;所述外壳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遮罩;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上方设置有接线室;所述外壳内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内壳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缆接线盒;所述内壳顶端设置有开孔且开孔与散热风扇固定连接;所述内壳内部设置有隔离垫层,且所述隔离垫层将内壳分隔成集成电路舱室与强电模块舱室;所述集成电路舱室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且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网络接口及输出供电接口;所述强电模块舱室内部设置有电源开关,且所述电源开关与底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内壳均采用镀锌板金属材料。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内壳内部均喷涂一层金属膜作为屏蔽层。优选的,所述接线室为敞开式空腔结构。优选的,所述网络接口包括光纤接口、RJ45网络接口和RS485接口。优选的,所述内壳为正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隔离垫层内部设置有铜线编织层。进一步的,所述铜线编织层由紫铜线交叉编织而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采用外壳与内壳互相隔离、内壳与接线室互相隔离、集成电路舱室与强电模块舱室互相隔离的“三重隔离”特殊结构设计,实现将外场环境与内场环境有效区隔,减少外界电磁幅射、电磁脉冲、地电位异常、雷电冲击、静电感应、电弧、强负荷电流冲击、电源谐波、高频电噪声等有害因素对箱体的电磁干扰,将核心电器器件与外围接线区域有效区隔、既能防止施工人员接线操作时误碰核心器件造成设备损坏,又能将电力器件封存其中防止人员触电,通过将集成电路舱室与强电模块舱室互相隔离,将弱电系统与强电系统有效隔离,进步一减少强电对弱电产生电磁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内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内壳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内壳仰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铜线编织层具体结构图。图中:1-外壳,2-外壳门箱,3-底板,4-内壳,5-散热风扇,6-天线接口,7-进线孔,8-电缆接线盒,9-集成电路板,10-集成电路舱室,11-强电模块舱室,12-网络接口,13-输出供电接口,14-遮罩,15-电源开关,16-接线室,17-隔离垫层,18-铜线编织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5,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中所示的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门箱2、内壳4;所述外壳门箱2与所述外壳1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外壳1左侧设置有天线接口6;所述外壳1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遮罩14;所述外壳1底端设置有进线孔7;所述进线孔7上方设置有接线室16;所述外壳1内部焊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上方设置有内壳4且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电缆接线盒8;所述内壳4顶端设置有开孔且开孔与散热风扇5固定连接;所述内壳4内部设置有隔离垫层17,且所述隔离垫层17将内壳4分隔成集成电路舱室10与强电模块舱室11;所述集成电路舱室10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9,且所述集成电路板9上设置有网络接口12及输出供电接口13;所述强电模块舱室11内部设置有电源开关15,且所述电源开关15与底板3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外壳1与内壳4均采用镀锌板金属材料。具体的,所述外壳1与内壳4内部均喷涂一层金属膜作为屏蔽层。具体的,所述接线室16为敞开式空腔结构。具体的,所述网络接口12包括光纤接口、RJ45网络接口和RS485接口。具体的,所述内壳4为正方体结构。具体的,所述隔离垫层17内部设置有铜线编织层18。更进一步的,所述铜线编织层18由紫铜线交叉编织而成,将弱电系统与强电系统有效隔离,进一步减少对核心电路器件的电磁干扰。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采用外壳1与内壳4互相隔离、内壳4与接线室16互相隔离、集成电路舱室10与强电模块舱室11互相隔离的“三重隔离”特殊结构设计,其包括:第一重隔离,即外壳1与内壳4之间互相隔离,具体为:机箱外壳1呈立方体,两侧的通风口处均装有遮罩14,增强箱体抗雨水能力,打开外壳箱门2露出箱内结构,上半部是内壳4负责保护核心电路器件,下半部是接线室16专门用来收纳光缆、网线和电缆,机箱顶部装有散热风扇5且散热风扇5与内壳4顶端设置的开孔固定连接,可以有效防止内壳4核心电路器件温度过高,外壳1左侧有天线接口6,可以外接天线,机箱外壳1底部设置有进线孔7,电缆、光缆等外接线材由此进入箱体,达到将外场环境与内场环境有效区隔,既能有效屏蔽外界恶劣环境的侵扰,为内部器件提供更理想安稳的运行环境,又能防止施工人员安装维修时意外损伤内部。第二重隔离,即内壳4与接线室16互相隔离,具体为:内壳4为封闭式结构,安装于底板3之上,日常安装维护时无需打开,内壳4底部左侧设置的网络接口12和右侧的输出供电接口13与接线室16相连,且接线室16为敞开式空腔结构,方便施工维护时的线缆接插操作,顶部为所述网络接口12和输出供电接口13,使其从功能上亦可以自然区隔成“左侧供网右侧供电”的合理布局,底板3上安装方便扩展接线用的电缆接线盒8,达到将核心电器器件与外围接线区域有效区隔,达到能防止施工人员接线操作时误碰核心器件造成设备损坏,又能将电力器件封存其中防止人员触电。第三重隔离,即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门箱(2)、内壳(4),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壳门箱(2)与所述外壳(1)通过铰接方式连接;/n所述外壳(1)左侧设置有天线接口(6);/n所述外壳(1)右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遮罩(14);/n所述外壳(1)底端设置有进线孔(7);/n所述进线孔(7)上方设置有接线室(16);/n所述外壳(1)内部焊接有底板(3);/n所述底板(3)上方设置有内壳(4)且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电缆接线盒(8);/n所述内壳(4)顶端设置有开孔且开孔与散热风扇(5)固定连接;/n所述内壳(4)内部设置有隔离垫层(17),且所述隔离垫层(17)将内壳(4)分隔成集成电路舱室(10)与强电模块舱室(11);/n所述集成电路舱室(10)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9),且所述集成电路板(9)上设置有网络接口(12)及输出供电接口(13);/n所述强电模块舱室(11)内部设置有电源开关(15),且所述电源开关(15)与底板(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强弱电抗干扰的监管箱内部隔离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门箱(2)、内壳(4),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门箱(2)与所述外壳(1)通过铰接方式连接;
所述外壳(1)左侧设置有天线接口(6);
所述外壳(1)右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遮罩(14);
所述外壳(1)底端设置有进线孔(7);
所述进线孔(7)上方设置有接线室(16);
所述外壳(1)内部焊接有底板(3);
所述底板(3)上方设置有内壳(4)且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电缆接线盒(8);
所述内壳(4)顶端设置有开孔且开孔与散热风扇(5)固定连接;
所述内壳(4)内部设置有隔离垫层(17),且所述隔离垫层(17)将内壳(4)分隔成集成电路舱室(10)与强电模块舱室(11);
所述集成电路舱室(10)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9),且所述集成电路板(9)上设置有网络接口(12)及输出供电接口(13);
所述强电模块舱室(11)内部设置有电源开关(15),且所述电源开关(15)与底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强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曹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宝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