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包括底框、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上盖、气弹簧撑杆以及铰接座,底框与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底框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第二箱体设置在第一箱体的上方,且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连通设置,第二箱体的两端分别对称的设有一维护口,上盖分别可转动的盖设在维护口上,维护口与上盖的两侧缘均呈斜面设置,气弹簧撑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维护口的两侧,铰接座分别设置在上盖的内侧壁和第二箱体的内侧壁上,气弹簧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铰接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对电缆分支箱进行维修、更换及保养,提高了该电缆分支箱的使用便捷性,实用性强。
Easy to maintain cable branch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
技术介绍
电缆分支箱,是一种用来对电缆线路实施分接、分支、接续及转换电路的设备,多数用于户外,随着配电网电缆化进程的发展,当容量不大的独立负荷分布较集中时,可使用电缆分支箱进行电缆多分支的连接。在电缆分支箱发生故障事故后,维护人员需要及时的对电缆分支箱进行维修,在维护的过程中,需要打开电缆分支箱的箱门后,维护者手持维修工具手部及身体要伸入电缆分支箱内进行维护。然而,目前现有的电缆分支箱,拆装繁琐,这样会影响对电缆分支箱内电缆设施的维护及效率,不便于对电缆分支箱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旨在解决现有的电缆分支箱维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包括底框、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上盖、气弹簧撑杆以及铰接座,所述底框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框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箱体的两端分别对称的设有一维护口,所述上盖分别可转动的盖设在所述维护口上,所述维护口与上盖的两侧缘均呈斜面设置,所述气弹簧撑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维护口的两侧,所述铰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的内侧壁和第二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气弹簧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铰接座铰接。可选地,所述上盖的下端缘竖直的凸设有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缘的外侧壁凹设有一与所述固定板对应的凹槽,所述固定板分别卡设于所述凹槽内设置。可选地,所述固定板分别设有一第一螺钉孔,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连通的第二螺钉孔。可选地,所述固定板分别设有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所述凹槽内分别凸设有一与所述腰型孔相对应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分别插设于所述腰型孔内设置,且所述固定片的端部设有一通孔。可选地,还包括铰链,所述铰链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的上端缘和维护口的上端缘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分别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第二箱体转动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维护口的上端缘的内侧,且所述密封条分别与所述上盖的内侧壁抵接。可选地,所述气弹簧撑杆的行程为210mm。可选地,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相连通的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的开口均朝下设置,所述上盖的上端部的外侧壁分别设有多个散热通槽。可选地,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对接套管,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电缆固定支架,且所述对接套管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有进线孔,且所述对接套管和电缆固定支架分别位于所述进线孔的上方。可选地,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上盖均采用2mm的金属钢板形成。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箱体的两端分别对称的设有一维护口,上盖分别可转动的盖设在维护口上,维护口与上盖的两侧缘均呈斜面设置,气弹簧撑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维护口的两侧,铰接座分别设置在上盖的内侧壁和第二箱体的内侧壁上,气弹簧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铰接座铰接,采用双向开门的结构,且上盖分别通过两个根气弹簧支撑杆进行支撑,上盖打开方便快捷、省力,同时气弹簧支撑杆具有自锁功能,便于在任意角度下固定支撑上盖,有利于对电缆分支箱进行维修、更换及保养,提高了该电缆分支箱的使用便捷性和拆装便捷性;利用对接套管作为连接母排,具有长度小,电缆排列清楚,三芯电缆不需大跨度交叉,且上盖拆装快速,打开角度可任意调节,维护方便,便捷的连接组合形式,实现电缆的互联与对接,安全可靠,防护等级高,抗老化能力强,防腐蚀,耐高温耐冷热冲击,保证电缆使用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灵活的组合接线,充分满足多种接线要求,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包括底框100、第一箱体200、第二箱体300、上盖400、气弹簧撑杆500以及铰接座600,所述底框100与所述第一箱体200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框100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101,所述第二箱体300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200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箱体200与第二箱体300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箱体300的两端分别对称的设有一维护口301,所述上盖400分别可转动的盖设在所述维护口301上,所述维护口301与上盖400的两侧缘均呈斜面设置,所述气弹簧撑杆500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维护口301的两侧,所述铰接座600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400的内侧壁和第二箱体300的内侧壁上,所述气弹簧撑杆5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铰接座600铰接。具体地,所述上盖400的下端缘凸出于所述第一箱体200的外侧壁设置,所述上盖400的下端缘竖直的凸设有一固定板401,所述第一箱体200的上端缘的外侧壁凹设有一与所述固定板401对应的凹槽201,所述固定板401分别卡设于所述凹槽201内设置。具体地,所述固定板401分别设有一第一螺钉孔4011,所述凹槽201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螺钉孔4011相连通的第二螺钉孔2011。具体地,所述固定板401分别设有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4012,所述凹槽201内分别凸设有一与所述腰型孔4012相对应的固定片2012,所述固定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上盖、气弹簧撑杆以及铰接座,所述底框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框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箱体的两端分别对称的设有一维护口,所述上盖分别可转动的盖设在所述维护口上,所述维护口与上盖的两侧缘均呈斜面设置,所述气弹簧撑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维护口的两侧,所述铰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的内侧壁和第二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气弹簧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铰接座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上盖、气弹簧撑杆以及铰接座,所述底框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框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箱体的两端分别对称的设有一维护口,所述上盖分别可转动的盖设在所述维护口上,所述维护口与上盖的两侧缘均呈斜面设置,所述气弹簧撑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维护口的两侧,所述铰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的内侧壁和第二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气弹簧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下端缘竖直的凸设有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缘的外侧壁凹设有一与所述固定板对应的凹槽,所述固定板分别卡设于所述凹槽内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分别设有一第一螺钉孔,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连通的第二螺钉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分别设有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所述凹槽内分别凸设有一与所述腰型孔相对应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分别插设于所述腰型孔内设置,且所述固定片的端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