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该新型雨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支撑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水管,通过设置的集水盘,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下落时落入集水盘中,集水盘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第一输水管,再通过第一输水管进入到第二支撑管内,在第二支撑管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过滤网、过滤棉、纤维球滤料、活性炭,雨水在通过第二支撑管时,会将雨水中携带的杂志和污染物质过滤分离。
A new type of rain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污水是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第一类:工业废水,第二类:生活污水,第三类:商业污水,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水污染问题现在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城市供水大多数都采用地下水供水,在重多采用地下水供水的城市中几乎所有的地下水受到了污染,水体污染后,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水体污染既可严重危害生态系统,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地下水源受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通过雨水将污染物带入到地下水中而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解决了地下水受污染的原因之一受雨水携带污染物而流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受污染的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支撑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顶部设置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的底部设置有纤维球滤料,所述纤维球滤料底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管相通,所述第三支撑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三支撑管底端穿过底座顶板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加热盒,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输水管,所述第三输水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左侧设置有第四输水管,所述第四输水管向上延伸,所述第四输水管顶端设置有第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管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优选的,加热盒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网,所述电加热网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管。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加热盒的数量为四个。(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具备有益效果如下:该新型雨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的集水盘,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下落时落入集水盘中,集水盘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第一输水管,再通过第一输水管进入到第二支撑管内,在第二支撑管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过滤网、过滤棉、纤维球滤料、活性炭,雨水在通过第二支撑管时,会将雨水中携带的杂志和污染物质过滤分离,来除去雨水中的污染物解决雨水污染地下水的问题。该新型雨水处理设备,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盒,可以在雨水通过过滤后进入到第三支撑管,在第三支撑管的内部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利用高温对第三支撑管内进行杀菌的处理,在温度不高时,雨水会通过底座内部的加热盒进行高温杀菌处理,在进行杀菌处理后的雨水会流入到储水箱内进行储存,在需要使用时可通过第四输水管进行排出使用,从而实现雨水排污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支撑管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底座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支撑管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加热盒剖面图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管、3第二支撑管、4第三支撑管、5连接块、6照明灯、7支撑架、8太阳能板、9第一输水管、10集水盘、11进水口、12过滤网、13过滤棉、14纤维球滤料、15活性炭、16第二输水管、17第一控制阀、18加热盒、19电加热网、20电加热管、21第三输水管、22第二控制阀、23储水箱、24第四输水管、25第三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如图1-7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管2,第一支撑管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管3,第一支撑管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管4,第一支撑管2、第二支撑管3和第三支撑管4之间设置有连接块5,第二支撑管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水管9,第一输水管9的顶部设置有集水盘10,集水盘1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第二支撑管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2,过滤网1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棉13,过滤棉13的底部设置有纤维球滤料14,纤维球滤料14底部设置有活性炭15,通过设置的集水盘10,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下落时落入集水盘10中,集水盘10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11,雨水通过进水口11进入到第一输水管9,再通过第一输水管9进入到第二支撑管3内,在第二支撑管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过滤网12、过滤棉13、纤维球滤料14、活性炭15,雨水在通过第二支撑管3时,会将雨水中携带的杂志和污染物质过滤分离,来除去雨水中的污染物解决雨水污染地下水的问题,活性炭1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水管16,第二输水管16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管4相通,第三支撑管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7,第三支撑管4底端穿过底座1顶板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底座1内部设置有加热盒18,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输水管21,第三输水管2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2,第三输水管21的另一端设置有储水箱23,储水箱23的左侧设置有第四输水管24,第四输水管24向上延伸,在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盒18,可以在雨水通过过滤后进入到第三支撑管4,在第三支撑管4的内部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利用高温对第三支撑管4内进行杀菌的处理,在温度不高时,雨水会通过底座1内部的加热盒18进行高温杀菌处理,在进行杀菌处理后的雨水会流入到储水箱23内进行储存,在需要使用时可通过第四输水管24进行排出使用,从而实现雨水排污再利用,第四输水管24顶端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5。具体的,第一支撑管2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6,通过设置的照明灯6,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同时可以增加设备的其他功能性,以提高设备的性价比。具体的,第三支撑管4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8,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板8,可以照明灯6提供电力。具体的,加热盒18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网19,电加热网19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管20,通过设置的电加热管20,可以快速的对雨水进行高温杀菌的处理。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管(2),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管(3),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管(4),所述第一支撑管(2)、第二支撑管(3)和第三支撑管(4)之间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水管(9),所述第一输水管(9)的顶部设置有集水盘(10),所述集水盘(1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棉(13),所述过滤棉(13)的底部设置有纤维球滤料(14),所述纤维球滤料(14)底部设置有活性炭(15),所述活性炭(1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水管(16),所述第二输水管(16)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管(4)相通,所述第三支撑管(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7),所述第三支撑管(4)底端穿过底座(1)顶板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加热盒(18),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输水管(21),所述第三输水管(2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2),所述第三输水管(21)的另一端设置有储水箱(23),所述储水箱(23)的左侧设置有第四输水管(24),所述第四输水管(24)向上延伸,所述第四输水管(24)顶端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雨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管(2),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管(3),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管(4),所述第一支撑管(2)、第二支撑管(3)和第三支撑管(4)之间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水管(9),所述第一输水管(9)的顶部设置有集水盘(10),所述集水盘(1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棉(13),所述过滤棉(13)的底部设置有纤维球滤料(14),所述纤维球滤料(14)底部设置有活性炭(15),所述活性炭(1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水管(16),所述第二输水管(16)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管(4)相通,所述第三支撑管(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7),所述第三支撑管(4)底端穿过底座(1)顶板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加热盒(1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香,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