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94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根电线和压接头,压接头固定安装在电线若干根电线的两端,电线包括电缆芯线和外包护套层,电缆芯线的外侧包裹有软性隔离层,软性隔离层的外侧设置有内抗干扰层,内抗干扰层的外侧设置设置有防火层,防火层的外侧设置有有初级抗干扰层,外包护套层的外侧设置有防紫外线层,防紫外线层外侧设置有防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内抗干扰层的设置,具有良好的电磁以及辐射屏蔽效果,从而提升电缆的电磁屏蔽以及辐射屏蔽效果,防火层提高电缆整体的阻燃能力,从而确保电缆实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整个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保证电子线束的抗干扰能力,安全有效,实用性高。

Anti interference shielded electronic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电缆多为直流电缆,户外敷设较多,需防潮、防暴晒、耐寒、耐热、抗紫外线,某些特殊的环境下还需防酸碱等化学物质。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量大为增加,各种电气设备用量的陡增,但是现有的电缆在抗扰性能方面较弱,其次缺乏柔软性不利于弯曲使用,这些都是实际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包括若干根电线和压接头,其特征在于:...

【技术保护点】
1.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包括若干根电线(1)和压接头(2),其特征在于:/n所述压接头(2)固定安装在电线(1)若干根电线的两端,每根电线(1)包括电缆芯线(101)和外包护套层(102),所述电缆芯线(101)的外侧包裹有软性隔离层(103),所述软性隔离层(103)的外侧设置有内抗干扰层(104),内抗干扰层(104)的外侧设置设置有防火层(105),防火层(105)的外侧设置有有初级抗干扰层(106),且所述的初级抗干扰层(106)与外包护套层(102)为一体式成型,所述外包护套层(102)的外侧设置有防紫外线层(3),防紫外线层(3)外侧设置有防水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包括若干根电线(1)和压接头(2),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接头(2)固定安装在电线(1)若干根电线的两端,每根电线(1)包括电缆芯线(101)和外包护套层(102),所述电缆芯线(101)的外侧包裹有软性隔离层(103),所述软性隔离层(103)的外侧设置有内抗干扰层(104),内抗干扰层(104)的外侧设置设置有防火层(105),防火层(105)的外侧设置有有初级抗干扰层(106),且所述的初级抗干扰层(106)与外包护套层(102)为一体式成型,所述外包护套层(102)的外侧设置有防紫外线层(3),防紫外线层(3)外侧设置有防水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芯线(101)由若干的纯铜线束绞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屏蔽型电子线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鼎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