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283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教学面板、点触笔、移动端、高压上电线网系统、高压上电控制系统及视觉变化装置,点触笔与控制装置及移动端电连接,高压上电线网系统及高压上电控制系统设于教学面板,高压上电线网系统的各模块间通过视觉变化装置连接,高压上电控制系统的各模块间通过视觉变化装置连接,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与高压上电控制系统间通过视觉变化装置连接,高压上电线网系统及高压上电控制系统设有识别码,点触笔点触识别码并传输至移动端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视觉变化装置的开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视觉变化装置可观察到信号传输方向及电流流向,了解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过程。

New energy vehicle high voltage power on trai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
本技术属于实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实物价格高、体积大,汽车启动后高压部件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异常危险,更甚者会造成触电死亡事故。而在安排大量学生进行新能源汽车实训时,学生的失误操作多,使得高压系统变得更加危险。此外,使用新能源汽车整车实训时,拆解耗时费力,学习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流程的过程中,仍然难于理解其具体的原理以及流程。其次,新能源汽车中的电信号传输过程以及内部元件的电流流动方向等是不可见的,一些车载网络信号的传输仍然需要教师去指出并且说明,学生并不能直观地观察到整个过程当中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也不能观察到电流的流动过程,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且不利于学生学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且便于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高压上电的过程以及高压上电流程各相关模块的功能,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教学面板、点触笔、移动端、高压上电线网系统、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以及视觉变化装置,所述点触笔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电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以及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教学面板上,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与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以及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模块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识别码,所述点触笔点触所述识别码并将与所述识别码所对应的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移动端以及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视觉变化装置的开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的各个模块通过视觉变化装置连接,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通过视觉变化装置连接,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与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之间也通过视觉变化装置连接,能通过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模块之间的视觉变化装置的变化模拟并观察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内的各个模块的信号的发送与接收,通过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与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之间的视觉变化装置的变化能模拟并观察到实车上的高压上电控制系统将控制信号传输至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而通过高压上电线网系统内各模块之间的视觉变化装置,能模拟并观察到接收控制信号后的高压上电线网系统的具体的电流的流动方向,一般来说,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以及电流的流动方向都是不可见的,通过视觉变化装置的变化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信号的传输方向以及电流的流向,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了解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的过程。同时,点触笔分别与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电连接,而在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以及高压上电控制系统的各个模块上均设有对应的识别码,在点触笔点触识别码后,点触笔将扫描到的与识别码所对应的信息分别传输至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中,控制装置接收信号后开启对应模块之间的视觉变化装置,可观察到电流的流向或是信号的传输,而移动端接收信号后,学生能够在移动端上查看对应模块的相关信息(如模块的具体功能、模块的实物图等),本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高压上电过程从不可视变成可视,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新能源汽车的具体的高压上电过程,同时通过移动端能够对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中各相关模块有更清晰的了解,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本技术的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并未真正使用300V以上的高压电,而是通过视觉变化装置的变化来模拟高压电的传输过程,解决了在新能源汽车实训时,可能会发生的高压触电风险的问题。较佳地,所述视觉变化装置包括变色管道以及流水灯,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变色管道连接,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流水灯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与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所述流水灯连接。该方案的视觉变化装置包括变色管道以及流水灯,通过流水灯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向,而通过变色管道模拟高压电流的流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辨信号传输方向以及电流流向,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较佳地,所述变色管道上涂覆有感温变色材料。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感温变色材料会产生变化,以感温变色材料的变化表示电流的流向,将不可见的电流流向变得可见。较佳地,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的背面上安装有电压力锅,所述电压力锅与所述变色管道连通,以使所述感温变色材料变色。该方案通过电压力锅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气体流经变色管道中使得感温变色材料变色,通过感温变色材料的变化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得观察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的高压电流流动的过程以及流动的方向,使得能够更加清晰了解高压上电的过程。较佳地,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的背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变色管道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该方案在高压上电线网系统的背面对应设有电磁阀,而电磁阀与变色管道连接,电压力锅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变色管道中的流动位置将受控于电磁阀的开关,因此,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的开闭,能够控制电压力锅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动,从而控制变色管道上的感温变色材料的变化。通过上述变色管道显示的方式,使得在实训时,学生可以观察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高压电流是从哪个模块流动到哪个模块的。较佳地,所述电磁阀的前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该方案利用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监测当上一个电磁阀开启后气体的实时状态,保证实训系统展示的高压上电流程的可靠性。较佳地,所述识别码为光学识别的二维码。较佳地,所述点触笔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扫描所述识别码并将与所述识别码所对应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中。该方案通过摄像头扫描识别码,能够将获取到的与识别码所对应的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中,控制装置接收点触笔回传的信号后能够控制对应的变色管道或流水灯的开闭,以显示对应的模块的信号传输方向或电流的流向,而移动端在接收信号后会在移动端上显示对应模块的功能以及具体的实物图等信息,除了能够在实训系统上观察到信号传输的方向以及电流的流动方向外,还能在移动端上显示各个模块对应的相关信息,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高压上电的流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压上电流程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先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100,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教学面板10、点触笔(图中未示)、移动端(图中未示)、高压上电线网系统20、高压上电控制系统30以及视觉变化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视觉变化装置包括变色管道40以及流水灯50,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所述点触笔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移动端电连接,高压上电线网系统20以及高压上电控制系统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教学面板、点触笔、移动端、高压上电线网系统、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以及视觉变化装置,所述点触笔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电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以及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教学面板上,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与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以及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模块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识别码,所述点触笔点触所述识别码并将与所述识别码所对应的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移动端以及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视觉变化装置的开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教学面板、点触笔、移动端、高压上电线网系统、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以及视觉变化装置,所述点触笔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以及移动端电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以及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教学面板上,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与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所述视觉变化装置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以及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模块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识别码,所述点触笔点触所述识别码并将与所述识别码所对应的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移动端以及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视觉变化装置的开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高压上电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变化装置包括变色管道以及流水灯,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变色管道连接,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所述流水灯连接,所述高压上电线网系统与所述高压上电控制系统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山刘云志蔡志标龙清巩航军冯津陈先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