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202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包括杆体和连接部;杆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部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上远离杆体的一端;第二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上靠近杆体的一端;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部;杆体可以保持在第一连接端向上,第二连接端向下的状态通过连接部插接在音箱内;杆体又可以保持在第二连接端向上,第一连接端向下的状态通过连接部插接在音箱内。这样插接时不需要区分杆体的上下朝向,使用方便,安装时间短。通过第三连接部与音箱配合插接,能增加连接部与音箱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部牢固,不易脱落。

A connecting sound column with anti dislocation wiring for sound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
本技术涉及音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
技术介绍
音箱指可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一种设备,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箱回放出声音,使其声音变大,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其作用是把音频电能转换成相应的声能,并把它辐射到空间去,它是音响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把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供人的耳朵直接聆听的任务,目前就人耳可闻的音频分析而言,由重低音、低音、低中音、中音、中高音、高音、超高音等组成,有强化音节节奏的效果,简单讲,低音是声音的基本框架,中音是声音的血肉,高音是声音的细节反映,因此,音箱在实际使用时,包括好多高、中、低音喇叭的分类音箱,而对于那些需要经常搬运音箱更换使用场地的使用需求,就很麻烦,音箱较多,搬运不便,且目前的组合式音箱体积较大又不易于拆解,导致更加不便于搬运运输以及更换新的场地后再拼接组装。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273126.1,授权公告日为2018.06.0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音箱,该组合式音箱,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重低音箱、低音箱、中音箱和高音箱,重低音箱、低音箱、中音箱和高音箱上均设置有沿音箱厚度方向贯穿音箱的圆柱形通道,每个音箱上的圆柱形通道的内部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向音箱输入音频的电连接金属点,在重低音箱、低音箱、中音箱和高音箱上的圆柱形通道内部插有一根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外部音频电路电连接的连接插头,连接柱的侧面设置有与每个音箱上圆柱形通道内部壁面设置的电连接金属点对应的金属连接片,若干个金属连接片通过导线分别与连接插头对应电连接;本技术公开的组合式音箱,易于拆解和组装,便于运输,可以快速连接音频信号电路。但是该结构的连接柱侧边设置有与音箱的电连接金属点相连的金属连接片,在连接柱的顶面设置与外部音频电路电连接的连接插头,从而该连接柱上下两端不对称设置,插接时需要将连接柱保持在连接插头向上,连接柱的另一端向下,才能将连接柱插接到音箱内。插接方式不够灵活。且插接时还需要将连接柱的定位槽与音箱的定位块对准,才能将连接柱插接到音箱内。这样使用时需要先将音箱与连接柱的插接位置对准,然后再通过连接柱顶面的连接插头外接音频电路,安装时间长,且外接插头仅仅是通过插接方式进行插接,在使用过程或移动过程中,容易松动,导致电连接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从不同方向插接,安装时间短、且连接可靠的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包括杆体和连接部;杆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部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上远离杆体的一端;第二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上靠近杆体的一端;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面、第三连接件和电连接金属部;第三连接面由第一连接部的顶面向第二连接部方向凹陷设置,第三连接件设有两个以上,第三连接件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接面左右两端,第三连接件自第三连接面向第一连接部的顶面凸起设置;电连接金属部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三连接件之间。以上设置,杆体可以保持在第一连接端向上,第二连接端向下的状态通过连接部插接在音箱内;杆体又可以保持在第二连接端向上,第一连接端向下的状态通过连接部插接在音箱内。这样插接时不需要区分杆体的上下朝向,使用方便,安装时间短。通过凹陷的第三连接面使得连接音柱与外接音箱相连时进行第一次限位,以及凸出设置在第三连接面左右两侧的第三连接件进行再一次限位,使得电连接金属部与音箱配合插接,能增加第三连接部与音箱之间的咬合力,使电连接可靠,不易脱落。进一步的,电连接金属部与第三连接件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可以保持连接音柱与音箱之间良好接触,保证声音的传输质量。进一步的,第三连接件的凸起高度低于第三连接面的凹陷高度。这样使得外接音频信号时,第三连接面的凹陷槽的外周能对外接音箱进行进一步限定,可以避免第三连接部与音箱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的咬合力降低。进一步的,第三连接件包括导向面,导向面设置在第三连接件上靠近电连接金属部的一端。进一步的增加连接音柱与外接音箱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外接音箱的牢固性。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面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面的横截面积。这样,连接音柱先与音箱接触的一端的横截面接较小,使连接音柱能更轻松地插接到音箱内,通过连接柱横截面小的一端对外接音箱连接时进行进一步限位,进一步增强电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的,连接部表面对角方向上设有沿着连接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具有导向切口。这样,连接音柱的导向切口与音箱的导向件配合连接音柱能快速插接到音箱内,且能使连接音柱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摆动,从而进一步确保电连接的可靠性,且结构简单。进一步的,导向槽为弧形导向槽,弧形导向槽能进一步增大连接部与外接音箱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可靠性。进一步的,杆体具有连接斜面,连接斜面设置在杆体上相邻的表面之间;连接斜面从第一连接端延伸到第二连接端。这样能提升杆体的握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包括杆体1和连接部2;杆体1包括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连接部2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上。连接部2包括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22位于连接部2上远离杆体1的一端;第二连接部23位于连接部2上靠近杆体1的一端;第二连接部2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部22的横截面积,第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一连接部22为柱体,第二连接部23为柱体,且第一连接部2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连接部23的横截面面积,使得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23连接后形成一个凸字形,本实施例采用第二种实施方式,即在连接部2表面对角方向上设有沿着连接部2长度方向延伸的具有导向切口21,使得第二连接部2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部22的横截面积,该导向切口21为弧形导向切口。这样,连接音柱的导向切口与音箱的导向件配合连接音柱能快速插接到音箱内,且能使连接音柱使用时更加稳定,不会摆动。第一连接部22包括第三连接部24;第三连接部24包括第三连接面241、第三连接件242和电连接金属部243。第三连接面241由第一连接部22的顶面向第二连接部23方向凹陷设置。第三连接件242设有两个以上,第三连接件242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接面241左右两端,第三连接件242自第三连接面241向第一连接部22的顶面凸起设置;第三连接件242的凸起高度低于第三连接部24的凹陷高度。这样使得外接音频信号时,第三连接面的凹陷槽的外周能对外接音箱进行进一步限定,可以避免第三连接部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包括杆体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杆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部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上远离杆体的一端;第二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上靠近杆体的一端;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面、第三连接件和电连接金属部;第三连接面由第一连接部的顶面向第二连接部方向凹陷设置,第三连接件设有两个以上,第三连接件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接面左右两端,第三连接件自第三连接面向第一连接部的顶面凸起设置;电连接金属部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三连接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包括杆体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杆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部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上远离杆体的一端;第二连接部位于连接部上靠近杆体的一端;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面、第三连接件和电连接金属部;第三连接面由第一连接部的顶面向第二连接部方向凹陷设置,第三连接件设有两个以上,第三连接件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接面左右两端,第三连接件自第三连接面向第一连接部的顶面凸起设置;电连接金属部位于对称设置的第三连接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其特征在于:电连接金属部与第三连接件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用防错位接线的连接音柱,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件的凸起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品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