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放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4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03
本新型是关于一种置放座结构,其包括:一座体设有一第一容槽及一第一靠抵部;一第一本体组部份容设于该第一容槽处,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该二第一斜面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以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第一本体组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以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该第一本体组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

Placement sea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置放座结构
本技术与一置放座结构有关,尤指一种置放座结构中,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该第一圆面及该二第一斜面,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
技术介绍
常见的置放座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107202076,证书号:M564890,专利名称:恐龙造型台灯的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置放座,该专利案结构在于:一种恐龙造型枱灯的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置放座,应用于3C产品,包括:一底座1,于其一侧上端设有提供3C产品3底部固定的一嵌凹槽11;一本体2,设于底座1其上端中心,该本体2于底座1其嵌凹槽11上端,设有提供3C产品3上端扣合的一上扣部221,其一侧设有提供照明的发光体201。但此常见置放座结构的缺点是在于:1、该底座1与该本体2相结合后可供该3C产品3置放并具有照明的功能,但该置放座结构仅可供该3C产品3置放,其扩充性及实用性较为不足。2、该本体2为一恐龙或其它动物造型,该本体2与该底座1相结合,但该底座1不具任何造型象征,该二者相结合后并无衍生其它造型象征。有鉴于上述常见置放座结构的缺点,本专利技术人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制造及设计经验,终于有一能解决常见弊端的置放座结构的产品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似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使本新型的扩充性及实用性较为完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该座体设有一第一容槽,该座体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一第一本体组,该第一本体组部份容设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处,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该二第一斜面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第一本体组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该第一本体组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本技术的功效在于: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该第一圆面及该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造型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造型状。该座体设有该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可供该第一本体组的容置部相容设,使该第一本体组可借由该座体而立于一平面处。该第一本体组与该座体相组设,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使该容置部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而无法倾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置放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置放座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技术置放座结构的前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4A-A处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置放座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图6B-B处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前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本技术置放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置放座结构第一本体组20的立体分解图,本新型关于一种置放座结构,其包括:一座体10,该座体10呈梯形体状,该座体10设有一第一容槽11,该第一容槽11呈四角槽状、圆槽状、多角槽状或各式槽状,该座体10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12,该第一靠抵部12设于该第一容槽11的开口处,该第一容槽11近开口处设有多个凹部13,该凹部13设有该第一容槽11的每一面处,该凹部13的数量为四个,该凹部13呈凹弧槽状;一第一本体组20,该第一本体组20部份容设于该座体10的该第一容槽11处,该第一本体组20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201及二第一斜面202,该第一圆面201与该二第一斜面202相互连接,该第一圆面201相对该二第一斜面202呈对称状,该第一斜面202一端与该第一圆面201相切连接,该二第一斜面202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20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20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202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203,该第二靠抵部203与该第一靠抵部12相靠抵,该第二靠抵部203呈L形状,该第一斜面202处设有纹路,该纹路使该二第一斜面202处供手好握持,该第一本体组20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204,该容置部204容置于该第一容槽11内,该容置部204呈V形体状,该第一本体组20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205,该第一本体组20二侧均设有该圆体部205,该圆体部205呈凸出面状,该第一本体组20设有一第一凸柱206,该第一凸柱206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的二侧