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包括包括管理中心、中转控制模块和设置在每个路灯上的控制单元,所述管理中心通过GPRS网络与中转控制模块实现信号传输,所述中转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和GPRS模块;每个所述控制单元均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光照度传感器,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和调光电路,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和调光电路均连接路灯;所述路灯为供电电压为DC 24V的LED路灯;所述路灯上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路灯开启的远距离控制,并能根据日照强度调节灯光强度,节省电能,加强智能化控制。
An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道路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大部分人们居住区和出行道路两边均设置有路灯,但是由于路灯的距离较长,且分布较广,目前对路灯的控制大多依然是人工手动开合闸控制,或者是简单的定时设置;人工控制存在效率低、误操作及浪费人力物力资源等问题;现在都在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由于不同季节的光照不同,只是定时开启路灯,有的时候路灯已经打开了,但是光照还是很强,会造成一部分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人工控制路灯且路灯无法调节灯光强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路灯开启的远距离控制,并能根据日照强度调节灯光强度,节省电能,加强智能化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包括管理中心、中转控制模块和设置在每个路灯上的控制单元,所述管理中心通过GPRS网络与中转控制模块实现信号传输,所述中转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和GPRS模块;每个所述控制单元均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光照度传感器,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和调光电路,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和调光电路均连接路灯;所述路灯为供电电压为DC24V的LED路灯;所述路灯上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220V电源,并将220V电源转换为24V和3.3V电源电压为路灯、控制单元和中转控制模块供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均采用CC2530芯片,所述GPRS模块为GTM900,用于接收从管理中心通过GPRS网络传输的控制指令信号,并将指令信号发送至第一微控制器CC2530;所述第一微控制器CC2530与GTM900之间通过串口通信构成信号连接;所述中转控制模块与控制单元形成ZIgBee无线网络传输。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中的第二微控制器CC2530的P1.7接口连接光照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微控制器CC2530的P2.0接口连接有调光电路;所述第二微控制器CC2530的P2.1接口连接有驱动电路。进一步地,所述调光电路包括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为LM3409芯片,所述调节器的EN端口连接第二微控制器CC2530的P2.0接口,所述调节器的VCC和VIN接口均连接输入电压,所述调节器的CSP和CSN接口之间连接有电阻R7,所述调节器的PGATE端口连接MOS管的基极,MOS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路灯,通过电感L1的输出电流调节路灯的灯光。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光耦合器U1和继电器KM1,所述光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0,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KM1的线圈,所述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连接路灯。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变压器、整流桥和调压器,变压器输入端连接220V电源,之后经整流桥和调压器后输出24V电源电压,24V电源电压为路灯供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稳压器,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24V电源电压,稳压器的输出端经电感L11和电感L12后输出3.3V电源电压,3.3V电源电压为微控制器、调光电路和驱动电路供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管理中心同时向多个不同道路的中转控制模块通过GPRS网络发送控制信号,中转控制模块与其附近一定规模内的单个路灯之间实现ZigBee网络通信,通过设置的中转控制模块使管理中心实现较大范围内的路灯控制,且在每个路灯上均设置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内设置调光电路,根据光照度的大小调节路灯的亮度,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同时,路灯采用LED路灯,更便于信号的控制;控制单元中的第二微控制器采用CC2530芯片,集控制与无线传输于一体,集成化程度更高,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的中转控制模块和控制单元的通信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第二微控制器CC2530的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调光电路的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驱动电路的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第一转换电路的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第二转换电路的原理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管理中心,2为中转控制模块,3为控制单元,4为GPRS模块,5为第一微控制器,6为光照度传感器,7为驱动电路,8为调光电路,9为第二微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8所示,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包括管理中心1、中转控制模块2和设置在每个路灯上的控制单元3,所述管理中心1通过GPRS网络与中转控制模块2实现信号传输,所述中转控制模块2包括第一微控制器5和GPRS模块4;具体的,所述管理中心1为管理照明的控制中心;每个所述控制单元3均包括第二微控制器9,第二微控制器9的输入端连接光照度传感器6,第二微控制器9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和调光电路8,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和调光电路8均连接路灯;所述路灯为供电电压为DC24V的LED路灯;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指的中转控制模块2可按以下方式设置,路灯以街道或道路为区分,每个街道或道路设置一个中转控制模块2,中转控制模块2可设置在其中一个路灯上,也可以单独设置;该中转控制模块2与该街道每个路灯上的控制单元3形成ZIgBee网络通信,多个街道的中转控制模块2均与管理中心1通过GPRS网络通信。所述路灯上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220V电源,并将220V电源转换为24V和3.3V电源电压为路灯、控制单元3和中转控制模块2供电。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微控制器5和第二微控制器9均采用CC2530芯片,所述GPRS模块4为GTM900,用于接收从管理中心1通过GPRS网络传输的控制指令信号,并将指令信号发送至第一微控制器5CC2530;所述中转控制模块2的第一微控制器5CC2530与GTM900之间通过串口通信构成信号连接;所述中转控制模块2与控制单元3形成ZIgBee无线网络传输。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CC2530的P2.3和P2.4接口连接有晶振X1,晶振X1的频率为32KHz;CC2530的XOSC-Q1和XOSC-Q2接口连接有晶振X2,晶振X2的频率为32MHz,晶振X2的两端连接有接地电容C6和C7,所述电容C6和C7的容量为27pF;CC2530的RF-N接口顺次连接电容C2和C3,RF-P接口顺次连接电容C4和电感L2,电容C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中心(1)、中转控制模块和设置在每个路灯上的控制单元(3),所述管理中心(1)通过GPRS网络与中转控制模块实现信号传输,所述中转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微控制器(5)和GPRS模块(4);/n每个所述控制单元(3)均包括第二微控制器(9),第二微控制器(9)的输入端连接光照度传感器(6),第二微控制器(9)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和调光电路(8),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和调光电路(8)均连接路灯;所述路灯为供电电压为DC 24V的LED路灯;/n所述路灯上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220V电源,并将220V电源转换为24V和3.3V电源电压为路灯、控制单元(3)和中转控制模块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中心(1)、中转控制模块和设置在每个路灯上的控制单元(3),所述管理中心(1)通过GPRS网络与中转控制模块实现信号传输,所述中转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微控制器(5)和GPRS模块(4);
每个所述控制单元(3)均包括第二微控制器(9),第二微控制器(9)的输入端连接光照度传感器(6),第二微控制器(9)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和调光电路(8),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和调光电路(8)均连接路灯;所述路灯为供电电压为DC24V的LED路灯;
所述路灯上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220V电源,并将220V电源转换为24V和3.3V电源电压为路灯、控制单元(3)和中转控制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5)和第二微控制器(9)均采用CC2530芯片,所述GPRS模块(4)为GTM900,用于接收从管理中心(1)通过GPRS网络传输的控制指令信号,并将指令信号发送至第一微控制器(5)CC2530;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5)CC2530与GTM900之间通过串口通信构成信号连接;
所述中转控制模块与控制单元(3)形成ZIgBee无线网络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中的第二微控制器(9)CC2530的P1.7接口连接光照度传感器(6),所述第二微控制器(9)CC2530的P2.0接口连接有调光电路(8);所述第二微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亚,范其丽,殷利杰,冯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