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99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包括绕组载体,绕组载体的表面焊接有绕组架,绕组架的表面焊接有限位板,制冷座的内部螺接有冷凝管,冷凝管的表面焊接有螺纹板,支撑块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杆,外套板的内部设有密封槽,密封板螺接在密封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绕组载体与支撑座通过支撑块和连接杆固定在一起,提高了绕组载体的结构强度,外套板通过滑动杆在支撑座的表面滑动,将外套板滑动至绕组载体的外侧,然后将密封板螺接在外套板的表面,外套板与密封板对绕组载体进行密封保护,避免雨水等于绕组相接触,防水防潮效果好,适合推广。

Anti arc winding of secondary coil of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绕组相关
,具体地指一种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
技术介绍
变压器的电路部分就是绕组,由电导率较高的铜导线或铝导线绕制而成,绕组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耐热能力,绕组通常分为层式和饼式两种,绕组的线匝沿其轴向依次排列连续绕制的,称为层式绕组,一般层式绕组每层如筒状,所以由两层组成的绕组称双层圆筒式,由多层组成的称多层圆筒,但一般的绕组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绕组在进行缠绕安装时,一般直接缠绕在绕组载体的表面,绕组载体的表面不设置有限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绕组容易从绕组载体的表面发生脱落,进而导致变压器发生短路或断路的现象,结构稳定性较差,影响变压器的使用质量;2.变压器内部绕组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绕组密集的缠绕在绕组载体的表面,绕组无法快速的向外端自行散热,绕组内部的热量产生堆积,进而导致绕组在使用时发生烧毁,影响变压器的使用质量,不存在快速散热结构,散热效果较差;3.变压器一般安装在室外,外界雨水等容易进入到变压器的内部,雨水进入到变压器的内部后会与绕组级绕组载体相接触,导致使用过程中的绕组受潮,进而使得绕组烧毁,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同时绕组安装后的结构强度较低,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包括腔体结构的绕组载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绕组载体的外表面焊接有绕组架,所述绕组架的外表面焊接有限位板,所述绕组架的中部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两端设有散热槽,所述绕组架的内腔中设置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上表面焊接有弹性卡环,所述绕组架的内腔表面设有卡接槽,所述弹性卡环与卡接槽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套的内腔中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螺接有制冷座,所述制冷座的内部螺接有冷凝管,所述绕组载体的腔体内壁上焊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焊接在支撑座的表面,所述支撑座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外套板,所述外套板的内壁上焊接有滑动杆,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外套板的表面螺接有密封板,所述外套板的内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板螺接在密封槽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绕组架为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绕组载体的外表面。更进一步地,所述绕组架为梯形板状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呈弧形板状结构,垂直焊接于绕组架外表面,形成T型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槽设置有两组,两组散热槽处在导油槽的两侧,所述安装套呈空心圆柱状结构,弹性卡环呈等腰梯形弹性环状结构,所述弹性卡环的内壁焊接在安装套的表面,且弹性卡环的表面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座呈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制冷座的表面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安装套的内壁上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安装板的结构相同,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的表面焊接有螺纹板,制冷座的内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板螺接在螺纹槽的内部。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呈弧形块状结构,所述支撑块的弧形面与绕组载体的弧度相同,所述连接杆焊接在支撑块的内侧表面,呈圆柱形杆状结构,连接杆的内侧表面焊接在支撑座的表面。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呈圆柱形结构,所述外套板呈圆形框体结构,所述外套板的水平部分内部设有连接槽,所述滑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滑动杆均焊接在连接槽的内壁上,滑动槽设置在支撑座的内侧两侧部分,所述外套板通过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支撑座的表面。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设置在绕组载体的内侧,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支撑座的内侧,所述密封板由一组圆盘和一组圆形框体结构组成,圆形框体结构的水平部分焊接在圆盘的表面,圆形框体结构的突出部分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圆形框体结构的突出部分螺接在密封槽的内部,圆盘的直径等于外套板水平部分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将绕组缠绕在绕组载体的表面,多组绕组架和限位板焊接在绕组载体的表面,在缠绕绕组时,通过多组绕组架和限位板对绕组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安装后的绕组从绕组载体的表面脱落,避免了变压器发生短路和断路的现象,结果稳定性高,使用效果好;2.