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长庚专利>正文

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85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能利用率高,催化剂总表面积大的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属纳米材料应用及光催化技术领域。它利用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原理和紫外线特性,由紫外线灯、大、小管载体和上、下支撑网座等,构成两个环管状光催化反应室。小管载体为玻璃材质,紫外线可以穿过。大管载体为陶瓷材质。上、下支撑网座上的环状网孔,使双反应室成串连方式。它具有室内空气净化、杀菌和除臭的综合功能。适用于面积较大、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居室、酒店、宾馆、办公室、会议室和病房等非生产性室内场所。(*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属纳米材料应用及光催化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一方面是开发环境友好的建筑装修材料,包括减少有害物质含量,掺入可屏蔽有害物,不让其释放的化合物等;另一方面是研究室内低浓度污染物净化技术,包括纤维过滤、静电捕尘、吸附等传统技术,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负离子、臭氧等新技术。“光催化”的作用原理是半导体催化剂在紫外线照射下,所具有的氧化还原能力而净化污染物。由于光催化可利用空气中的氧作氧化剂,且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它在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杀菌和除臭,所以特别适合于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其基本结构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四种形式环管状反应器、填充板反应器、平板反应器和箱式反应器。环管状反应器的基本结构为一管形紫外线灯和一管形载体。灯置于载体中央,载体的内表面上涂覆有纳米光催化剂。现有技术紫外线利用率仅为70%左右,且单管型载体涂覆的催化剂总表面积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单室型的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外形呈圆柱形,设计有两个直径不同的管状载体。在小管载体的中央,固定一管形紫外线灯。在小管载体外,又套装一个大管载体。紫外线灯、小、大管载体,分别构成两个环管状反应室,均靠上、下支撑网座固定压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个紫外灯与两个载体所围成的双反应室,充分利用了玻璃的透光性,能源利用率高,节能性好;理论上计算,催化剂总表面积是现有技术的3倍以上,所以净化率高;双反应室串连,总长度是单反应室的2倍,如空速增大仍能保持污染物与催化剂有充分的接触时间;适用于面积较大,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居室、酒店、宾馆、办公室、会议室和病房等非生产性室内场所。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如附图所示1.上盖、2.排风机、3.上支撑网座、4.紫外线灯、5小管载体、6.大管载体、7.外壳、8.下支撑网座、9.双滤层、10.底座。电器开关与纳米光催化剂等本图未画出。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小管载体(5)的村质为玻璃,载体的内、外表面都涂覆有纳米光催化剂。大管载体(6)的材质为陶瓷,只在其内表面上涂覆有纳米光催化剂。充分利用紫外线光能穿过玻璃的特性,使大管载体(6)的内表面和小管载体(5)的内外表面都能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发生光催化反应。紫外线灯(4)与小管载体(5)的内表面为第一级反应室。小管载体(5)的外表面与大管载体(6)的内表面为第二级反应室。上支撑网座(3)与下支撑网座(8)上特别设计的网孔,使双反应室成串连形式。空气从底座(10)侧围网孔进入,通过下支撑网座(8)孔,折转向上进入第一级反应室净化,然后通过上支撑网座(3)孔由上向下折转,又进入第二级反应室净化。净化后的空气第二次通过下支撑网座(8)孔,由下向上折转,进入由大管载体(6)外表面与中间外壳(7)形成的空腔,再第二次通过上支撑网座(3)孔排出。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灰尘、烟雾等,通过底座(10)侧围内设置的双滤层(9),其外层为滤网、内层为纤维先进行过滤。空气在光催化反应室内的流动,由上盖(1)内中心设置的离心式排风机(2)提供动力。纳米光催化剂制备技术,不属于本技术申请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主要由紫外线灯、载体、光催化剂和外壳等组成,其特征是直径不同的双管载体套装成两个环管状催化反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小管载体为玻璃材质,其内、外表面都涂覆有纳米光催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大管载体为陶瓷材质,只在内表面涂覆有纳米光催化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紫外线灯与小管载体内表面,构成第一个环管状催化反应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大管载体内表面与小管载体外表面,构成第二个环管状催化反应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在上、下支撑网座上的特定部位,开设有环状均匀网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在底座侧围内,设置双层环形滤网和纤维。专利摘要一种光能利用率高,催化剂总表面积大的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属纳米材料应用及光催化
它利用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原理和紫外线特性,由紫外线灯、大、小管载体和上、下支撑网座等,构成两个环管状光催化反应室。小管载体为玻璃材质,紫外线可以穿过。大管载体为陶瓷材质。上、下支撑网座上的环状网孔,使双反应室成串连方式。它具有室内空气净化、杀菌和除臭的综合功能。适用于面积较大、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居室、酒店、宾馆、办公室、会议室和病房等非生产性室内场所。文档编号A61L9/20GK2809481SQ20042005157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长庚 申请人:陈长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室型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器,主要由紫外线灯、载体、光催化剂和外壳等组成,其特征是:直径不同的双管载体套装成两个环管状催化反应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庚
申请(专利权)人:陈长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