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28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包括:至少一个功率装置,所述功率装置包括承载件以及多个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由下往上分为至少两层排列在所述承载件上,所述功率单元设置有第一冷却液端口以及第二冷却液端口;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以及至少三条传输管,位于最下层的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使第一冷却液端口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连接,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使第二冷却液端口与上层的功率单元的第一冷却液端口连接,位于最上层的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使第二冷却液端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连接。其无需设置多条水管支路,减少管道接口的数量,降低漏水风险,提高安全性。

Outdoor SVG with water cooling and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
本技术涉及无功补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静止无功发生器。
技术介绍
SVG(静止无功发生器)是一种电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其能够迅速吸收或者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动态调节无功功率,实现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的目的。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风冷型SVG以及水冷型SVG,水冷型SVG相对风冷型SVG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够更好地适应高风沙、高湿度、高盐雾的恶劣工作环境,因此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从而被更广泛地使用。现有技术中,水冷型SVG包括多个功率装置以及散热管道,功率装置分层设置有多个功率单元,散热管道设置有多条水管支路,每条水管支路与功率装置其中一层上的功率单元连接,以对功率单元进行散热。然而通过设置多个水管支路与每个功率单元连接的结构,存在多个管道接口,由于管道接口容易发生漏水,提高了发生漏水的几率,发生漏水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其能够减少散热管道的水管支路数量,降低漏水发生几率,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包括:至少一个功率装置,所述功率装置包括承载件以及多个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由下往上分为至少两层排列在所述承载件上,所述功率单元设置有第一冷却液端口以及第二冷却液端口;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以及至少三条传输管,位于最下层的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使第一冷却液端口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连接,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使第二冷却液端口与上层的功率单元的第一冷却液端口连接,位于最上层的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使第二冷却液端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为进水管,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为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功率装置的下方,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功率装置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功率装置的数量为双数,每两个功率装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位于两个功率装置之间,并且两个功率装置中,所述第一冷却液端口以及所述第二冷却液端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冷却管道或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优选地,所述功率装置有六个并分为三组,每组功率装置分别对应连接外部三相电网的其中一相电缆。优选地,所述功率单元的正面设置有电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冷却液端口以及第二冷却液端口设置在所述功率单元的背面。优选地,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控制舱和功率舱,所述功率装置位于所述功率舱内。优选地,所述功率舱的壁面上设置有一体式空调。优选地,所述功率舱的壁面上设置有穿墙套管,所述功率装置与所述穿墙套管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最下层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与第一冷却管道连接,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与上层的功率单元连接,最上层功率单元通过传输管与第二冷却管道连接,以此结构,不同层的功率单元之间能够传输冷却液,功率装置只需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一进一出)即可对所有功率装置内的功率单元进行散热,无需设置多条水管支路,减少管道接口的数量,降低漏水风险,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组功率装置、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传输管的立体图;图2是一组功率装置、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传输管的侧视图;图3是功率装置、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传输管的后视图;图4是功率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功率单元的后视图;图6是本技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7是箱体内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5,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包括:至少一个功率装置10,功率装置10包括承载件11以及多个功率单元20,功率单元20由下往上分为至少两层排列在承载件11上,功率单元20设置有第一冷却液端口21以及第二冷却液端口22;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以及至少三条传输管40,位于最下层的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一冷却液端口21与第一冷却管道连接,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二冷却液端口22与上层的功率单元20的第一冷却液端口21连接,位于最上层的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二冷却液端口22与第二冷却管道连接。最下层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与第一冷却管道连接,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与上层的功率单元20连接,最上层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与第二冷却管道连接,以此结构,不同层的功率单元20之间能够传输冷却液,功率装置10只需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一进一出)即可对所有功率装置10内的功率单元20进行散热,无需设置多条水管支路,减少管道接口的数量,降低漏水风险,提高安全性。承载件11可以是放置架的实施方式,功率单元20分层放置在放置架上;承载件11亦可以是格子柜的实施方式,功率单元20放置在格子柜的单元格中;承载件11还可以是包括多层抽屉式柜子的方式,功率单元20放置在抽屉中。冷却液从第一冷却液端口21(或第二冷却液端口22)流入功率单元20,冷却液吸收热量后从第二冷却液端口22(或第一冷却液端口21)流出。参考图1至图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冷却管道为进水管31,第二冷却管道为出水管32,进水管31位于功率装置10的下方,出水管位于功率装置10的上方。通过进水管31位于功率装置10的下方,冷却液输入最下层的功率单元20,然后冷却液在水压驱使下逐层往上传输,逐层对功率单元20进行冷却,最终冷却液从最上层功率单元20流入出水管32,以此方式,能够将进水管31以及传输管40中的空气挤出,防止空气混入冷却液,提升散热效率。优选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由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以防止电性接触,提高安全性。参考图1和图2,进水管31设置有排水阀,出水管32设置有排气阀33。在进行维护时,需要将冷却液排空,由于进水管31位于下方,通过将排水阀设置在进水管31上,即可在需要时排空冷却液。由于出水管32位于上方,通过将排气阀33设置在出水管32上,能够在输入冷却液时,进水管31、传输管40内的气体能够从排气阀33排出。参考图1、图2以及图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功率装置10的数量为双数,每两个功率装置10对称设置,第一冷却管道以及第二冷却管道位于两个功率装置10之间,并且两个功率装置10中,第一冷却液端口21以及第二冷却液端口22均朝向第一冷却管道或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功率装置(10),所述功率装置(10)包括承载件(11)以及多个功率单元(20),所述功率单元(20)由下往上分为至少两层排列在所述承载件(11)上,所述功率单元(20)设置有第一冷却液端口(21)以及第二冷却液端口(22);/n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以及至少三条传输管(40),位于最下层的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一冷却液端口(21)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连接,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二冷却液端口(22)与上层的功率单元(20)的第一冷却液端口(21)连接,位于最上层的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二冷却液端口(22)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功率装置(10),所述功率装置(10)包括承载件(11)以及多个功率单元(20),所述功率单元(20)由下往上分为至少两层排列在所述承载件(11)上,所述功率单元(20)设置有第一冷却液端口(21)以及第二冷却液端口(22);
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以及至少三条传输管(40),位于最下层的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一冷却液端口(21)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连接,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二冷却液端口(22)与上层的功率单元(20)的第一冷却液端口(21)连接,位于最上层的功率单元(20)通过传输管(40)使第二冷却液端口(22)与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为进水管(31),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为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位于所述功率装置(10)的下方,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功率装置(10)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型户外SVG,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装置(10)的数量为双数,每两个功率装置(1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冷却管道位于两个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斌彭国平史奔李亚梅段博苏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