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返回光处理装置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23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返回光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熔接连接;第二光纤的直径不大于第一光纤的直径;在第二光纤的输入端一侧的包层上设置第一返回光部,该第一返回光部用于导出第一光纤的纤芯中的返回光;在第二光纤的输出端的端面上开设切斜角,在该切斜角上设置第二返回光部,该第二返回光部用于导出第二光纤的纤芯中的返回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返回光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尺寸小,能够稳定、高效、简易地处理光纤纤芯中的返回光,增加了整个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同时也满足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小型化的量产需求。

A return light processing device and high power fiber la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返回光处理装置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本技术涉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返回光处理装置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技术介绍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凭借光束质量好、转化效率高、输出功率稳定和柔性输出等多种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及科研应用等方向。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中,一般采用前向泵浦(前向泵浦:泵浦光输入方向与激光输出方向一致的泵浦方式)、后向泵浦(后向泵浦:泵浦光输入方向与激光输出方向相反的泵浦方式)或者双向泵浦结构来实现激光导出,由于存在菲涅尔反射、高反光反射率不能达到100%及非线性效应等原因,总会产生与所需激光传输方向相反的后向激光,严重地影响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返回光处理装置主要依靠水冷吸收斗来实现回光处理,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水冷吸收斗的结构示意图,该水冷吸收斗通过准确地固定返回光输出光纤的位置,返回光入射到吸收斗内部进而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水冷带走热能以实现返回光的消耗,该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可靠性低,无法满足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需求。而且这种返回光处理装置还存在稳定性差、挥发物污染、调试困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基于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返回光处理装置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该返回光处理装置无需引入多余器件,即可以实现返回光的收集处理,操作简易、性能稳定、环境适用性强,也进一步地满足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应用需求,从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返回光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熔接连接;所述第二光纤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直径;在第二光纤的输入端一侧的包层上设置第一返回光部,该第一返回光部用于导出第一光纤的纤芯中的返回光;在第二光纤的输出端的端面上开设切斜角,在该切斜角上设置第二返回光部,该第二返回光部用于导出第二光纤的纤芯中的返回光。可选的,在第一返回光部和/或第二返回光部上涂抹高折射率的胶水。可选的,在第一返回光部和/或第二返回光部上进行刻蚀以形成至少一个孔槽。可选的,所述第二光纤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直径,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同轴熔接。可选的,所述第二光纤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光纤的直径,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偏心熔接。可选的,所述切斜角的角度为5~10°。可选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光纤的输出端熔接第三光纤,所述第三光纤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光纤的直径。可选的,所述高折射率的胶水包括RI5246或者A332型号的胶水。可选的,所述孔槽成排排列或任意随机地排列。第二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所述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返回光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返回光处理装置通过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熔接连接;且第二光纤的直径不大于第一光纤的直径;在第二光纤的输入端一侧的包层上设置第一返回光部,用于导出第一光纤的纤芯中的返回光;在第二光纤的输出端的端面上开设切斜角,在该切斜角上设置第二返回光部,用于导出第二光纤的纤芯中的返回光,该返回光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尺寸小,能够稳定、高效、简易地处理光纤纤芯中的返回光,增加了整个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同时也满足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小型化的量产需求。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标准水冷吸收斗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返回光装置中的光纤结构示意图。其中,10为第一光纤,11为第一光纤纤芯、12为第一光纤包层、13为第一涂覆层;20为第二光纤,21为第二光纤纤芯、22为第二光纤包层、23为第二涂覆层;30为第一返回光部,A为第一返回光;40为第二返回光部,B为第二返回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光纤
,光纤一般都是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这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的折射率依次降低,从而使纤芯中的激光能够满足全反射条件进行传输;一般情况下,纤芯的激光只能通过光纤的端面导出,但是这种导出方式仅能导出部分激光,还会有很大一部分激光未被导出,进而又重新返回光纤的纤芯中,影响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返回光处理装置意在更加稳定、高效、简易地处理光纤纤芯中的返回光,从而增加了整个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同时也满足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小型化的量产需求,本实施例中的返回光处理装置除了可以使激光可以从光纤的端面导出,还可以从光纤的包层输出大部分激光返回光,下面将具体说明本实施的返回光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参见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返回光处理装置中的光纤结构示意图,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光纤10和第二光纤20;所述第一光纤10和第二光纤20熔接连接;所述第二光纤20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纤10的直径;所述第一光纤10包括第一光纤纤芯11,在所述第一光纤纤芯11外包有第一光纤包层12,在所述第一光纤包层12外部涂覆有第一涂覆层13;所述第二光纤20包括第二光纤纤芯21,在所述第二光纤纤芯21外包有第二光纤包层22,在所述第二光纤包层22外部涂覆有第二涂覆层23;在第二光纤20的输入端一侧的包层(即第二光纤包层22)上设置第一返回光部30,该第一返回光部30用于导出第一光纤10的纤芯(即第一光纤纤芯11)中的返回光;在第二光纤20的输出端的端面上开设切斜角,开设切斜角是为了防止激光因菲涅耳反射返回激光器;在该切斜角上设置第二返回光部40,该第二返回光部40用于导出第二光纤20的纤芯中(即第二光纤纤芯21)的返回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光纤10和第二光纤20均可以是无源光纤。可选的,在第一返回光部30和/或第二返回光部40上涂抹高折射率的胶水;优选的,该高折射率的胶水的折射率不小于1.47,例如可以是RI5246或者A332等型号的胶水。可选的,在第一返回光部30和/或第二返回光部40上进行刻蚀以形成至少一个孔槽;优选的,所述孔槽可以是成排排列,也可以是任意随机地排列在第一返回光部30的外表面。可选的,所述第二光纤2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光纤10的直径,所述第一光纤10和第二光纤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返回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光纤(10)和第二光纤(20);所述第一光纤(10)和第二光纤(20)熔接连接;所述第二光纤(20)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纤(10)的直径;/n在第二光纤(20)的输入端一侧的包层上设置第一返回光部(30),该第一返回光部(30)用于导出第一光纤(10)的纤芯中的返回光;/n在第二光纤(20)的输出端的端面上开设切斜角,在该切斜角上设置第二返回光部(40),该第二返回光部(40)用于导出第二光纤(20)的纤芯中的返回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返回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光纤(10)和第二光纤(20);所述第一光纤(10)和第二光纤(20)熔接连接;所述第二光纤(20)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光纤(10)的直径;
在第二光纤(20)的输入端一侧的包层上设置第一返回光部(30),该第一返回光部(30)用于导出第一光纤(10)的纤芯中的返回光;
在第二光纤(20)的输出端的端面上开设切斜角,在该切斜角上设置第二返回光部(40),该第二返回光部(40)用于导出第二光纤(20)的纤芯中的返回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回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返回光部(30)和/或第二返回光部(40)上涂抹高折射率的胶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返回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返回光部(30)和/或第二返回光部(40)上进行刻蚀以形成至少一个孔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回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2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光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坡于振华廉昊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方锐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