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气生物滤池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最大规模达几十万吨每天,并发展为可以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曝气生物滤池作为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具有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少的特点。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在水深度处理、微污染源水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低温污水的硝化、低温微污染水处理中都有很好的、甚至不可替代的功能。目前,公开号为CN2088569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其包括池体,池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1)、设于池体(1)上的出水口(11)和设于池体(1)内的曝气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侧壁上高于出水口(11)的位置设有环绕池体(1)内侧壁设置的冲洗管道(3),冲洗管道(3)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冲洗管道(3)分布的冲刷口(31),冲刷口(31)朝向池体(1)内侧壁倾斜设置,冲洗管道(3)内设有若干个对应冲刷口(31)设置的封闭环(32),封闭环(32)通过设于冲洗管道(3)内的联动件(4)带动活动,用于封闭或打开冲刷口(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1)、设于池体(1)上的出水口(11)和设于池体(1)内的曝气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侧壁上高于出水口(11)的位置设有环绕池体(1)内侧壁设置的冲洗管道(3),冲洗管道(3)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冲洗管道(3)分布的冲刷口(31),冲刷口(31)朝向池体(1)内侧壁倾斜设置,冲洗管道(3)内设有若干个对应冲刷口(31)设置的封闭环(32),封闭环(32)通过设于冲洗管道(3)内的联动件(4)带动活动,用于封闭或打开冲刷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32)能够在冲洗管道(3)内滑移,封闭环(32)的宽度大于冲刷口(31)的直径,封闭环(32)外径与冲洗管道(3)的内径相同,用于阻隔冲洗管道(3)内的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4)包括联动板(41),联动环依次间隔固定在联动板(41)上,并与联动板(41)一体设置,联动板(41)上设有拉块(42),拉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燕,郑作和,林承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联合金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