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48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尘机,其包括主机及过滤装置。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的离心风扇及控制所述电机运转的控制单元,所述壳体上适当位置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主机为分体式设置,包括放置安装在主机设有进风口所在壁面上、过滤小型废物的第一过滤层,放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层上、对细小尘粒进行过滤和分隔的第二过滤层,及放置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层上、过滤微尘粒的第三过滤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尘机,尤其涉及一种工商业用吸尘机。
技术介绍
工厂、商场、住宅等建筑常常设有通风管道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日积月累,这些通风管道内会积累许多灰尘及污垢,甚至滋生细菌,进而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经常对通风管道进行清洗,使其符合环保标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常见的清洗方式有采用高压水流冲洗通风管道或使用吸尘设备将通风管道内灰尘及污物吸除等方式。然而采用高压水流进行冲洗时,潮湿环境常常会引致铁皮管道氧化、滋生病菌及其它微生物,破坏管道且影响空气质量,而且为保证清洗彻底又常常需要在水流中加入清洗剂,使得清洗成本增加。使用吸尘设备将通风管内灰尘及物污吸除的过程为关闭空调系统,使通风管道内不存有风压,以刷头机带动尼龙刷,将通风管道内灰尘拍起,再配合工业吸尘机将灰尘污物完全吸除。但是,一般的工业吸尘机仅设有简单的滤尘装置,因此,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部份尘埃会通过吸尘机的出风口挥发到室内的空间中,仅能做到视觉上的吸尘效果,实际上室内的空气品质并没有改善。而且一般的工业吸尘机体积较大,搬运较为不便,搬运过程耗时较多,给施工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尘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使用方便、除尘效果好的吸尘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吸尘机包括主机及过滤装置,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的离心风扇及控制所述电机运转的控制单元,所述壳体上适当位置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主机为分体式设置,其放置安装在所述主机进风口所在壁面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放置安装在主机设有进风口所在壁面上、过滤小型废物的第一过滤层,放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层上、对细小尘粒进行过滤和分隔的第二过滤层,及放置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层上、过滤微尘粒的第三过滤层。所述控制单元为红外线接收控制装置,所述红外线接收控制装置接收红外信号,控制所述电机工作。所述电机工作带动离心风扇旋转产生旋转空气流,将被清洗管道中的灰尘、污物随旋转空气流吸入,经所述过滤装置各过滤层过滤后,将灰尘、污物过滤依附在过滤网上,已过滤的符合环保标准的空气由所述主机进风口进入主机内并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吸尘机具有三重过滤层,使吸入的污垢在排出到外界环境中时已经过完全的过滤,达到清洗通风管道及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本技术吸尘机的过滤装置与主机分体式设置,可分别移动搬运,施工方便;另外,本技术吸尘机控制单元采用红外线接收装置,可以红外遥控方式实现操作控制,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吸尘机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吸尘机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吸尘机的正面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吸尘机主机的电气线路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技术吸尘机包括主机10及可拆卸地组放在所述主机10上的过滤装置20。请参照图2与图3,所述主机10包括壳体11、设于所述壳体11内的驱动电机12、由所述电机12驱动旋转的离心风扇13、及控制所述电机12运转的控制单元14。所述壳体11包括顶壁、侧壁及底壁(未标号),其共同形成空腔以容置所述电机12、离心风扇13及控制单元14等组件。所述壳体11进一步设有进风口111及出风口112,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11设于所述壳体11的顶壁并与所述壳体11空腔连通,所述出风口112设于所述壳体11侧壁并与所述壳体11空腔连通,且所述进风口111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离心风扇13的旋转平面以利于将外界空气随离心风扇13旋转产生的气流吸入,所述出风口112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离心风扇13的旋转平面以利于壳体11内空气的排出,当然,以上进风口111、出风口112及其与离心风扇13间的位置关系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便于安放,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2固定在所述壳体11底壁,所述离心风扇13可固定于所述电机12转轴(图未示)随电机12的转动而旋转,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壳体11内,通过导线(图未示)与所述电机12输出端连接,由所述电机12驱动旋转。所述离心风扇13旋转,形成旋转气流,使外界空气具有通过进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运动趋势,同时将壳体11内的空气由所述出风口112向外排出。所述壳体11上进一步设有控制台15,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台15设于所述壳体11前部的侧壁上,其上装设有电流表、电压表、定时器、指示灯(未标号)、控制单元14等监测控制元件。另外,所述主机10上可进一步设有脚轮16及推动把手17以方便所述吸尘机的移动与搬运。所述电机12内包括将电磁力转换为转动力的电磁力控制装置121(如图4)、及用于过载时或故障时断电保护的保险装置122(如图4)。本实施例中,为使施工中的操作更为方便,所述吸尘机采用红外遥控方式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单元14为红外线接收装置,其内编制有控制吸尘机开、关、等各项操作的相应程序,根据所接收到的红外遥控信号,调用相应程序,对吸尘机进行遥控。请参考图4,为是所述吸尘机主机10中各装置间连接的电气线路图。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电源40的火线和零线连接,再通过接线端子30连接电机12的电磁控制装置121上的零线,并进一步串接指示灯、定时器、电压计、电机12的保险装置122的零线,所述红外接收装置的火线与电机保险装置122的火线连接,并通过接线端子分别与电压计与指示灯的火线连接,所述保险装置122的输出端Q1经所述电磁控制装置121与定时器火线连接,电流表连接在所述红外接收装置与电磁控制装置121之间的火线上。所述电机的火线和零线分别连接至电磁控制装置121上,地线通过接线端子30与电源40地线连接。从而,接通电源40后,红外线接收装置接收控制信号,通过电磁控制装置121将电磁力转换为电机的旋转力,控制离心风扇13旋转。其中保险装置122在负载过重或电路故障时,自动断开,使输出端Q1没有输出,保护电机12。再请参照图2,所述过滤装置20与所述主机10为分体式设置,其在工作时,可直接放置安装在所述主机10进风口111所在平面上,在移动搬运时,可拆下单独搬运。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20包括放置安装在主机10设有进风口111的顶壁上的第一过滤层21、放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层21上的第二过滤层22及放置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层22上的第三过滤层23。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过滤层21、22、23分别包括安装架211、221、231及装设在相应安装架211、221、231中的过滤网212、222、232。所述第三过滤层23中的过滤网232为初级过滤网,用于过滤小型废物(如沙石及泥头等);所述第二过滤层22中的过滤网222为呈V形袋式的褶形过滤网,用于对细小尘粒进行过滤和分隔;所述第一过滤层23中的过滤网232为高效捕捉颗粒(HEPA)过滤网,其可将低于0.3微米的微尘粒过滤。所述主机10的壳体11、各过滤层的安装架间相互邻接面的形状配合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过滤层21、22、23可依次叠放安装在所述主机10上,即,所述第一过滤层21底面形状与所述主机10顶壁形状对应、所述第二过滤层22底面与所述第一过滤层21顶面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三过滤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机,包括主机及过滤装置,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的离心风扇及控制所述电机运转的控制单元,所述壳体上适当位置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主机为分体式设置,其放置安装在所述主机进风口所在壁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健诒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坚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