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4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基板和保温面板,保温基板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其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结构,相邻两个保温基板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且保温基板上对称设有第一滑槽,保温面板下方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滑动连接第一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且第一滑槽内设有多个透水孔,保温面板上对车设有多个槽型结构,其内壁上均设有防水膜,且相邻两个保温面板相交于保温基板中心处,相邻两个保温面板相交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防水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保温面板和保温基板的错位设置,且第一连接件和保温面板上均设有防水膜,保温基板上设有透水孔,进行引流增加防水效果。

A multi-layer, waterproof composite insula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
本技术保温板加工
,主要涉及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
技术介绍
保温板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现有的多层防水保温板通过在保温板外侧设置有防水涂料,从而来加大保温板的防水性。但是,由于保温板个体大小有限,相邻的保温板之间具有连接缝,连接缝的防水处理不好,则会导致水流沿着缝隙进入内墙,同时容易导致保温板的腐烂,影响保温板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保温板个体大小有限,相邻的保温板之间具有连接缝,连接缝的防水处理不好,则会导致水流沿着缝隙进入内墙,同时容易导致保温板的腐烂,影响保温板的寿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基板和保温面板,所述保温基板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其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结构,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基板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温基板上对称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保温面板下方设有第一凸块,所述保温面板和所述保温基板通过所述第一凸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保温面板上对车设有多个槽型结构,多个所述槽型结构内壁上均设有防水膜,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相交于所述保温基板中心处,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相交处设有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防水膜。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于所述保温基板一侧,所述保温基板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相邻所述保温基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连接柱均呈类圆柱形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一凸块均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所述保温基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呈类“T”字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凸块和两个第三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且两个所述第三凸块对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内均设有多个第一透水孔,且多个所述第一透水孔对应连接,所述保温基板侧边对应设有两个第二透水孔,所述保温基板另一侧对应设有第一凸环,相邻所述保温基板,所述第一凸块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透水孔。优选的,所述保温面板侧边对称设有两个第四滑槽,且所述第四滑槽呈类弧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两端对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保温面板的所述第四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呈弧形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半径等于所述槽型结构的半径。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下方,所述保温面板侧边设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二槽型结构,所述第二槽型结构内对应设有圆孔,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槽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加固板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且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圆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首先通过保温面板滑动连接于保温基板中部,且保温面板和保温基板上均设有防水结构,然后保温面板上设有槽型结构,槽型结构内设有防水膜,通过防水膜来实现水的过滤,并且相邻的保温面板的通过第二连接件来实现保温面板的连接,同时保温面板上设有第二防水膜,通过第二防水膜实现将连接处的水分向下滑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保温基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保温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保温面板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加固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基板,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滑槽,121-透水孔,13-第二滑槽,14-第三滑槽,15-第二透水孔,16-第一凸块,2-保温面板,21-第一凸块,21-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23-第三凸块,24-第四滑槽,25-第二槽型结构,251-圆孔,3-第一连接结构,31-第一连接柱,32-第一凹槽,4-槽型结构,41-防水膜,5-第二连接件,501-第二防水膜,51-第一连接块,52-加固结构,521-第一加固板,522-第一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实施例,请参照图1-6,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基板1和保温面板2,所述保温基板1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其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温基板1上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保温面板2下方设有第一凸块21,所述保温面板2和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凸块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2进行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槽12内设有多个透水孔121,所述保温面板2上对车设有多个槽型结构4,多个所述槽型结构4内壁上均设有防水膜41,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相交于所述保温基板1中心处,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相交处设有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设有第二防水膜501。实施例,请参照图2-4,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包括第一连接柱31,所述第一连接柱31设置于所述保温基板1一侧,所述保温基板1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32,相邻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32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32和所述第一连接柱31均呈类圆柱形设置。实施例,请参照图1-3,所述第一滑槽12和所述第一凸块21均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2之间,所述保温基板1上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3呈类“T”字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凸块21之间设置有第二凸块22和两个第三凸块23,所述第二凸块22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3,且两个所述第三凸块23对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槽14,且所述第二滑槽13和所述第三滑槽14内均设有多个第一透水孔121,且多个所述第一透水孔121对应连接,所述保温基板1侧边对应设有两个第二透水孔15,所述保温基板1另一侧对应设有第一凸环16,相邻所述保温基板1,所述第一凸环16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透水孔15。实施例,请参照图4-5,所述保温面板2侧边对称设有两个第四滑槽24,且所述第四滑槽24呈类弧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块51,所述第一连接块51两端对应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保温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基板(1)和保温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基板(1)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其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温基板(1)上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保温面板(2)下方设有第一凸块(21),所述保温面板(2)和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凸块(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2)进行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槽(12)内设有多个透水孔(121),所述保温面板(2)上对车设有多个槽型结构(4),多个所述槽型结构(4)内壁上均设有防水膜(41),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相交于所述保温基板(1)中心处,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相交处设有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设有第二防水膜(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包括保温基板(1)和保温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基板(1)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其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温基板(1)上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保温面板(2)下方设有第一凸块(21),所述保温面板(2)和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凸块(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2)进行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槽(12)内设有多个透水孔(121),所述保温面板(2)上对车设有多个槽型结构(4),多个所述槽型结构(4)内壁上均设有防水膜(41),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相交于所述保温基板(1)中心处,且相邻两个所述保温面板(2)相交处设有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设有第二防水膜(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包括第一连接柱(31),所述第一连接柱(31)设置于所述保温基板(1)一侧,所述保温基板(1)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32),相邻所述保温基板(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32),且所述第一凹槽(32)和所述第一连接柱(31)均呈类圆柱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防水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2)和所述第一凸块(21)均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2)之间,所述保温基板(1)上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3)呈类“T”字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凸块(21)之间设置有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亮晏利东严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铭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