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43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晶体管、采样电阻;控制芯片分别耦接晶体管、采样电阻;控制芯片设有复用引脚和VSS引脚,复用引脚作为电压反馈引脚和电流检测引脚的复用引脚;控制芯片的门控制输入信号引脚连接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耦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所述VSS引脚耦接采样电阻的第一端;在晶体管导通的状态下,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流过所述晶体管的电流大小;在晶体管断开的状态下,控制芯片能通过复用引脚获取电压反馈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通过将FB和CS引脚复用的形式,可简化控制芯片电路中的引脚排布,有效降低控制芯片电路的封装成本。

Control chip,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源电路
,涉及一种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各个功能分别用控制芯片中的不同引脚连接实现。图1为现有boost升压电源电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电路示意图;请参阅图1,boost升压电源电路中,FB电压反馈引脚用于采集分压电阻R1和分压电阻R2间的分压,以控制电源电压处于恒压状态。CS电流反馈引脚用于采集流过MOS管的电流大小,通过采集的电流信号,控制芯片中的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控制MOS管的通断,以调节流过MOS管的电流大小,防止因电流过大而损坏MOS管。其中,VSS引脚接地。图2为电源电路的电路信号时序图;请参阅图2,因处于电路恒压状态,FB引脚采集的电压信号为恒定值。当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信号为高电平(on状态)时,CS引脚采集到的电流升高;当PWM信号为低电平(off状态)时,CS引脚采集到的电流为零。现有控制芯片中,各个功能分别用控制芯片中的引脚连接实现,如FB引脚和CS引脚用于采集不同的信号。控制芯片电路中设置的引脚越多,其封装的成本增加,系统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控制芯片设计,以便克服现有控制芯片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可简化控制芯片电路中的引脚排布,有效降低控制芯片电路的封装成本,系统成本也随之降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采样电阻;所述控制芯片耦接采样电阻;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晶体管;所述控制芯片设有复用引脚和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所述复用引脚作为电压反馈引脚和电流检测引脚的复用引脚,所述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分别耦接控制芯片的公共端及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晶体管与控制芯片独立设置,所述控制芯片耦接所述晶体管,所述控制芯片的门控制输入信号引脚连接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耦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或者,晶体管作为控制芯片的一部分,所述控制芯片具有漏端引脚,控制芯片的漏端引脚与晶体管的漏极耦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门控制输入信号端连接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耦接所述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在晶体管导通的状态下,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流过所述晶体管的电流大小;在晶体管断开的状态下,无电流流过晶体管,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电压反馈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复用引脚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之间的连接节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芯片包括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耦接晶体管,能向晶体管发送控制所述晶体管通断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所述控制芯片设有电源电压引脚VCC及补偿引脚COMP;电源电压引脚VCC耦接第一电容C1,补偿引脚COMP耦接第二电容C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感L、二极管D、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所述电感L的第一端耦接输入电压Vin,电感L的第二端分别耦接二极管D的正极、晶体管的漏极;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输出电压Vout、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设有复用引脚和VSS引脚,所述复用引脚作为电压反馈引脚FB和电流检测引脚CS的复用引脚,所述VSS引脚连接控制芯片的公共端GND;所述控制芯片能在控制芯片处于第一状态下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电流采样信号;所述控制芯片能在控制芯片处于第二状态下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电压反馈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芯片中设有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耦接晶体管,能向晶体管发送控制所述晶体管通断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在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高电平的状态下,晶体管导通;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流过晶体管的电流大小;在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低电平的状态下,无电流流过晶体管;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电压反馈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晶体管内封于所述控制芯片,即所述晶体管作为所述控制芯片的一部分;或者,所述晶体管设置于所述控制芯片之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采样电阻Rcs内封或集成在控制芯片上,或者,所述采样电阻Rcs设置于所述控制芯片之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通过将FB和CS引脚复用的形式,可简化控制芯片电路中的引脚排布,有效降低控制芯片电路的封装成本,系统成本也随之降低。本技术分时复用FB完成最大电流检测,无需额外的CS引脚。通过调节VSS对地电阻可以自由设置最大电流检测值。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boost升压电源电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电源电路的电路信号时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及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信号时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及控制电路在电源电路中应用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及控制电路在Buck电路中应用的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及控制电路在反激电路中应用的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信号时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及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说明书中的“耦接”或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如通过一些有源器件、无源器件或电传导媒介进行的连接;还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在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目的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有源器件或无源器件的连接,如通过开关、跟随电路等电路或部件的连接。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采样电阻;所述控制芯片耦接采样电阻;所述控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采样电阻;所述控制芯片耦接采样电阻;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晶体管;/n所述控制芯片设有复用引脚和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所述复用引脚作为电压反馈引脚和电流检测引脚的复用引脚,所述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分别耦接控制芯片的公共端及采样电阻的第一端;/n所述晶体管与控制芯片独立设置,所述控制芯片耦接所述晶体管,所述控制芯片的门控制输入信号引脚连接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耦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或者,晶体管作为控制芯片的一部分,所述控制芯片具有漏端引脚,控制芯片的漏端引脚与晶体管的漏极耦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门控制输入信号端连接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耦接所述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n在晶体管导通的状态下,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流过所述晶体管的电流大小;在晶体管断开的状态下,无电流流过晶体管,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电压反馈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采样电阻;所述控制芯片耦接采样电阻;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晶体管;
所述控制芯片设有复用引脚和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所述复用引脚作为电压反馈引脚和电流检测引脚的复用引脚,所述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分别耦接控制芯片的公共端及采样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晶体管与控制芯片独立设置,所述控制芯片耦接所述晶体管,所述控制芯片的门控制输入信号引脚连接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耦接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或者,晶体管作为控制芯片的一部分,所述控制芯片具有漏端引脚,控制芯片的漏端引脚与晶体管的漏极耦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门控制输入信号端连接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源极耦接所述公共接地端电压引脚;
在晶体管导通的状态下,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流过所述晶体管的电流大小;在晶体管断开的状态下,无电流流过晶体管,控制芯片能通过所述复用引脚获取电压反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复用引脚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之间的连接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芯片包括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耦接晶体管,能向晶体管发送控制所述晶体管通断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4.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所述控制芯片设有电源电压引脚及补偿引脚;电源电压引脚耦接第一电容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亮曹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必易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