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99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包括绝缘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分别设置于绝缘层两侧,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均包括导线绕组以及由该导线绕组同向延伸分离出的两组分支绕线,两组分支绕线依次交差包围平铺排布且末端相互隔离,第一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与第二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对应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线圈进行平铺排布能够大大降低厚度,满足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厚度规定;另外将分离出来的两组分支绕线采用依次交差包围的方式进行收卷,能够抵消一部分相邻走线产生的涡流,通过走线优化减少由于涡流和相邻走线干扰损耗等因数导致的电阻,有利于提高无线充电效率,降低能源损耗。

An efficient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为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技术介绍
线圈是无线充电接收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件,由于各种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厚度规定,需要对其中的线圈提出很高的要求;另外考虑无线充电接收设备放置到发射装置上,能有很好的充电面积,能最大面积的达到较好的接收效率,需尽可能的减小线圈的交流电阻带来的耗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包括绝缘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两侧,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均包括导线绕组以及由该导线绕组同向延伸分离出的两组分支绕线,两组所述分支绕线依次交差包围平铺排布且末端相互隔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通过导电图案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导线绕组的股数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导线绕组的股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两侧,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均包括导线绕组以及由该导线绕组同向延伸分离出的两组分支绕线,两组所述分支绕线依次交差包围平铺排布且末端相互隔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通过导电图案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导线绕组的股数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导线绕组的股数不同,所述导电图案个数与较少的导线绕组的股数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两侧,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均包括导线绕组以及由该导线绕组同向延伸分离出的两组分支绕线,两组所述分支绕线依次交差包围平铺排布且末端相互隔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两组分支绕线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修文康来利周昊平郝天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