将冷凝管通过螺纹板螺接在制冷座的内部,然后将制冷座通过安装板螺接在安装套的内部,将安装后的冷凝管放入到散热槽的内部,因弹性卡环的弹性作用,弹性卡环挤压在散热槽的内壁上并最终卡接在卡接槽的内部,完成对冷凝管的固定,通过冷凝管内部的冷凝液将产生的热量散去,加快的热量的散失,散热效果好,保证了绕组的使用质量;3.绕组载体与支撑座通过支撑块和连接杆固定在一起,提高了绕组载体的结构强度,外套板通过滑动杆在支撑座的表面滑动,将外套板滑动至绕组载体的外侧,然后将密封板螺接在外套板的表面,外套板与密封板对绕组载体进行密封保护,避免雨水等于绕组相接触,防水防潮效果好,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绕组架与限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绕组架与冷凝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套与冷凝管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座与外套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支撑座与外套板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绕组载体1、绕组架2、限位板3、导油槽4、散热槽5、安装套6、弹性卡环7、卡接槽8、安装槽9、制冷座10、安装板11、固定螺栓12、冷凝管13、螺纹板14、螺纹槽15、支撑块16、连接杆17、支撑座18、外套板19、滑动杆20、滑动槽21、密封板22、密封槽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包括绕组载体1,绕组载体1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焊接有多组绕组架2,每一个绕组架2的表面焊接有限位板3。多组绕组架2均呈梯形板状结构,绕组架2的内侧表面焊接在绕组载体1的表面,限位板3焊接在绕组架2的外侧表面,限位板3呈弧形板状结构,绕组架2与限位板3连接形成T型结构,在缠绕绕组时,将绕组通过绕组架2和限位板3之间的间隙缠绕在绕组载体1的表面,通过多组绕组架2和限位板3的限位作用,绕组在完成缠绕后不易从绕组载体1的表面发生脱落,进而保证了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短路和断路现象,保证了变压器的使用质量。参照图3和图4,绕组架2的内部设有导油槽4,导油槽4的两端设有散热槽5,散热槽5设置在绕组架2的内腔中,绕组架2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包括腔体结构的绕组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载体(1)的外表面焊接有绕组架(2),所述绕组架(2)的外表面焊接有限位板(3),所述绕组架(2)的中部设有导油槽(4),所述导油槽(4)的两端设有散热槽(5),所述绕组架(2)的内腔中设置有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的上表面焊接有弹性卡环(7),所述绕组架(2)的内腔表面设有卡接槽(8),所述弹性卡环(7)与卡接槽(8)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套(6)的内腔中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螺接有制冷座(10),所述制冷座(10)的内部螺接有冷凝管(13),所述绕组载体(1)的腔体内壁上焊接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焊接在支撑座(18)的表面,所述支撑座(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外套板(19),所述外套板(19)的内壁上焊接有滑动杆(20),所述支撑座(18)的内部设有滑动槽(21),所述滑动杆(20)滑动连接在滑动槽(21)的内部,所述外套板(19)的表面螺接有密封板(22),所述外套板(19)的内部设有密封槽(23),所述密封板(22)螺接在密封槽(23)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包括腔体结构的绕组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载体(1)的外表面焊接有绕组架(2),所述绕组架(2)的外表面焊接有限位板(3),所述绕组架(2)的中部设有导油槽(4),所述导油槽(4)的两端设有散热槽(5),所述绕组架(2)的内腔中设置有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的上表面焊接有弹性卡环(7),所述绕组架(2)的内腔表面设有卡接槽(8),所述弹性卡环(7)与卡接槽(8)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套(6)的内腔中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螺接有制冷座(10),所述制冷座(10)的内部螺接有冷凝管(13),所述绕组载体(1)的腔体内壁上焊接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的表面焊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焊接在支撑座(18)的表面,所述支撑座(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外套板(19),所述外套板(19)的内壁上焊接有滑动杆(20),所述支撑座(18)的内部设有滑动槽(21),所述滑动杆(20)滑动连接在滑动槽(21)的内部,所述外套板(19)的表面螺接有密封板(22),所述外套板(19)的内部设有密封槽(23),所述密封板(22)螺接在密封槽(2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架(2)为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绕组载体(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架(2)为梯形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呈弧形板状结构,垂直焊接于绕组架(2)外表面,形成T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二次侧线圈防电弧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5)设置有两组,两组散热槽(5)处在导油槽(4)的两侧,所述安装套(6)呈空心圆柱状结构,弹性卡环(7)呈等腰梯形弹性环状结构,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李诚杨鸿飞郭何雷毛敏陈健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