,该第一凸柱206设于该二第一斜面202间,该第一凸柱206呈一圆柱体状,该第一本体组20设有一第二凸柱207,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座体10的该凹部13处,使该容置部204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第二凸柱207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11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该第二凸柱207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20的二侧,该第二凸柱207抵于该座体10的其二呈相对正的该凹部13处,该第二凸柱207设于接近该二第二靠抵部203的中间位置处,该第二凸柱207呈圆柱体状,该第二凸柱207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凸柱206的直径,该第一凸柱206设于该圆体部205与该第二凸柱207间;该第一本体组20内供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兼容设,如卷尺、修正带、胶带,或该第一本体组20内供容设各式的装饰物;请辅以图2所示,该第一本体组20包括二第一本体21、二盖体22、一第一轴体23、一第二轴体24、一套合件25、一第一软件26及一第二软件27;该二第一本体21呈反向相对结合,每一第一本体21呈一水滴形体状,该第一圆面201、该第一斜面202、该第二靠抵部203及该容置部204设于该第一本体21处,该第一本体21内侧设有一第一容室211,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一容室211呈相对正状且相通状,该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如卷尺、修正带、胶带,或各装饰物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处,该第一容室211呈圆槽状,该第一本体21近底部处设有一第一开口212,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211的该物件可由该第一开口212被拉出而凸露于该二第一本体21外,该第一开口212设于该容置部204一侧,该第一开口212与该第一容室211设于该第一本体21的同侧,该第一开口212与该第一容室211呈相通状,该第一容室211一侧设有一第二容室213,该二第一本体21的该第二容室213呈相对正状,该第二容室213与该第一容室211呈相通状,该第二容室213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容室211的直径,该第二容室213呈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座体,该座体设有一第一容槽,该座体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n一第一本体组,该第一本体组部份容设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处,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该二第一斜面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第一本体组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该第一本体组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该座体设有一第一容槽,该座体的顶部设有一第一靠抵部;
一第一本体组,该第一本体组部份容设于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处,该第一本体组的外部设有一第一圆面及二第一斜面,该第一圆面与该二第一斜面相互连接,该二第一斜面相交于一直线上,使该第一本体组的整体外观呈一水滴状,使该第一本体组呈一打卡地标的图样状,该第一斜面处设有一第二靠抵部,该第二靠抵部与该第一靠抵部相靠抵,该第一本体组底部处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容置于该第一容槽内,该第一本体组至少一侧设有一圆体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呈梯形体状,该第一容槽呈四角槽状、圆槽状或多角槽状,或该座体的该第一容槽的断面呈V形槽状,该第一靠抵部设于该第一容槽的开口处,该第一圆面相对该二第一斜面呈对称状,该第一斜面一端与该第一圆面相切连接,该第二靠抵部呈L形状或V形状,该容置部呈V形体状,该第一本体组二侧均设有该圆体部,该圆体部呈凸出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容槽近开口处设有多个凹部,该第一本体组设有一第一凸柱,该第一凸柱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的二侧,该第一凸柱设于该二第一斜面间,该第一凸柱呈一圆柱体状,该第一本体组设有一第二凸柱,该第二凸柱抵于该座体的该凹部处,使该容置部受限于该第二靠抵部及该第二凸柱而无法随意脱出该第一容槽槽外或倾倒而呈倾斜状,该第二凸柱凸露于该第一本体组的二侧,该第二凸柱抵于该座体的其二呈相对正的该凹部处,该第二凸柱设于接近该二第二靠抵部的中间位置处,该第二凸柱呈圆柱体状,该第二凸柱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凸柱的直径,该第一凸柱设于该圆体部与该第二凸柱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部设有该第一容槽的每一面处,该凹部的数量为四个,该凹部呈凹弧槽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本体组内供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兼容设,如卷尺、修正带或胶带,或该第一本体组内供容设各式物件如装饰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放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本体组包括二第一本体、二盖体、一第一轴体、一第二轴体、一套合件、一第一软件及一第二软件;该二第一本体呈反向相对结合,每一第一本体呈一水滴形体状,该第一圆面、该第一斜面、该第二靠抵部及该容置部设于该第一本体处,该第一本体内侧设有一第一容室,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一容室呈相对正状且相通状,该收卷呈圆体状的物件,如卷尺、修正带或胶带,或各装饰物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处,该第一本体近底部处设有一第一开口,容设于该二第一容室的该物件由该第一开口被拉出而凸露于该二第一本体外,该第一开口设于该容置部一侧,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一容室设于该第一本体的同侧,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一容室呈相通状,该第一容室一侧设有一第二容室,该二第一本体的该第二容室呈相对正状,该第二容室与该第一容室呈相通状,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一穿槽,该第一穿槽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体外侧,该第一穿槽与该第二容室呈相通状,该第一本体内侧设有一第三容室,该第三容室设于该第一容室与该第一开口间,该第一本体设有一第二穿槽,该第二穿槽的开口设于该第一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铂
申请(专利权)人:爱心进行销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