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护套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94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护套线,其包括一种软护套线,包括无氧铜芯体,无氧铜芯体外部套设有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绝缘耐热层,绝缘耐热层外部依次紧贴设置有防水层、耐热增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软护线套耐高温性较好的效果。解决了软护线套耐高温性较差的问题。

A kind of soft sheath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护套线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护套线。
技术介绍
护套线其实可以理解为两根或者三根并列平行的BV电线,BV电线本来有绝缘胶皮的,在三根或者两根并列平行的BV线外面再裹一层胶皮这层胶皮就是护套线,护套线也是一种最常用的家用电线,通常是由三芯或者两芯组成的,一般的护套线几乎都为圆形设置。现有电线电缆绝缘、护套材料几乎全部为有机材料,或部分包含有机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在内的材料在内,熔点不超过400℃,使用温度最高不超过350℃。那么在、冶金、电加热装置、加热管、烘箱、电热偶、温度传感器、电炉、炉窑等其他行业的高温区域,传统电线无法满足耐高温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性较好使用范围较广的软护线套。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软护套线,包括无氧铜芯体,无氧铜芯体外部套设有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绝缘耐热层,绝缘耐热层外部依次紧贴设置有防水层、耐热增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耐热层提升了软护线套的使用温度上限;防水层的设置防止水分侵入对绝缘耐热层的结构进行侵蚀破坏;耐热增强层的作用:当无氧铜芯体出现极限情况,导致绝缘耐热层和防水层被破坏,耐热增强层起到限制保护作用,将极限情况的影响降至最低,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当外界出现极限情况,耐热增强层对绝缘耐热层、防水层和无氧铜芯体进行有效保护,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耐热层包括至少两层绝缘单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耐热层能有效保护无氧铜芯体,当无氧铜芯体到达极限温度时,绝缘耐热层结构未被破坏可以有效保证使用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单元层包括位于无氧铜芯体外部的绝缘层和位于绝缘层外部的吸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层采用无机耐高温复合材料,其卓越的纤维强度、弹性模量和耐热性对无氧铜芯体提供高效的保护,保证其能在高温下使用;吸热层采用固-固相变材料,通过晶型的转化进行吸放热,具有体积变化小、无毒、无腐蚀的优点,吸热层的设置能有效吸收无氧铜芯体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提升耐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绝缘层和吸热层之间形成有多个相互间隔且环绕绝缘层圆心设置的空腔;空腔截面呈弧形且空腔内填充有增韧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面呈弧形的空腔和增韧体增加了软护线套的抗弯曲性能,防止因弯曲导致保护层结构内部结构被破坏影响保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热增强层包括至少两层耐热单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层耐热单元层组成的耐热增强层具有更好提升了本软护套线的使用温度上限;热源破坏耐热增强层需从外到内一层层的破坏耐热单元层,完全使耐热增强层失去保护作用需要较长时间,对无氧铜芯体的保护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热单元层包括至少两层基体层,相邻基体层之间设置有玻纤增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体层采用无机绝缘材料,具良好的耐热性;玻纤增强层为绝缘且完全不燃烧的D玻璃纤维,增强耐热单元层的强度和耐热性更好的保护无氧铜芯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热增强外部紧贴设置有防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层有效隔绝外界热源影响;本身不燃烧一定程度防止外部环境火灾对电线造成毁灭性损坏,使用更加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火层涂覆有保护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涂层提升了软护套线的耐候性,使其不易被腐蚀和氧化,保证其良好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绝缘耐热层、防水层、耐热增强层、防火层,实现本产品可在高温的环境中使用,完全隔绝喷溅和火焰,连续高温暴露下,能保证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2.