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少雄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穿墙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32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管线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穿墙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包括软保护管、钢丝、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相对设置有安装槽,软保护管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上壳和下壳对应设置有多组,并且各上壳的底端设置有卡槽,各下壳的顶端和各卡槽对应设置有卡扣,各上壳的顶端设置有通孔,并且钢丝穿过各通孔,并且从各上壳的左端和右端伸出,钢丝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限位块,各相邻的上壳之间区域均设置有柔性套管,并且柔性套管套装在软保护管的外侧壁上,在软保护管受压后,其减少了软保护管被压扁的概率,进而减少了造成电气管被损坏的概率。

A protect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pipeline in underground through wall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穿墙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管线保护结构
,具体为一种地下穿墙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经检索,现有技术专利CN204205490U公开了一种地下穿墙电气管线保护结构,其通过在电气管线进入建筑物端和伸出建筑物端之间连接有可以沉降30cm-150cm的预留电气管线,并且至少在所述预留电气管线的外围套设有软保护管,从而可使电气管线得到较好的保护,避免沉降造成电气管线破坏的现象,减少了相应的维护管理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软保护管受压后,当电气管线的下方土质较硬时,软保护管容易被压扁,进而造成电气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软保护管受压后,减少软保护管被压扁的概率,进而减少造成电气管被损坏的概率的地下穿墙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穿墙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包括软保护管、钢丝、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相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软保护管位于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穿墙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包括软保护管(1),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2)、上壳(3)和下壳(4),所述上壳(3)和下壳(4)相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软保护管(1)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上壳(3)和下壳(4)对应设置有多组,并且各所述上壳(3)的底端设置有卡槽(5),各所述下壳(4)的顶端和各所述卡槽(5)对应设置有卡扣(6),各所述上壳(3)的顶端设置有通孔,并且所述钢丝(2)穿过各所述通孔,并且从各所述上壳(3)的左端和右端伸出,所述钢丝(2)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限位块(7),各相邻的上壳(3)之间区域均设置有柔性套管(8),并且所述柔性套管(8)套装在所述软保护管(1)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穿墙建筑电气管线保护结构,包括软保护管(1),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2)、上壳(3)和下壳(4),所述上壳(3)和下壳(4)相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软保护管(1)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上壳(3)和下壳(4)对应设置有多组,并且各所述上壳(3)的底端设置有卡槽(5),各所述下壳(4)的顶端和各所述卡槽(5)对应设置有卡扣(6),各所述上壳(3)的顶端设置有通孔,并且所述钢丝(2)穿过各所述通孔,并且从各所述上壳(3)的左端和右端伸出,所述钢丝(2)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限位块(7),各相邻的上壳(3)之间区域均设置有柔性套管(8),并且所述柔性套管(8)套装在所述软保护管(1)的外侧壁上,各所述下壳(4)的底端均设置有柔性层(9),所述柔性层(9)的顶端和所述下壳(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层(9)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少雄黄杰黄峥琳
申请(专利权)人:邹少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