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阀式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54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阀式底座,其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板和若干第二加强板,若干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相互垂直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分别沿不同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底座重复使用的效果。

A ship valve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阀式底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船阀式底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工程领域,为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对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测试,通常会使用静载试验方法进行测试,静载试验是指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现有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测试的过程为:将测试的桩头顶部铺设少许中砂或粗砂找平,吊装第一承压板于桩头顶部,使得第一承压板中心与桩头横截面形心重合;在第一承接板上放置千斤顶,第一承压板上的千斤顶合力与承压板中心对齐,然后在千斤顶的上部吊装第二承压板,在第二承压板上吊装主梁,第二承压板的存在保证千斤顶的出力均匀传递给主梁;主梁吊装时一定要注意主梁中心与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对齐;主梁的相对两端分别架设有用于支撑主梁的主梁墩台。然后在主梁顶部的水平垂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吊装若干次梁,次梁的相对两端分别架设有用于支撑次梁的次梁墩台。最后就是在相邻次梁间放置横纵搭配的混凝土块进行配重,如附图3所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次梁支墩搭建前需对场地进行砖渣回填硬化处理,使得次梁墩台平稳而且受力均匀放置于工地上,一般都是在工地与次梁墩台之间浇灌混凝土支撑台,但是混凝土支撑台凝固后就直接固定在工地上,在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测试完成之后只能将混凝土支撑台打掉,不利于重复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阀式底座,具有底座重复使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船阀式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板和若干第二加强板,若干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相互垂直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分别沿不同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底座本体替代混凝土支撑台,一方面由于混泥土凝固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用底座本体即插即用节省耗费的时间;另一方面使用混凝土支撑台,用完之后只能将混凝土支撑台打掉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底座本体使用结束后可以收回留着下次使用;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设置一方面对于底座本体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使得底座本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另一方面起到节省材料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直线排列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相互卡接,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卡接处通过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固定连接通过两卡槽的卡接,然后焊接;一方面减少焊接工人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的固定更加牢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两端焊接固定在底座本体的内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焊接固定在底座本体的内腔,使得彼此间的连接更加紧固,不易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本体、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为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钢板作为底座本体、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制作材料,有效提高底座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得底座本体更加的耐用坚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本体、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的表面上均喷涂有油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本体、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均为钢板制作而成,由于经常在外日晒雨淋钢板易生锈,油漆的喷涂有利于防止钢板生锈的情况发生,延长底座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吊件,所述吊件对称设置在底座本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件的设置,方便吊机通过吊件将底座本体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使得底座本体方便搬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件为起重吊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起重吊环作为吊件,起重吊环具有坚固耐用、承受力强的特点,适用比较重的由钢结构组成的底座本体,有效减少在吊机吊起底座本体时由于起重吊环断裂导致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使用底座本体替代混凝土支撑台,一方面由于混泥土凝固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用底座本体即插即用节省耗费的时间;另一方面使用混凝土支撑台,用完之后只能将混凝土支撑台打掉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底座本体使用结束后可以收回留着下次使用;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设置一方面对于底座本体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使得底座本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另一方面起到节省材料的效果;2.使用钢板作为底座本体、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制作材料,有效提高底座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得底座本体更加的耐用坚固;3.吊件的设置,方便吊机通过吊件将底座本体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使得底座本体方便搬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测试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本体;11、侧板;12、端板;13、底板;14、空腔;2、第一加强板;21、第一卡槽;3、第二加强板;31、第二卡槽;4、吊件;41、起重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船阀式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1包括两个侧板11、两个端板12和底板13,两个侧板11分别固定于底板13的相对的两侧,端板12分别与两个侧板11的相同端以及底板13固定连接,两个端板12对称设置在底板13相对的两端上。两个侧板11、两个端板12和底板13均通过焊接固定共同形成一个上方开口,中间为空腔14的矩形。如图1、2所示,底座本体1的空腔14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板2和若干第二加强板3,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相互垂直设置,第一加强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1焊接固定,同一侧板11上焊接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12焊接固定,同一端板12上焊接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第二加强板3。第一加强板2远离底板1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卡槽21,若干第一卡槽21沿着第一加强板2远离底板13的一侧直线排列,第一卡槽21纵向延伸至第一加强板2的中部;第二加强板3靠近底板1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槽31,若干第二卡槽31沿着第二加强板3靠近底板13的一侧直线排列,第二卡槽31延伸至第二加强板3的中部。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相互卡接,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卡接处通过焊接固定。如图1、2所示,两个侧板11、两个端板12、底板13和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均为钢板且表面上均涂有油漆,两个端板12相互背对的一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吊件4,该吊件为起重吊环41。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底座本体1替代混凝土支撑台,一方面由于混泥土凝固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用底座本体1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阀式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1),所述底座本体(1)开设有空腔(14), 所述空腔(14)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板(2)和若干第二加强板(3),若干所述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相互垂直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分别沿不同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的两端分别与空腔(14)的内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阀式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1),所述底座本体(1)开设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板(2)和若干第二加强板(3),若干所述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相互垂直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分别沿不同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的两端分别与空腔(14)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阀式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直线排列的第一卡槽(21),所述第二加强板(3)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21)相适配的第二卡槽(31),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相互卡接,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卡接处通过焊接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