通过保护层、保护涂层,提升了本技术的耐候性,使其不易被腐蚀和氧化,保证其良好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绝缘耐热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耐热增强层的剖视图。图中,1、无氧铜芯体;2、绝缘耐热层;20、整体绝缘耐热层;21、绝缘单元层;211、绝缘层;212、吸热层;213、空腔;214、增韧体;3、防水层;4、耐热增强层;41、耐热单元层;411、基体层;412、玻纤增强层;5、防火层;6、保护涂层;7、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软护套线,包括三个无氧铜芯体1,无氧铜芯体1外部套设有保护层7,保护层7包括绝缘耐热层2,三个无氧铜芯体1的绝缘耐热层2外部依次紧贴设置有整体绝缘耐热层20、防水层3、耐热增强层4和防火层5。防火层5优选氧化铝/铝材料,耐热增强层4紧贴套设一层铝,再对铝外表面钝化处理形成防火层5。防火层5有效隔绝外界热源影响;防火层5本身不燃烧一定程度防止外部环境火灾对电线造成毁灭性损坏,使用更加安全。为了提升产品使用寿命,防火层5表面涂覆有保护涂层6,优选氧化物陶瓷涂料,氧化物陶瓷涂料涂覆防火层5表面,使防火层5内部结构不易被腐蚀和氧化,保证其良好的使用寿命。参照图1和图2,绝缘耐热层2和整体绝缘耐热层20结构相同。以绝缘耐热层2为例,绝缘耐热层2包括两层绝缘单元层21,绝缘单元层21包括位于无氧铜芯体1外部的绝缘层211和位于绝缘层211外部的吸热层212。绝缘层211优选耐高温金属片+氧化物陶瓷涂层,具体为钨箔/氧化物陶瓷,其使用温度上限为1900℃,卓越的耐热性对无氧铜芯体提供高效的保护,保证其能在高温下使用。吸热层212优选改性石蜡固-固相变材料,通过晶型的转化进行吸放热,具有体积变化小、无毒、无腐蚀的优点,吸热层的设置能有效吸收无氧铜芯体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提升耐热性。绝缘层211和吸热层212之间形成有多个相互间隔且环绕绝缘层211圆心设置的空腔213,空腔213截面呈弧形,空腔213内填充有增韧体214,增韧体214优选铝合金。弧形结构的空腔213和铝合金材质的增韧体214增加了软护线套的抗弯曲性能,防止因弯曲导致保护层7结构内部被破坏影响保护效果。参照图1和图3,耐热增强4包括至少两层耐热单元层41。耐热单元层41包括至少两层基体层411,相邻基体层411之间设置有玻纤增强层412。基体层411优选耐高温的氧化铝陶瓷,使用温度上限在1800℃;玻纤增强层412优选耐电腐蚀的C玻璃纤维,两者复合得到的C玻璃纤维/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增强耐热单元层41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更好的保护无氧铜芯体。由多层耐热单元41层组成的耐热增强层4,有效的提升了本软护套线的使用温度上限;热源破坏耐热增强层4需从外到内,一层层的破坏耐热单元层41,完全使耐热增强层失去保护作用需要较长时间,对无氧铜芯体的保护更好。耐热增强层41的作用:当无氧铜芯体1出现极限情况,导致绝缘耐热层2和防水层3被破坏,耐热增强层4起到限制保护作用,将极限情况的影响降至最低,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当外界出现极限情况,耐热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护套线,包括无氧铜芯体(1),无氧铜芯体(1)外部套设有保护层(7),其特征在于:保护层(7)包括绝缘耐热层(2),绝缘耐热层(2)外部依次紧贴设置有防水层(3)、耐热增强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护套线,包括无氧铜芯体(1),无氧铜芯体(1)外部套设有保护层(7),其特征在于:保护层(7)包括绝缘耐热层(2),绝缘耐热层(2)外部依次紧贴设置有防水层(3)、耐热增强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护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耐热层(2)包括至少两层绝缘单元层(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护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单元层(21)包括位于无氧铜芯体(1)外部的绝缘层(211)和位于绝缘层(211)外部的吸热层(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护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11)和吸热层(212)之间形成有多个相互间隔且环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标陈瑞明王志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航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