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
本技术涉及牙科教学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牙周探诊是牙周病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及龈下结石,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而作为口腔医学生及实习生,掌握正确的探诊方法,及正确读取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需要有大量且有效的练习。目前常用的探诊方法,一为学生相互探诊,二为仿头模上牙列模型上的练习。在学生相互探诊学习过程中,可以真实的反应探诊的真实情况,但口腔医学生及实习生的牙龈情况更多的都是健康的牙龈,极少有出现深牙周袋的牙周病例,而且床学生相互的练习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且有可能因探诊的力度控制而出现疼痛。在仿头模上的牙列模型又因模型底座上的牙槽骨与牙龈没有卡顿直接延续,出现学生探诊时直接探至牙槽嵴顶,而出现的探诊深度不正确。同时仿头模上的牙列模型又因为没有明确标记牙周深度,附着丧失及生物学宽度,容易误导学生对牙槽骨,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认识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牙周 ...
【技术保护点】
1.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牙槽骨(1),人工牙龈(2),牙槽骨嵴顶(3),槽体(4),人工牙(5),釉牙骨质界(6),上下颌模型底座(7),凹槽(8),其中,在上下颌模型底座(7)上具有若干凹槽(8),人工牙槽骨(1)连接在凹槽(8)中,在人工牙槽骨(1)上连接有人工牙龈(2),所述人工牙槽骨(1)的上端为牙槽骨嵴顶(3),在人工牙龈(2)的内壁上、位于牙槽骨嵴顶(3)上方的位置具有槽体(4),在人工牙龈(2)的内壁上以及人工牙(5)的外壁上具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槽体(4)上方,人工牙(5)的下端为釉牙骨质界(6),人工牙(5)位于所述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牙槽骨(1),人工牙龈(2),牙槽骨嵴顶(3),槽体(4),人工牙(5),釉牙骨质界(6),上下颌模型底座(7),凹槽(8),其中,在上下颌模型底座(7)上具有若干凹槽(8),人工牙槽骨(1)连接在凹槽(8)中,在人工牙槽骨(1)上连接有人工牙龈(2),所述人工牙槽骨(1)的上端为牙槽骨嵴顶(3),在人工牙龈(2)的内壁上、位于牙槽骨嵴顶(3)上方的位置具有槽体(4),在人工牙龈(2)的内壁上以及人工牙(5)的外壁上具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槽体(4)上方,人工牙(5)的下端为釉牙骨质界(6),人工牙(5)位于所述槽体(4)中或卡接于所述卡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槽骨嵴顶(3)到所述槽体(4)之间的距离为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人工牙(5)位于所述槽体(4)中,釉牙骨质界(6)到牙槽骨嵴顶(3)的距离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卡接部位于不同高度,人工牙(5)通过其中一个卡接部与人工牙龈(2)相连接,釉牙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